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奋楫扬帆 共赢未来
——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 陈光亭
(2023年6月14日)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每年的六月,沁人的栀子花香中,总会弥漫着毕业的喜悦和离别的难舍。此时此刻,我很高兴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2023届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祝贺你们顺利毕业、开启人生的新阶段!同时我也要特别感谢为你们的成长付出辛劳、作出贡献的全体教职员工、家长亲朋、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当你们回首自己的大学时代,一定无限感慨吧。忘不了曾经历过史上最漫长的寒假,忘不了老师反复催促的每日健康打卡,忘不了进出校园必刷的健康码、行程码和进校码,忘不了多少次的“线下改线上”、与任课老师隔屏相望,忘不了周末的晚上流连在操场,假装自己度假于远方。是的,你们是最特殊的一届毕业生,大学全程参与三年的“疫”样时光,原本计划的旅行取消了,原本要谈的恋爱搁浅了,原本要实现的梦想推迟了……同学们,你们遗憾吗?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不要遗憾,不要抱怨,更不要悲伤。因为这三年,你们接受了最生动的生命教育,遇见了最美的逆行,参与了可歌可泣的抗疫斗争,感受了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体悟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一切磨砺都将成为人生的财富。这三年,我们见证了好多23届同学的高光时刻,比如水利学院李静同学,带领团队勇夺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大赛一等奖,创造了学校历史;测市学院黄佳汇,学业成绩专业第一还是女子六项全能冠军,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文武双全;建工学院吴悠同学,返家乡公益支教,在新疆喀什播下爱与希望的种子;机械学院聂子凯同学,带领团队拿下了4项国家级和18项省级竞赛奖项;电气学院胡鑫鹏同学,是退伍的兵哥哥,也是国旗手,更是学校舞台的黄金主持;经管学院吴瑜婕同学,在第十四届中国声乐国际大赛中获得金奖;信息学院倪一然同学,成功升学浙江大学读研;国教学院方莉同学,和小伙伴投身社会实践,为亚运赛会贡献了水院人的青春力量。
三年疫情磨砺之下,你们比以往任何一届毕业生都更有底气去面对未来的考验,即便是面对将近1200万年轻人一起走向职场的“史上最难毕业季”,你们也依旧要坚定地相信自己,坚定地迈出奋进的步伐!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跃入人海”之际,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们再多嘱咐几句、叮咛几声。
第一:重塑自我,持续激发正向力。
图片
疫情期间,健身达人刘畊宏火出了圈,10天吸粉4000万,一夜间,几乎全民都在跳《本草纲目》。他的例子验证了尼布尔的那句话:“对于不能改变的,请给我力量让我去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请给我勇气让我去改变。”与其埋怨命运的不公,不如在正向的心态中不断重塑自己。
要归零自我。大学毕业是一次结束,更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将闪耀过、得意过、骄傲过的“光环”都锁进抽屉,将懊悔过、痛苦过、迷茫过的“心结”都统统放下。从“校园老生”转变为“职场小白”,你们需要重新做起,从接打一个电话、撰写一份文稿、请教一位前辈开始,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生活终将报你以微笑。
要克服浮躁。去年,河南贫困大学生高帅旗因为一段“边送外卖边考研”的视频走红网络,但他却婉拒了MCN机构的邀请和送上门来的资助,淡淡地说了一句:“家里有房,目前尚能兜底;能力有限,正在备战法考。”显示出一个“95后”难得的“人间清醒”。认清自我、克服浮躁——这正是这个时代所有年轻人都需要保持的一种心态。我理解,面对这个多彩又复杂的世界,你们既新鲜又焦虑,但请不要无谓地精神内耗,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理想与现实、苟且与情怀的双向奔赴中保持恒久的奋进动力。
要学会坚持。前几天,咱们学校田径队卫冕了全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团冠军。可是大家知道吗?从2009年省第二届大田赛以单项第八名为目标,到2022年省第八届大田赛获得第一名,田径队走过了整整13年的漫长路程。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单调艰苦的训练,最终成就了水院田径队的辉煌。大家毕业后到新的环境,不妨从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坚持每晚9点后不看小视频、坚持临睡前复盘一天的得失开始,和天然的惰性反复较劲,让追求美好、不断进步成为一种惯性,一点点改变自己。
第二:完善自我,努力提升竞争力。
图片
我们学校有位2017届的毕业生叫沈桂莹,8年来他一路向上,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疫情三年他没有躺平,而是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最终以10篇SCI/EI论文的业绩,敲开了浙大博士生的大门。何其不易,何其可贵!面对不确定的大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只有在持续完善自我中才能积蓄更多抵达梦想的底气。
要保持好奇。爱因斯坦说:“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人生漫漫,当大家慢慢变成职场老人,很容易失去对新事物的兴趣。保持好奇心,拥抱新事物,这是不断成长和保持竞争力的方法。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不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还是ChatGPT等新概念新产业,大家也应当去了解,去学习,去参与。请记住,机遇奖赏的永远是那些对世界敏感的人。点此加群
要独立思考。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极速获取海量资讯,但也容易被“带节奏”,导致思维钝化。手机变得“越来越懂你”,淘宝上搜索过的商品,立刻出现在其他APP的广告中;B站收藏投币的内容,转瞬出现在新闻APP的首页;算法用大数据为我们“画像”,实现了个性化推送,高效便利的同时,“大数据杀熟”“资讯私人定制”随之而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信息茧房”。还有3月份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用喜剧的方式解构了网暴者的荒诞可恶,也让我们自省,曾几何时是否也成为了谣言的传递者。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要“独立思考”,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要被碎片化的信息所绑架,不要沉迷于“奶头乐”和“电子榨菜”,不要因为个案轻易下普遍性结论,不要因为恐惧而选择相信,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儿”后再做判断。社会的容错性远没有学校那么大,同学们务必保持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不被人牵着走才能找对方向,未来才能扬帆远航。
要与书为伴。进入社会后,你们将忙忙碌碌,完成择业晋升、恋爱婚姻、养儿育女等一件件人生大事,看书的时间无疑会大大减少了。但是我希望,同学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读书人”,曾经读过很多的书,未来还要依靠更多的书来辅助人生的修行。尤其是“无用”之书,可化解生活之烦恼,安慰心灵之苦闷,回答人生之迷惑,涤荡浮世之尘埃。去年开学典礼,我给新生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今天,我也给各位毕业生推荐一本书——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梁家河窑洞里读的这本书,被誉为“生活教科书”。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燃起更激昂的生活热情和斗志。
第三:自我和解,不断储备钝感力。
图片
三年疫情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未来的我们还将直面来自事业、爱情、家庭的诸多波折,我们能保有的最大清醒就是多储备一份钝感力,在自我和解中体悟“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的生命真谛。
要直面困难。前面跟大家交流的姜丽君学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童年的困苦境遇没能击溃她的求学渴望,五年的基层辛劳没能消磨她的工作斗志,五水共治的时代考题激发了她的事业决心,在她弱小的身躯里积聚着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这位“最美水利人”身上的“最美”!同学们,弱者自困,强者自渡,每一次困难都意味着蜕变的开始,即便生活待我以痛,我们依旧要报之以歌,咬牙坚持住一时之难,一切都会变为你成长的助力。
要接受平凡。去年夏天,有个关于“二舅”的视频走红全网。视频讲述了身处农村、身患残疾的二舅的前半生,他善良豁达,没有怨恨命运,从不停留在遗憾里,活出了所有人向往的饱满人生。满屏“致敬二舅”的弹幕,是对庄敬自强的生活态度最好的褒奖。去年10月,我在浙江卫视的思政课上曾引用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现在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在座各位,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抽到一手好牌,而是打好手中握着的任何一张牌。学会悦纳平凡的自己,在平凡的日子里,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生活,大家一定能收获滚烫的人生。
要守住自我。走向职场最大的误区,就是不断按照别人的标准修剪自己,甚至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评价、一个表情而胡思乱想、患得患失、情绪消极。周国平有句话我很认同:“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毕业后,面对老板、领导、同事、导师,一味迎合并不能换来你想要的尊重,反而会失去宝贵的自我。这个时候,你需要点儿“钝感力”,让自己不那么敏感,不在意流言蜚语,对嫉妒嘲讽心怀感激,对表扬甘之如饴也心怀敬畏,对批评虚心接受却也云淡风轻。当你活出自我、保持独立,就会散发出自己的光芒,自然能吸引同频的人向你靠近,让你在人海中游刃有余。
同学们,正向力是起步阶段的心气,竞争力是追求卓越的底气,钝感力是直面困境的勇气,这是我作为校长在大学最后一课上送给你们的三个锦囊,希望你们能用得上。
最后,作为学生的大家长,我也想趁此机会,跟23届毕业生未来的领导、师长、朋友们说:请不要用“躺平、摆烂、上香、佛系”等网络热词来定义新来的年轻人,他们并不是“除了筷子,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的一代人,更不是所谓“脱不掉长衫的现代孔乙己”,他们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消解初入社会的迷茫、跳出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挺过新人上升期的煎熬。作为过来人,你我都是他们的“摆渡人”,给他们更多鼓励和机会,初次见面的一个握手、工作出错时的一个拥抱、业绩突破后的一次鼓掌,给坚持以支持,会让他们成长得更快,变得更好,走得更远。
同学们,今年恰逢学校建校70周年,“升本”10周年。金秋十月,盛典开启,母校将敞开怀抱,翘首期盼你们的归来。而我更想说的是,在无法相见的日子里,请不要忘了,你我一样,面对重要转折期,正迎难而上、蓄势待发;你我一样,奋进姿态的背后,都隐藏着自强、务实、尚德、求真的水院精神;你我一样,在这个伟大而充满挑战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都将绽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光彩!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凝聚同向之力、构建水院发展共同体,一起向着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水院明天”
——奋楫扬帆 共赢未来!
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2023-06-28 22:16:5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