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事业为上书写组工担当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坚持事业为上书写组工担当
作者:庞建广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把事业为上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组织部门要紧扣事业发展的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服务大局、用好干部、建强组织、盘活人才,凝聚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服务大局强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使命所系、价值所在。要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中把准组织工作定位,在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全面从严治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政治教育。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工程,明确党的创新理论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首课、主课地位,搭建“云上展馆”“网上党校”“掌上课堂”等信息化平台,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党性教育现场、攻坚克难一线开展现场教学。抓好主题教育。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树牢宗旨意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深化党员干部“结亲连心”活动,由县级干部带头,组织科级干部、中层干部、党员分门别类包村包户,开展“入万户、访民情”“办实事、暖民心”“破难题、解民忧”等活动,通过互留电话、互加微信、组建“家庭群”“拉家常”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起常态化的联络机制。
用好干部强作为。要聚焦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专业素质。坚持“夯基”与“急需”相结合,紧扣事业发展所需,持续深化“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事业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围绕当前工作重点,组织开展“短平快”“急需缺”的实战培训。精准知事识人。坚持“察人”与“察事”相结合,突出政治素质考察,制定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具体办法,逐人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了解掌握干部政治素质情况;将干部干事创业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发挥组工干部优势及特点,组织部机关干部分组定向联系部门单位,通过蹲点调研、随机调研、现场调研等方式,主动深入了解干部工作情况,切实考准考实干部。科学选拔任用。坚持“当下”与“长远”相结合,用好干部资源,通过系统内外、区镇上下交流轮岗,大力选用一线干部等方式,确保人尽其才、用当其时。激励担当作为。一方面,通过开展全员绩效考核、“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荣誉、创一流”活动、完善职级晋升机制等措施,激活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多部门协同协作工作机制,合理制定容错纠错清单,持续优化容错纠错程序,严肃处理诬告陷害,为干事创业搭建平台、保驾护航。
建强组织强执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离不开一个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赋能产业促发展。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商圈党建联盟,组织企业抱团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抓手,用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共富公司等平台,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精细治理促发展。用好“一核双链”工作机制,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延伸治理、服务两个链条,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立健全“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网格员、志愿者”“五元共治”工作机制,整合各种为民服务资源,将社区工作者、党建助理、警务助理、物业管理等人员力量纳入网格团队,实现“多网合一”。将两新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机力量,健全行业主管、镇村一线“双向”摸排机制,探索设立行业党建工作经费,开展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新型领域党建专项攻坚。夯实基础促发展。加强各领域过硬支部建设,创新带头人上挂下派、示范带动形式,探索支部负面清单、一线比武、支部经费、党建标准阵地等新举措。
盘活人才强发展。人才实力是事业发展的底气,要持续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方位做好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工作。精准引用各类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引才计划,大力引进使用创新人才、青年人才,扶持孵化器、众创空间和企业实验室建设,发挥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特色产业吸引集聚人才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精益打造育才引擎。持续推动省级以上人才工程申报,对各类优秀创新人才,提供全链条的接续培养支持。鼓励职业院校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精心优化留才环境。通过举办国情咨询班、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典型宣传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作者系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3-10-16 11:51:1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