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高质量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来源:安徽机关党建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高质量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合肥海关党委书记、关长 周荣球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用”是手段和过程,是实现“知、信、行”的路径;“知、信、行”是目标,是通过“学、思、用”达到的境界。笔者认为,只有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正确运用其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一、真学真懂,做到学深学透,解决“知”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看,我们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是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观察、研究、实践等途径而获得知识、技能或认知的过程,是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知”是知道,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结果,是对于事实或道理存在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学”是求知的过程,“知”是积累的结果,“学”与“知”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牢牢把握好“学”与“知”的辩证关系,通过“学”来解决“知”的问题。
(一)厘清“学”的背景,深刻认识“知”的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硬骨头”还很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制约着经济发展。不确定难预料风险挑战存在,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注定任重道远、风急潮涌,迫切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和理论武装。
(二)明确“学”的范围,准确锚定“知”的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我们的学习划出了重点、明确了范围。这次主题教育,我们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原原本本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8种学习材料,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我们要通过全面学习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三)夯实“学”的基础,努力提升“知”的效果。学习的效果在于学有所获、学有所得,避免流于形式、脱离实践、没有成效。在开展主题教育上,既要动真情、用真心推动真学,又要下真功、出真招确保真懂;既要努力做到“知”,增强理论武装,又要清醒地“知不足”,及时地弥补短板。要确保“知”的效果,端正学习态度是前提,提高学习兴趣是重点,培养学习习惯是保障,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激发理论武装的内生动力,才能提升理论学习的主动意识、自觉意识,才能确保学得认真、学得深入。
二、多思多悟,做到融会贯通,解决“信”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思”是思考,是感悟,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信”是信念,是信仰,是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是行为的准则或榜样。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多学多思多悟,持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通过“思”来解决“信”的问题。
(一)挖掘“思”的深度,筑牢“信”的根基。政治信仰是一种思想觉悟,是心灵的主观产物,必须经过反复深入学习和感悟的过程。思悟的深度不够,信仰的根基就不会牢固,浅尝辄止是难以形成坚定信仰的。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完成“干部必读”书目,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积累。要坚持做读书笔记,边思考、边记录,记录每一次思考的过程,还原阶段性思考的结果,层层递进式把思考引向深处。要坚持带着问题思考,带着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思考,通过不断的追问,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全面、逻辑严密的立场观点方法。
(二)提升“思”的高度,把准“信”的方向。信仰的方向对了,每走一步都是前进;方向错了,就会逐步偏离目标。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把的准,只有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明朗、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对于海关来说,尤其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切实提升政治能力,以洞悉全局的战略眼光研判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以强烈的历史担当融入中华民族复兴大局,以海关人的使命担当精准落实贸易强国建设。
(三)增强“思”的温度,凝聚“信”的力量。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是成事之基、动力之源。信仰的力量来自感悟,源于思考,要凝聚至纯、至坚、至诚的信仰之力,就必须在理性认同的基础上增强情感认同。只有带着满腔的赤诚、执着的追求、如火的热情,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在与马列经典著作的“对话”中熟练掌握其世界观、方法论,才能在学习党的理论中汲取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才能在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中锻造绝对可靠、绝对忠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善用善成,做到学以致用,解决“行”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用”是使用、运用、利用。“行”是行为、行动,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树崇高理想、锤炼忠诚干部,指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通过“用”来解决“行”的问题。
(一)坚持“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保持“行”的先进性。伟大思想引领伟大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强理论保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理论武装,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持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步前进。
(二)坚持“用”这一思想指导实践,突出“行”的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闪耀真理光芒、蕴含旗帜力量、释放实践伟力,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把握好国际形势演变规律,有效应对历史交汇期内外部环境、战略机遇、风险挑战。
(三)坚持“用”这一思想推动工作,彰显“行”的有效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提出的“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围绕国门安全、高水平开放、“一带一路”等,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3-08-24 22:25:1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