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思践悟 担当使命责任
努力学思践悟 担当使命责任
李耀强 字数:3050
近年来,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集团)党委团结带领中盐企业全体员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真抓实干,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中盐企业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经营业绩连续6年持续创造历史新高。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积极迎难而上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中盐集团作为以盐和盐化工为主业的传统产业,坚决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转型发展,是在新格局下努力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2014年,中盐集团直面因历史问题造成的企业发展困境,转变发展模式,大力处僵治困,先后对3家企业进行了破产,对4家企业进行了破产重整和转让退出,对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整和重整,整体实现了市场出清,淘汰了落后产能,盘活了大量沉淀资源,到2016年成功实现扭亏脱困,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在解决了生死存亡问题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力,及时完成了工作重心转变,战略方针从“回归、转化、退出、创新”到“创新、变革、竞争、共赢”。认真研究内外部环境变化,结合自身特点,把原有的业务重叠、庞杂、大小不一的48家二级企业建成“1+3+N”产业体系,即盐+盐化工、农肥、盐穴综合利用4个主业平台,和供应链管理及资产管理等2个服务平台,实现专业清晰,一业一企,为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中盐的使命和责任提供了有效保证。为不断满足新能源建设的需要,更加注重纯碱的内整与外合,加大对青海地区纯碱的投资,控股、参股的纯碱产能由2016年的232万吨发展到2022年的720万吨,行业影响力与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中盐集团资产总额比2016年增长17.61%,利润总额比2016年增长734.08 %,净利润比2016年增长2269.37%,净资产收益率比2016年增长11.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比2016年增长9.6个百分点,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激发主观能动性
我们围绕“创新行业价值、服务民本民生、体现国家意志”的功能定位和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盐业公司+优秀化工企业”目标,坚决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探索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中让所有人被激活,让干部职工被赋能,从而把胜任力转化为持续创造力,把个体价值聚合成组织智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整体投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加大放权力度,在集团层面制定或修订了8项投资管理相关制度,建成了覆盖投资全周期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投资管理体系,对所有投资项目和所属企业实施常态化监管和分级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对重要子企业投资项目和资产处置实施“一企一策”个性化授权,发挥中盐企业和领导班子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企业活力。服务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自觉遵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要求,旗帜鲜明反对价格战,引领构建盐改后行业新秩序。注重强化市场意识,倡导行业顺应市场趋势,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持续深化“三品战略”,加强品质管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优化品种结构,100多种食盐产品进入市场,实现低中高档食盐产品全覆盖。深度参与健康中国行动,开展“小盐勺 大健康”宣传,加大低钠盐推广力度,呼吁全社会形成健康用盐理念,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提升产业链水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探索发展之路
我们在认真总结“十三五”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我国消费品供给结构升级滞后已成为消费市场扩大的严重障碍这一实际,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始终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立足传统行业,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拓展,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加健康的食盐产品,致力于保障基础化工供应链安全稳定,打破传统思维和做法,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减盐的号召,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低钠盐标准和低钠盐产品,合理添加氯化钾,做到减盐不减咸,实现产品升级,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结合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地下盐穴资源,主动把握新趋势、新项目、新需求、新机遇,以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积极倡导盐穴的综合利用,探索用盐矿开采后留下的地下空腔来储油、储气、储能,继成功实现盐穴储存天然气之后,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国华能、清华大学在江苏建成投产世界首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该项目所有设备均为首台套,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发布了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首个编码标准和并网标准,立项首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逐渐形成中国压缩空气储能标准体系,对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服务“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先后还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分别开展盐穴储氢储氦、盐穴液流电池等前沿研究,在盐穴综合利用领域走在了前沿,为进一步深化央企合作、企校联合,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勇担社会责任
我们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和提升产业链水平,作为服从和服务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抓手,主动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由被动型和适应型提升为主动型和战略型,把社会责任意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快形成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荣关系。2011年以来,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中国盐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连续10年位列食品饮料行业第一名。2021年获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第29名。践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时代价值和特殊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架起保供连心桥,全力打通食盐应急需求“最后一道关”,用真诚服务和豪迈逆行温暖人民群众,在抗疫的大战大考中,有效保障了全国食盐供应整体稳定和输液盐及消杀用品有效供给,切实做到了“盐”出必行。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了《新华·中盐系列价格指数》,有助于政府部门掌握盐行业经济运行状态,有助于盐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便捷获取信息和消费者理性选择产品,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价值基准和决策依据。其中减盐指数量化分析我国居民减盐健康水平,助力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践行减盐行动,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数据参考,为行业减盐产品创新发展提供价值数据。食用盐和“两碱”工业盐指数,对于掌握生产、流通、消费、投资等各环节的经济信息,反映和监控国内盐业市场运行动态,了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倡导健康用盐的消费习惯,推进整个盐行业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起到了服务产销两端、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促进产销对接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来源 :学习时报
2023-06-30 16:32:47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