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新使命 奋“晋”向未来
来源:2023年第11期《前进》杂志
勇担新使命 奋“晋”向未来
新使命引领新未来,新使命呼唤新担当。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以文化自信夯实道路自信的基础,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与此同时,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加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更要凝心聚力、勇担使命、踔厉奋发,奋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穿越风雨,历尽沧桑。中华大地上,人们书写着一脉相承的文字,诵读着先辈著述的经史子集,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文明,各民族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深厚沃土,凝聚着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在有着华夏文明摇篮之称的山西,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仔细察看雕塑、壁画,他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有着中华文明发祥地美誉的山西,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自迎薰门步行入城,登上城墙俯瞰全貌,他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沉淀的山西,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参观“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等展陈,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之理”,使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五千多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让“中国之治”日益彰显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灿烂文化积蓄自信底气,中国精神挺起民族脊梁。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蘸满历史的笔墨,继续新的书写。放眼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中华文化的“一江春水”生机勃勃,神州大地升腾起“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展望未来之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山西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底蕴深厚的三晋儿女,必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民族复兴新华章!
2023-12-02 21:15:1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