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 凝聚洪城西湖“新”力量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江西组工微讯 

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

凝聚洪城西湖“新”力量

南昌市西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薄弱领域党建工作力度,不断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全面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南昌市西湖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起省会主城区主担当,持续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汇聚起西湖区各方面基层治理力量,持续擦亮“洪城红”基层党建品牌。

聚焦“两个覆盖”,提升新兴领域组织力量。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西湖区坚持新兴群体在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一是壮大党员队伍。设立发展党员“源头工程”,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倾斜,注重吸纳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加入党组织,逐步提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党员占比。二是巩固覆盖质量。建立新兴领域党群基础信息登记机制,联合民政、市场监管等注册登记部门同步登记新兴领域组织基础信息和党群组织覆盖情况,并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全面摸清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底数。三是落实应建尽建。采取平台“归口”建、营业“网点”建、园区“集中”建、商圈“统领”建、村(社区)“兜底”建等方式,建立规模适度、有形有效的“一管五”联合或区域(行业)性兜底党组织、群团组织,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指导,定期开展党建业务知识培训和考评,构建起“选、育、评”的管理培养体系。

强化服务阵地,构建新兴领域矩阵力量。党建阵地建设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着力点。着眼于构建暖“新”服务圈,西湖区聚焦“建管用”一体化推进新兴领域服务阵地建设。一是建全服务场所。按照“统筹共建、开放共享、方便可及”原则,整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用房等资源,精心打造“数字经济”“小哥驿站”“暖心驿站”等党群服务综合体,并依托全区城管岗亭、17个党群服务中心和163个村(社区)延伸阵地“触角”、扩充服务“半径”,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二是管优服务平台。用好用活“党群服务365”智慧管理平台,引导快递员等新兴领域群体登记注册,依照“发单—派单—接单—服务完成—获得积分”的方式,记录志愿服务全过程,借助“一网统管”着力打造社会治理的“淘宝网”。三是用惠服务措施。按照“每周有活动、每月有培训、每季有讲座”的方式,联合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开展就业培训、企业注册、税收政策等业务培训,并组织开展送清凉、送温暖、送政策等活动,不断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素质。

发挥长效作用,汇聚新兴领域引领力量。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活力源泉,党组织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西湖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一是发挥党组织凝聚作用。畅通新兴领域“党支部—行业党委—主管部门”诉求表达通道,依托各部门党组织建强阵地平台,搭建“党务+政务+社会化”服务体系,融入工作职能、服务事项、政策优势等事项,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一件事”服务170余条。二是激发基层治理力量。成立以党员骑手为骨干的“红色骑手”志愿服务队,形成“街道—社区—网格—楼栋—骑手”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优势,组建“红色主播”服务队,设立“红色直播间”,讲好红色故事,传播西湖声音。三是推动党建和发展双赢。引导新兴领域党组织将党史国史融入组织文化建设内涵中,开展红色文化演讲赛、“党员先锋岗”“党员技能标兵”等评比活动,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中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形成广泛带动效应,推动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以群众“有求必应”实现党组织“一呼百应”

宜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断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宜丰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官山杜鹃红”党建品牌为牵引,以城市基层党建“织网”行动为抓手,推动党的优势在城市基层彰显、组织力量在治理前线集聚,以群众“有求必应”实现党组织“一呼百应”。

“硬阵地”托起民生“大服务”。党建阵地是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团结引领的精神堡垒,是链接群众的融合中心。我们将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领航”项目攻坚行动,进一步构建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矩阵,切实让社区党建阵地用起来、火起来。一是持续优化城市社区布局。进一步选优配强社区力量,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社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质化运行。按照“全域规划,一体推进”的思路,统筹考虑地域面积、人口规模、街区功能、居民认同等因素,将现有8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为12个社区,并合理划分边界、优化半径,全力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二是把服务阵地摆到街面上。聚焦扩大党群服务效能,满足社区、新就业群体等不同人群需求,同步对全县所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对位置不佳、环境不好的社区场所,通过置换、购买、国资盘活利用等形式,在沿街主干道和商圈核心区域设置一批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阵地,确保城区所有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扩面达标。三是打造家门口的服务微阵地。坚持“一社区一品牌”,着力打造“户外劳动者休憩室”“乐龄中心”“零工驿站”“爱心暑托班”“公益集市”“好邻居衣物缝补点”“周一爱心理发屋”等服务微阵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让组织提供的服务充满烟火气,不断满足居民群众高品质、多元化生活需求,努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机制”汇聚党建“大合力”。不断完善城市基层治理组织体制机制是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抓手。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不断做大党建“朋友圈”,汇聚党建“大合力”。一是推行党建引领“网事360”社区治理机制。按照“网格议事、网格理事、网格兜事”分类治理思路,进一步健全“网事360”社区治理体系,切实提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水平。通过搭建“三大平台”(说事中心、警格中心、诉调中心),建强“六支队伍”(党员先锋队、民意代表队、联防联勤队、志愿服务队、法治宣讲队、多元调解队),做到365天服务不打烊、360度无死角为民服务。二是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平急转换”机制。全面落实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持续深入推进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积分制”管理,打造“双报到”小程序,探索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权责明晰、运作高效”的“平急转换”机制,推动机关在职党员由进社区向进网格、进楼栋(单元)延伸,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三是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治理机制。突出多元主体,建立由社区党工委牵头,派驻单位、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党建联席会”制度,抓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激发共建单位党组织凝聚力和参与热情。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品牌创建活动,成立国有物业公司并推动实质化运转。因地制宜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在社区核心点位建立“红色驿站”“暖心驿站”,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和参与社会治理。

“小网格”撬动社区“大治理”。社区治理网格化是改进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一项重大创新。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全过程,不断织密“红色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机制,实现“党在格中建、力在格中聚、服务不缺位”。一是组织建在网格上。将党支部(党小组)建立在全县100个网格上,充分发挥党小组和党员在“网”中的管理服务作用。持续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网格员为骨干、党员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居民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进一步夯实组织治理“根系”。二是力量沉在网格中。聚焦提升网格员能力素质水平,实施网格员“青苗”培育工程,在建设、培养、管理、使用上全过程发力,着力塑造一支“敢为、善为、愿为”的网格员队伍。统筹社区服务力量,积极推动社区共建单位资源和力量下沉网格、小区。同时,吸纳居民党员、楼栋长、共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参与网格治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党建“聚合力”。三是服务落在网格里。立足网格化社会治理需要,积极推行网格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机制,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信息采集、民意收集、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切实提高网格内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让“有事找网格”成为居民习惯,让“事情在网格解决”成为常态。

 

“双线发力”强化干部管理

“双向联动”激发干事劲头

铅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夏志强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强化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配优建强、管好用好。”下一步,铅山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持以“大抓基层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转作风、优环境、抓落实、促发展”专项活动和持续创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活动,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双线发力”,不断强化干部管理,激发干部干事劲头。

正向带动重引领。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才能跟着干。坚持以“大抓基层年”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示范争先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推动全县42名县级领导班子到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帮助基层解决重点问题。持续开展“访民情、解民困,万名干部进万家”实践活动,推动全县1290名乡村两级干部下沉网格,每月入户走访重点联系服务对象,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河口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动结对共建单位深入小区、深入住户发现问题,为群众解决身边小事。

反向驱动强震慑。疾风骤雨方能摧枯折腐、送来清风。只有不断释放出管党治党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才能真正敲响警钟、正风肃纪。探索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深入查摆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权力清单、行为规范、办事流程以及信访举报电话等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监督。持续开展“转作风、优环境、抓落实、促发展”专项活动,加强作风建设督查力度,全面了解党员干部到岗出勤、工作状态和纪律情况,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扭转不良作风。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县直单位中层干部监督举报专栏,通过发放监督举报卡、发布监督举报公告等形式拓宽线索举报渠道,广泛摸排干部作风问题线索。及时有效整合监督力量,开展多形式监督检查,坚持把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把功夫下在平常,全力打造“铅力督”监督品牌。

融合互动树导向。只有奖惩分明、赏罚有度,才能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浮出水面”,让不干事、乱干事的干部“无处藏身”。奖惩并举,表彰先进典型,常态化开展年度“担当尽责好书记”和“实干争先好股长”评选活动。惩处问题典型,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处置机制,对群众举报、监督检查发现、媒体曝光的作风问题线索重点研判、优先处置、直查快办。扬抑结合,在县直机关常态化开展股(科)室“红黑榜”评选活动,表扬先进,激励后进,通过经常性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做到早提醒、早纠正、早防范。上下互通,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对在重点工作、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晋升,对工作业绩差、群众反映强烈的,通过约谈提醒、调整岗位等方式予以处理,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供稿:相关县(市、区)委组织部

04 10月

2023-10-04 18:31:48

浏览190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做深做实“三长制”工作 激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动能 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要做到“八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