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在守好良田护好粮袋上展现担当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群众》杂志2023年第16期

 东台市委书记商建明:在守好良田护好粮袋上展现担当

原创 商建明   群众杂志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省农业农村厅调研时强调,牢牢把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任务,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彰显江苏特色优势,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东台市市域总面积35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66万亩,均为全省县级最大,兼具水乡、平原、湿地等资源禀赋,拥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明,是名副其实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近年来,东台市坚决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统筹推进稳面积、提产能、增效益,不仅稳住了粮食安全“基本盘”,建成高标准农田141.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产粮大县;还彰显了农业大市“贡献度”,以全省2.9%的耕地,贡献了3.85%的水产品、6.58%的蔬菜和15.12%的禽蛋,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未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在稳粮保供大局中贡献更多东台力量、展现东台担当。

守好耕地“命根子”,以高标准实现高产能

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障耕地安全。面对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土地资源约束趋紧的双重压力,我们严格执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持耕地数量质量兼顾、粮食产量产能并重,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以加快土地流转为抓手。把准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集约化发展方向,突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合理设立流转区和自种区,加大“四边地”“四荒地”综合利用,盘活土地资源,激发土地潜能,全市流转土地面积42.7万亩、平均渗溢面积达7%。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坚持“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抓牢“规划、整合、质量、规模、管护”五个关键,积极推行“小田”变“大田”,近三年投入资金6.5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30.4万亩。以丰富多元供给为根本。树立大食物观,在守牢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的基础上,统筹抓好“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建成12个万亩“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果蔬年产量400万吨,生猪年出栏80万头,每天对外销售农副产品5000吨以上,今年全市夏粮总产43.4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牵住科技“牛鼻子”,以智慧化加速现代化

粮食稳产的关键在耕地,实现高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我们瞄准农业科技前沿,加强“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融合,以科技推动农业生产水平走在前列。做强“种子芯片”。着力推动种业振兴,依托2个院士工作站、3家全国种源中心、17家省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持续加大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通过对各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每年精心筛选出“南粳9108”“南粳5718”等优良品种40余个,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种业产值超35亿元。今年黄海原种场种植的示范品种“扬麦39”,亩产788.9公斤,刷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高产纪录。夯实“农机支撑”。以高性能、大马力、复合式发展为方向,整县制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重点聚焦高效植保、水稻机插、小麦条播等关键环节,大力推行“机器换人”,积极推广“北斗+”新型智能农机,全市农机总动力116.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5%,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2%,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6家单位入选全省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典型基地。抢抓“数字机遇”。坚持一体化布局、集约化建设,实施智慧农业升级赋能行动,依托“东农云”大数据平台、23个省级以上涉农研发平台和38家智能农业示范点,加快推动生产数字化改造、管理数字化赋能、服务数字化转型,培植形成京东数字农场、保尔花卉物联网应用、国贸农庄数字化转型等示范基地,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超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0%。

走出改革“好路子”,以示范性提升带动性

科技创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坚定走好农村改革的东台路径,以“组织化+市场化”的有效机制,促进粮食生产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建强市场化队伍。大力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快新农人、经纪人、合作社三类主体建设,协同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规范化发展、产业化转型,年培训高素质农民80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53家,农民经纪人超1.5万名。加快园区化发展。以五烈镇稻米产业园为载体,高标准打造稻米粮食生产全产业链,通过“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园区实施稻米订单10万亩,带动村集体增收250万元、农户增收1000万元。拓展社会化服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种苗供应、技术推广、质量检测、冷链物流、品牌运营等“一站式”服务,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成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170多个、面积超60万亩,“时堰为农服务模式”获评全国金扁担改革贡献奖。

鼓起农民“钱袋子”,以新机制打开新渠道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千方百计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们种粮有钱挣、有奔头。我们坚决打好联农带农惠农“组合拳”,全面织就粮食安全与农民致富的“双面绣”。延长产业链条稳增收。坚持“粮头食尾”,建立“种管收储加销”一体化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培育壮大金满穗农业、兴源食品等粮食加工“链主”企业,就地实现稻变米、麦变粉,全市粮食有效仓容38.93万吨,日最大烘干能力超3万吨,优质粮油规上开票销售额达49.5亿元。强化品牌赋能促增收。以品牌建设为引领,用“东台大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统领营销“东台号”粮食,“东台大米”成为上海100多所学校指定的放心大米,市场最高售价达每公斤50元。完善体制机制保增收。成立市、镇两级农业投资公司,推进农村股份合作社全覆盖,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动发展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760元,相关做法列入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典型案例。

31 08月

2023-08-31 22:27:43

浏览25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锤炼党性修养 强化使命担当 在第二届岳阳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