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在北京绿十字•农道联众第十三届沙龙的讲话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农道基金会 

基于村庄的乡村振兴模式的思考

——在北京绿十字•农道联众第十三届沙龙的讲话

湖南农道公益基金会印亚兰

(2023年10月14日)

 

今天我受孙麟理事长委托,代表农道基金会同大家分享农道基金会在乡建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我分享的主题是:你好!乡村相见--基于村庄的乡村振兴模式的思考。

农道基金会的品牌项目是“乡村相见小院”。几年来,我们走访了近百个村庄,目前落地运营了7个“乡村相见小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认同。随着走访调研的深入,我们看到乡村存在的一些共性现象:

1.乡村是一个社会,需要社会各方一起协同共建,但是当下的村民已经漠视乡村建设,他们甚至抵触外部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2.乡村地域辽阔,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如:特色资源型(包括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城郊型、平原型、丘陵型、高山型等。地理位置跨越多个气候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自然与人文资源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区域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社区治理的因素各不相同。

3.村干部更加年轻和实干,但是缺乏实战经验,乡村规划的思路不够清晰。

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体直接参与乡村振兴,需要探寻协同、高效运作机制,同时需要明确各自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的定位与分工,否则容易形成资源的浪费或者冗余,更有甚者破坏乡村的整体规划。

5.国家在乡村振兴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各级政府需要实施高效且可行性的方案来提高国家专项资金的利用率。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一直在思考,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国家战略,而当下乡村发展的困惑到底在哪里?乡村发展的机会是什么?我们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可创造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研读了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我们走进村民家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与村支两委深度交流听取他们的思考,我们拜访乡建领域的领导和专家获得他们的指教,我们团队带着不断提升的乡建认识去实践“乡村相见小院”项目,并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尽力使我们的小院项目产品化。

在乡村的日子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正经历从输血到造血阶段的困惑。乡村需要专业的外部力量去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发展的机制。各级政府需要各方力量帮助他们为乡村振兴打造出有创新性的模式和样板。

我们也深刻的意识到: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乡村建设需要全息的思维方式,任何单一性的思考和单一性的行动,都将陷入困境。乡村振兴需要理念先行。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希望用“一体化乡村建设”的理念,去构建“一体化乡村建设”的体系,来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目前在探索以村庄为单位的乡村振兴模式,即: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及村集体经济驱动的乡村振兴模式。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文化治理”和“产业兴旺”双轮驱动,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具体来讲,在“文化治理”版块,以打造“乡村相见小院”为项目抓手,以“乡村相见理事会”为运营主体,通过村民的自组织建设,助力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将新的生活方式融入到乡村。在“产业兴旺”版块。以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为项目抓手,以“一体化乡建产业联盟”为核心产业资源,以“村经开公司”为运营主体,打造区域乡村特色产业体系。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各方乡建力量如何围绕乡村生态建设进行有效协同,落脚点在“协同”两字。做好“协同”需要有一套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机制。

在这个结构中,党组织是领导主体,为了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各个环节,我们将这个图的标题直接写为“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相见运营结构图,而不是把党组织领导作为一个部门进行呈现。围绕“文化治理”设立文化治理运营主体,围绕“产业兴旺”设立产业兴旺运营主体,这两个运营主体的抓手分别是:“乡村相见小院”和“乡村特色产业体系”。

“乡村相见小院”项目核心包括三件事情:组建乡村相见理事会,成立乡村发展公益基金,挖掘培养乡村自组织。通过一个团队,一支基金,一批活动,带动老百姓参与其中,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提升乡风文明,把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融入乡村。

“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得以有效运作,最重要的是运营前置,围绕运营前置,需要构建三个核心的运作主体:乡建骨干成员,以村集体为核心的经济主体,围绕乡建产业生态而构建的乡建联盟。

在整个模式中,农道基金会立足公益属性,以“乡村相见小院”为载体,围绕模式输出(提炼)、资源链接、陪伴赋能、活化人才等方面开展工作。

“文化治理”模块,我们会围绕“乡村相见小院”实施以下工作:

1.首先是物色乡村,并对拟落地乡村及小院进行进行选址评估,评估通过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组建小院筹委会,对乡村进行走访调研,感受村民对乡村文化的需求,并挖掘乡村的自组织。

3.同步设立乡村发展公益基金,与小院筹委会一起,筹集乡村发展种子基金,建立并规范基金运作机制。

4.同步对拟落地小院进行空间打造,优化并完善小院的空间功能,打造村民喜欢的小院。

5.在小院筹委会推进工作的过程中,物色小院运营核心骨干并组建乡村相见理事会,建立积分制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小院的长效运营机制。

6.通过举办各种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提升村民对乡村活动的参与感,传播小院理念,激发乡村活力。

“产业兴旺”模块,我们会以公益组织特有的优势协助乡村的骨干成员一起实施以下工作:

1.搭建新乡贤平台,通过实施新乡贤计划,充分激活及运用当地丰厚的乡贤文化资源,着力做好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乡贤建设美好家乡。

2.提供乡建咨询服务,通过对乡村深入开展产业调研,输出调研报告,为整村运营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参照材料。

3.开发乡村产业招商产品,利用好社会资本助力乡村优势资源开发。通过开展特色农业、农产品等招商引资活动,引进农业产业投资,引导资源要素和各类企业向乡村集聚。

4.引入职业技能培训等类型的公益项目,针对乡村产业需要的职业技能,有针对性的引入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老百姓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5.构建乡村骨干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促进乡村建设的运营前置。

总之,我们希望基金会从公益的视角出发,去探索乡村振兴的模式:即以“乡村相见小院”为载体,以“助力文化治理”为路径,以“活化乡村”为目标,搭建乡村振兴的公益平台,为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农道基金会希望能与大家协同合作,进行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共同激活,共同促进,共同优化。我们互道一声:你好!乡村相见。

02 11月

2023-11-02 21:58:00

浏览204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写好合格稿子需要具备10个条件 在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九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