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文旅康养产业考察报告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源:『商洛政府研究』微信公众号

加快产业培育升级打造秦岭康养新城

——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文旅康养产业考察报告

市委统战部专题调研组

 

为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战略部署,3月29日至31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权雅宁带领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朱春青,洛南、商南、山阳县委统战部负责同志及相关企业代表,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实地考察调研文旅康养产业,学习借鉴两市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努力为商洛高质量发展“寻方”。

一、基本情况

考察组一行先后走访考察了浙江省杭州市外桐坞美丽乡村、湖州市“中国美丽乡村”余村及莫干山民宿产业群,全面了解两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

(一)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该村是西湖龙井主产区中心区块,考察组参观考察时,正值春茶采摘之际,映入眼帘的是绵延茶山中茶农穿梭忙碌,户户炒茶、家家卖茶的繁荣景象。近年来,外桐坞村积极加入杭州市首批风情小镇建设大潮,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艺术文创风情小镇,20余位知名艺术家在此开设工作室,累计入驻工作室90余家。该村还依托红色文化,打造了“农家石榴+历史文化+艺术创意”一体化产业综合体。村集体收入由2007年的100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6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万元。

(二)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该村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诞生地、省级“两山”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全国首个以“两山”理论实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是全县有名的工业村、污染严重村。2005年,余村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淘汰重污染企业,开展村庄整治,发展了农家休闲旅游、青创基地、咖啡馆、露营基地等新业态。2022年,余村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万元。

(三)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景区。该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近年来,德清县以莫干山景区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基础设施和景观设施完善提升、民宿协会建立、区域品牌打造等,制定了国内第一部县级民宿地方标准,推动民宿产业实现了由点到面的集群化发展,成为中国乡村度假旅游的新样本。目前,全县民宿总量近千家,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年营收超30亿元。

二、经验启示

杭州市打造城乡全域“大旅游”发展格局、湖州市扎实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都与我市发展有很多相通之处。立足这次考察所见、所闻、所思,有四方面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启示一:特色引领、谋准谋实是前提。两市均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核心支撑,并将其提升到了长期发展战略高度。

杭州市以打造“人间天堂·最忆杭州”旅游品牌为目标,提出加快构建“一核三带三极”的旅游空间格局。其中,具体做法就是打造淳安和建德西部滨水度假游、临安和余杭北部山地休闲游、桐庐和富阳中部乡村旅游3个旅游发展极。湖州市以打造“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旅游目的地为抓手,提出构建“一湾引领、两带并进、三心示范、多区协同、全域旅游”总体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国际乡村度假中心”。我市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明确了“双对标、双50”战略路径,但部分县区在文旅康养产业规划设计、业态构建等方面,还存在定位不明晰、特色不突出、推进较缓慢等问题。

启示二:清醒认识、补齐短板是基础。两市均将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抓手,使优良的生态条件成为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杭州市围绕硬件设施补短板,精准发力,近2000个乡村85%建成美丽乡村,实现了农村文旅、农旅、康养产业遍地开花。湖州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以民宿产业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我市以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上述两市,还有较大的差距,补齐城乡发展短板依然任重道远。

启示三:创新业态、壮大产业是关键。两市均将特色业态培育、区域品牌打造作为壮大文旅康养产业的关键措施,全力推进融合发展。

杭州市坚持打造高质量产品供给体系,先后布局了“国际范”龙头旅游产品、“杭州韵”文化旅游产品、“时尚潮”城市休闲产品、“江南味”乡村旅游产品、“未来感”数字旅游产品、“+旅游”多元融合产品等“六大业态”。湖州市聚焦文旅业态创新发展,推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打造了安吉“乡村创业首选地”这一响亮品牌。我市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新动向,积极培育文旅康养新业态,“22℃商洛·康养之都”金字招牌效应逐步显现,但还存在业态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强、带动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文旅康养产业体系构建和三产融合发展。

启示四:优化政策、敢想敢干是保障。两市均将优化政策供给、强化政策落实作为培育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保障,持续释放政策的“叠加组合”效应。

杭州市坚持“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励转型退出的工业用地根据相关规划要求用于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申请使用各地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的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等)。湖州市在土地、人才要素保障和财政支持方面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创新提出了民宿职业评价规范,大力支持以美丽乡村为依托的现代养老产业发展,推动旅游康养产业实现新突破。我市围绕康养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批扶持政策,但受地方财力、思想解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在政策落地、要素保障等方面还有差距。

三、工作建议

通过本次考察交流活动,结合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一)立足市域特色,高标准完善产业规划。一是明确战略重心。围绕我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战略目标,将森林康养、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文旅与健康养老、绿色食品、健康体育等融合发展。二是避免同质竞争。统筹各县区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业体系、措施路径、品牌打造等,指导各县区差异化、互补化发展。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全市旅游康养产业阶段化、层级化发展规划,合理配置现有资源,避免“摊大饼”式发展。同时,应加快建立文旅产业市场化发展机制,健全康养产业质量体系,形成自由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

(二)加快对标补短,大力度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扎实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纵深推进“两改两转三促进”行动,围绕水系生态化、田园景观化、民居整洁化、治理现代化补齐短板弱项,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二是精准实施城乡改造提升。以“微改造、大提升”为思路,通过拆墙透绿、建设口袋公园、嵌入城市绿地、融入地方文化,形成城市风廊,让城市处处“透氧向阳”,构建优质的城市康养环境。三是积极发动社会共建共享。紧盯行业龙头,建立招商引资任务、机会、对象“三张清单”,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努力吸引含金量大、含绿量足、含新量高的文旅康养产业项目落地商洛、参与发展。

(三)争取业态突破,高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一是紧抓西商融合好机遇。将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群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围绕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寻找机遇点和突破口,逐步推动西商基础并网、产业入链、生态同建、服务共享一体化发展。二是打造文旅康养全链条。持续深化“康养+医药”“康养+旅游”“康养+养老”“康养+农业”“康养+运动”发展模式,着力在整合资源、创新产品、扩大规模、延伸链条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业完整度和产品附加值。三是培育多产融合新业态。紧扣生态条件、地域风貌和发展基础,以建设山水公园、特色民宿、农耕体验、沟峪康养为载体,加大业态培育力度,助力培育一批生态康养、气候康养、森林康养、度假康养、居住康养、有机食品康养等创新业态。

(四)优化要素供给,全方位凝聚发展动能。一是紧跟产业发展新动向。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超前思维、比较思维、系统思维深入研究文旅康养产业政策走向、资金投向、市场动向,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务实举措,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打好政策扶持“组合拳”。充分借鉴省内外先进做法,从政策支持、人才引育、平台搭建、要素保障等方面定制“政策包”“加油包”,以政府诚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三是唱响康养品牌“最强音”。依托“一江清水供京津”“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蓝”“国家森林城市”“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等特色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及各类网络平台作用,大力宣传推介商洛,进一步唱响“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金字招牌,提升我市对外知名度。

 

市委统战部专题调研组:权雅宁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春青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福军 洛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聂仕成 商南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伍淑军 山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刘泽华 山阳县工商联主席,万君丽 市委统战部科长

15 08月

2023-08-15 21:54:59

浏览213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为民办事多些“代入感”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