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的本与新
来源:江西组工微讯
试论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的本与新
组织二处 陈 聪
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指导,强调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11日下午,在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要求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谆谆话语、殷殷嘱托,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亲民爱民、心系群众的人民情怀,深入实际、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体现出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鲜明标识,传递着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在固本兴新中保护传统村落,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又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固本是为筑牢根基,兴新是为激发活力。传统村落是实体的建筑、有形的文化、“活着的遗产”,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如意门,还是南方的小青瓦、马头墙,无论是山野间的石墙草房,还是制式严谨的深宅大院,无论是随物赋形的乡间小路,还是颇为讲究的窗棂门楣、天井廊柱、瓴檐翘脚,都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审美实践创造出来,并被历史眼光淘洗之后留下来的精品,一街一巷都是文化,墙瓦之间皆有故事,把这些传统村落保护好,并结合当代审美、现代技艺加以科学管护、合理修缮,厚重的文化就有了承载之所,人们的乡愁也有了安放之处。
固本是为继承传统,兴新是为生生不息。传统村落的价值在于建筑形态,更在于文化活态。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都通过传统村落得到了有形传递、活态延绵。沉潜在传统村落承载的文脉源流中,我们抵御文化激荡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固、推进改革发展的内核才会更加坚定、应对风险挑战的定力才会更加强大。
固本是为坚守初心,兴新是为实现振兴。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有的传统建筑因村民“进城上楼”而日渐颓败,有的传统村落因无序“拆旧建新”而风貌尽失。另一方面,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即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还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他们也向往在居住地就能过上现代生活。这都要求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既承百代之流,又会当今之变,既坚持继承性,又注重发展性,推动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更扎实、更到位、更有效。
一是固村居风貌之本,兴现代元素之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以多样化为美,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推进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首要在塑形,要通过“微改造”方式,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留住乡村记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传统村落政策法规宣传、普查登记建档、日常巡查管护、外观风貌管控等工作,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建设行动,以保存历史信息、挖掘村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为原则,妥善保护好传统村落建筑风格、结构纹理、人文环境,使传统村落成为体验乡土风情、了解民俗文化、记住乡音乡愁的绝佳去处。
二是固传统文化之本,兴乡村治理之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进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核心在铸魂,要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以文化人,赋能乡村治理。发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功能,从以祠堂等古建筑遗存为载体的器物文化、以家风家训家谱为载体的精神文化、以传统技艺等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中,淬炼中华民族仁爱守信、扶正扬善、尚合求同等人文精神,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见义勇为等价值取向,耕读传家、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乡风民俗,纳入村规民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挖掘民间文艺、戏剧曲艺、传统民俗等特色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促进乡村善治。发挥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把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扮靓村民文化生活空间,增强村民归属感认同感,使传统村落成为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更成为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三是固初心使命之本,兴利民成效之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乡村振兴中改善村民的生活,形成传统村落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落点在利民,要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让村民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受到感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尊重广大村民意愿,允许在保持传统建筑外观风貌前提下,完善内部使用功能,提升房屋居住品质,让广大村民在古朴山乡乐享现代生活。推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把传统村落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挖掘特色、因村制宜发展产业,做优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建立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让村民有更多的创业平台、就业机会,有更多的增收渠道、致富门路,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供稿:部机关党委(人事处)
2024-01-06 22:02:0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