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加快“六新河池”建设
来源:2023年时事报告第10期
凝心聚力加快“六新河池”建设
◎中共河池市委书记秦春成
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要求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这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更为我们加快“六新河池”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坚定了信心决心。
建设“经济繁荣新河池”,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经济繁荣是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根本保证。在加快推进“经济繁荣新河池”建设中,我们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工业“2+5+N”产业体系。立足河池自身基础和资源禀赋,深入实施有色金属、茧丝绸“二次创业”,加快打造有色金属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以桑蚕茧丝绸产业为核心的轻纺城,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持续抓好高端白酒、化工冶炼、优质饮用水、农林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坚持“一县一产业园区”,形成大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现代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形成百亿产业规模。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招引如三一重能、桐昆等更多规模大、产值高、成长性强的高科技企业落户河池,加速实现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建设“宜居宜业新河池”,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让宜居宜业成为未来河池标识,这是主动负重加压、破茧成蝶的嬗变,也是河池立足城与业、城与镇、城与人、城与乡,全力以赴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具体行动。在加快推进“宜居宜业新河池”建设中,我们加快宜州新区、贵南高铁新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动金宜同城化、东巴凤区域一体化、县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卫星城等的发展进程,拆违建、治散乱,加快消除城市疤痕,改造老旧设施,科学谋划产业园区布局,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全力打造有文化、有产业、有活力的新河池。同时,聚焦发展不平衡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抓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等,不断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让中心城市、城镇和乡村发展相得益彰、互促共荣。按照新型城镇化标准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解决好搬迁群众的“急难愁盼”,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图片
鸟瞰广西河池金城江机场,宛若一艘停靠在碧绿群山间的“航空母舰” 高东风摄
建设“活力开放新河池”,激活发展蓬勃生机。不改革,就没有发展;不开放,就没有出路。在加快推进“活力开放新河池”建设中,我们全力推进贵南高铁河池段、通用机场以及河百高速、贺巴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如今,贵南高铁建成通车,河池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与南宁、贵阳之间形成“1小时经济圈”。积极对接和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和发展,加强与大湾区产业补链式对接,引进大湾区企业和机构到河池创建“飞地园区”和“科创飞地”。充分释放世界长寿之乡、高铁经济走廊、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等集聚效应,改善营商环境,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统筹考虑高铁沿线人口发展、城镇建设、综合交通、物流运输、开放合作等问题,加快承载平台建设,谋划布局重点产业,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促进大发展,切实把现有产业优势、通道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建设“生态秀美新河池”,擦亮山水金字招牌。生态是河池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和核心资源,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优势金不换”。河池是秀美动人的“人间净土”,在加快推进“生态秀美新河池”建设中,我们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常年排在全区前两位,地表水环境质量始终排名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跃升至71.54%,排全区第五。抓住自治区赋予河池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的定位和出台专门支持政策的机遇,努力用好河池生态优美、人口长寿的独特禀赋,升级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胜地,促进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湿地系统治理,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加强大气、水源等污染治理。
建设“文明和谐新河池”,凝聚发展磅礴力量。物质丰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在加快推进“文明和谐新河池”建设中,我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统筹抓好民生保障和文明事业发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社会秩序、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为解决大部分地区和困难群众刚刚跨过小康门槛、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充足”“标准低”等短板,我们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中央文明委将组织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等评选表彰为契机,全域动员、全面部署、全力攻坚,切实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三城联创”,以精神文明创建的提质增效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建设“风清气正新河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风清气正是勤政为民最好的“阳光雨露”。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池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对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查处“四风”问题2200多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500多人。在加快推进“风清气正新河池”建设中,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政治巡察,聚焦“八弊”顽疾开展干部队伍作风大查摆大整治活动,为抓落实、促发展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防控,实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建设、招投标、公共财政支出等领域监管全覆盖,坚持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把群众的评价作为“镜子”,以更大力度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确保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池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2023-10-15 21:49:30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