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构建全域化格局推动井喷式增长 全力打造贵州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 ——在全省旅游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qzzn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多彩贵州网 

构建全域化格局推动井喷式增长

全力打造贵州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

——在全省旅游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陈敏尔

(2016年5月11日,作者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旅游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分析“十三五”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构建全域化格局,推动井喷式增长,全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两天来,我们分4个组观摩了一些旅游项目,一路上实地参观了坛厂镇神采八卦园、茅台酒镇、赤水绿道、土城古镇、海龙屯等,观看了遵义旅游文化展示项目《天香》,真切感受到了我省景区建设的大变化和旅游发展的好势头。刚才,省旅发委通报了全省旅游发展情况,省文明办、省交通厅、省经信委、省扶贫办和遵义市、黔西南州、赤水市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希望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讲几点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贵州旅游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早在2011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就指出,“贵州拥有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拥有底蕴丰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拥有像黄果树瀑布等名气很大的风景名胜,还拥有像遵义会议会址这样的红色景点,发展现代旅游业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2014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贵州自然名胜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公园省’之美誉,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奇观绚丽多彩,自然风景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优势所在”,指示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去年6月18日,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再次指出“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誉,这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确要求我们“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深刻认识旅游资源禀赋、科学谋划旅游发展战略、探索走出旅游发展新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公园省”资源优势,进一步唱响“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一)认真总结“十二五”以来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成绩和经验

这些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与时俱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总的来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旅游业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旅游主要指标持续向好。5年来,全省旅游接待游客从1.3亿人次增长到3.8亿人次,年均增长23.9%,旅游总收入从1061亿元提高到3513亿元,年均增长27%。今年1季度,全省接待游客1.07亿人次,同比增长41.5%,旅游总收入实现975.3亿元,同比增长38.1%。旅游景区建设持续向好。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累计签约建设项目477个,完成投资690亿元,建成旅游项目2018个,全省4A级以上景区从18家增至65家。旅游服务质量持续向好。一批主题酒店、精品客栈、房车露营地、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快布局建设。打造“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持续向好。最近法国《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6贵州旅游全国推广启动仪式在8个对口帮扶城市成功举办,贵州旅游品牌形象全球推广也在韩国拉开帷幕,多彩贵州正在风行天下。旅游综合效应持续向好。去年旅游税收104亿元,对全省税收收入贡献率超过7%。全省1630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社会就业288万人,受益人数超过577万人。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方面连出组合拳、频出大动作。年初提出把大旅游和大数据、大生态作为贵州的3块长板,与时俱进确立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和井喷式增长的工作目标,先后召开全省加快旅游发展工作动员部署会、全省加强旅游服务工作会、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动员会,挂牌成立省旅发委,启动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并紧锣密鼓地掀起了旅游对外宣传推介的东风。回顾这些年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感到,贵州旅游发展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归结起来,有这么几条:打造了有效的工作平台。连续11年召开全省旅发大会,形成了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提升一座城市、推出一批景区的良好效应,成为推动旅游发展最有效的举措。成功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中国美丽乡村黔西南峰会、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推动了一批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城市面貌大提升。找准了可行的项目抓手。把旅游纳入“5个100工程”重点建设内容,加快推进100个旅游景区、70个旅游小镇和1000个特色村寨建设发展。同时,建立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项目化抓旅游业的良好氛围。构建了“快旅慢游”的服务环境。立足高铁开通、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实际,编制实施“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疏通景区线路“毛细血管”,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探索了“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释放“旅游+”潜力,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山地特色城镇化、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紧密结合,积极推动农文旅一体化,为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文化传承插上“旅游”翅膀。形成了常态化的宣传推介态势。“多彩贵州风”巡回演出超过千场,“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主题宣传耳熟能详,各级领导干部走出去争当旅游推介大使,旅游宣传推介机制不断健全。这些宝贵的经验做法,是对这些年我省旅游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认真总结提炼、深化推广,更好地指导“十三五”全省旅游发展工作。

(二)准确把握旅游业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日前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11处19次提到了旅游,所确定的全面小康目标体系都与旅游业有关。去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2020年有望突破1万美元,我省人均GDP也接近5000美元,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旅游消费需求将呈现爆发式、井喷式增长,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

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逆势上扬,对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贵州来讲,大旅游和大数据、大生态是我们要努力做强的3块长板,旅游业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用好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国际通行的产业经济学标准,增加值占GDP的5%即为支柱产业,超过8%就是重要支柱性产业。去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9.16%,高于全国4.28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41%。旅游是提升贵州形象的金字招牌。旅游业是“形象经济”。国外、省外很多人都是先知黄果树再知贵州,先到贵州旅游才深入了解贵州。旅游这块招牌可以招客、招财、招人气,能够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资金流、整合产业链,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投资贵州、发展贵州。发展旅游对脱贫攻坚意义特殊。统计数据表明,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能够带动全社会间接增加5—8个就业岗位。我省贫困地区大多青山绿水,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民族风情游,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就业,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我省视察时指出,“贵州自然风景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的两个宝贝,也是贵州的旅游资源禀赋。我们考虑,“十三五”贵州旅游发展的定位就是“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主要指向自然生态。总书记两次称赞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誉,这是对我省全域旅游资源的最好评价。贵州之贵在山地,贵州之美在山地,贵州之特在山地。“多彩贵州风”主要指向民族文化。我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1%,17个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瑰丽神奇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不仅是独特的旅游资源,也是我们对外宣传的亮丽名片。这次我们去韩国推介山地旅游,一些媒体说这次不是“韩流”,而是“贵风”,传播效果很好。

“十三五”时期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我理解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一是目的地,就是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将贵州推荐为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要发挥山地资源禀赋,用足用好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平台,力争早日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二是全域化,就是立足“公园省”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实现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三是井喷式,就是实现井喷式增长,“十三五”每年确保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到2020年力争省外游客占比达到50%以上,入境游客年均增长15%以上,新开辟10万人次入境客源地5个以上,过夜游客人均停留天数由1.5天提高到2.5天,人均消费由900元增加到1200元,旅游关联企业实现翻一番达到2万家以上。四是升级版,就是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适应大众旅游新趋势,加快改善旅游软硬件设施,在实现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强化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思想,赢得广大游客的点赞,实现“旅游让生活更美好”。要注重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讲好多彩贵州的精彩故事,让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清醒认识我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痛点和问题

在看到“十二五”旅游发展成绩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痛点问题。特别是在井喷式增长的背景下,成长中的“烦恼”随之涌现,甚至问题也会井喷。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旅游业自身发展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旅游业结构不均衡。一是客源结构不均衡。尤其是境外游客比重仅为2.5‰,远低于全国的32.4‰,景区里看不到几个“高鼻子”。去年我省入境游客接近100万人次,与云南500万人次差距明显。同时,过夜游客比较少,今年“五一”小长假来贵游客中过夜比重不足六成。二是产品结构不均衡。传统景区日趋老化,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不足,高质量高效益供给欠缺,休闲度假类产品仅占25%左右。三是景区结构不均衡。全省现有5A级景区4家,仅占全国总量的1.85%,目前全省还没有国家旅游度假区。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一是门票收入占比高。多数景区还处于“门票经济”阶段,相关业务、增值服务的收入不多。二是人均消费水平低。去年来贵游客人均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0元,与云南等周边省份相比更是差距明显。三是旅游市场开拓能力弱。全省只有旅游企业1500家,没有1家旅游上市公司,旅行社只有343家,仅为云南的51%。

2、配套设施及服务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旅游业发展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环境问题。一是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我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但从“通”到“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旅游信息更新慢。旅游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更新不及时,几年都没有变化,常常引发“吐槽”。有些新景区、好线路没有及时上网,用导航地图都找不到。还有不少游客反映,我省景区网络信号较差,经常没说几句话,信号就断了。二是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有的景区两个景点之间,要坐很长时间的车,还没把景点串成“画卷”、把“珍珠”串成“项链”。有的景区住宿档次比较低,景区酒店住宿和饭菜价格偏高问题普遍存在。有的景区迟迟不建游客服务中心,有的建好了却无法使用。旅游公厕卫生状况堪忧,部分景区厕所保洁不及时、异味较大,个别景区厕所水龙头甚至没有水。三是旅游环境亲和力和便捷性不够。有的景区车站乱象丛生,出租车随意拼客,旅游标识标牌不规范,外地游客来了无所适从,部分景区购物点存在不诚信经营现象。四是景区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些景区索桥等设施没有承载量限制,也没有安全提示标识。一些景区内车辆管理不到位,人车混行现象较为突出,电瓶车、摩托车随意穿行。

3、旅游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方面的问题。一是景区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百里杜鹃“管委会+公司”模式尚未有效推广,大景区管委会体制尚未形成。一些景区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意识不强,破解旅游业发展瓶颈的措施手段还比较少。二是旅游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在立项审批、用地供给、金融支持等方面还存在环节多、周期长、手续复杂等制约,“占山为王”“画地为牢”等现象不乏存在。特别是鼓励引导国内外优强企业参与投资开发、经营管理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公平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旅游人才总量不足。全省旅行社和A级景区从业人员仅10.2万人,远远低于周边省份。特别是既懂经营又会管理、既懂旅游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经理人等高级人才严重匮乏。四是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少游客反映,贵州有好景,但缺乏好导游、好导游词,有景“说不出、说不好、说不深”比较普遍。一些景区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游客求助置之不理,不能及时提供服务、回应关切,等等。

以上是我初步找的一些旅游痛点问题。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善于发现、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下一步,旅游部门要牵头找,相关部门要帮着找,各市县要自己找,把各种痛点问题解决好,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爽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

(四)全面落实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工作任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痛点是工作的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着眼痛点、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旅游发展新路。

一是找准旅游发展定位。旅游业的生命在于特色。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的两个宝贝,也是发展旅游业可以深挖用好的优势资源。做旅游业不能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要环顾左右,站在市场的角度和游客的立场考虑问题。因此,一头要用好自身资源优势,善于从实际出发,善于“无中生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好。最近,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就是要摸清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各地要结合这次旅游资源大普查,搞准自身旅游发展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旅游发展生动格局。比如,有的可以依托红色文化和美丽乡村,做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有的可以主打民族风情牌,主抓民族文化旅游;有的可以唱好山歌、走好山路,大力发展山地旅游,等等。一头要研究市场需求,邀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参与谋划旅游市场定位,注重运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多样旅游需求,瞄准本区域重点客源地,开展定向营销、精准营销,推行特色服务、个性服务。

二是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大众旅游时代,产品业态是核心竞争力。这次旅发大会我们看到了一些新产品新业态,赤水绿道就是多业态融合的力作。要善于捕捉游客的痛点、痒点、兴奋点,集中打造推介“春赏花、夏避暑、秋怡情、冬康养”的旅游产品业态体系。遵义市提出,用“东张西望,眼睛一亮”表达观光旅游,“走卧坐想,神情清爽”表达休闲旅游,符合现代旅游业态特征,很有新意。立足传统旅游要素丰富产品链条。围绕“吃”,开发特色食品,提升贵州餐饮吸引力。围绕“住”,培育一批主题酒店、度假型酒店、高档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围绕“行”,开通一批景区观光巴士、公交专线,改造提升景区内部交通体系。围绕“游”,推出一批精品线路、特色公园、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围绕“购”,培育一批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和旅游特色街区,让蜡染、刺绣、银饰、国酒、黔茶、苗药等土特产品卖得出、卖得快、卖得好。围绕“娱”,丰富旅游娱乐内涵,提升旅游演艺节目层次,引进建设大型旅游娱乐设施。围绕新兴旅游要素创新业态体系。要围绕“商”,拓展商务旅游,发展会展经济。围绕“养”,开发康复理疗、养老服务等康养产品。围绕“学”,支持孔学堂、阳明文化园发展,探索以大射电望远镜为龙头的科学旅游,建设一批培训研修基地,整合提升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围绕“闲”,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区,开发避暑、温泉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围绕“情”,打造富有山地和民族特色的婚庆旅游品牌。围绕“奇”,依托原始森林、洞穴天坑、古村古镇,开发探索探险探秘等新奇旅游产品业态。结合“旅游+”推进全产业融合发展。这次旅发大会就是推进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茅台酒镇、土城古镇、花茂村寨是产城景互动的亮点。要发挥“旅游+”的无穷潜力,以“旅游+农业”促进农旅一体化,以“旅游+工业”促进特色工业发展,以“旅游+城镇”促进产城景融合,以“旅游+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现代化、标准化,以“旅游+大数据”促进智慧旅游,以“旅游+扶贫”促进脱贫攻坚。

三是强化旅游配套服务。做旅游一定程度上就是做服务。各地各部门要全面梳理游客痛点,适时启动旅游痛客计划,不断优化提升我省旅游综合服务层次和水平。加快完善“快旅慢游”体系。解决好“快旅”的问题,完善支线航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等快速交通网络,重点解决景区连接线“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要与国内外航空企业、知名旅行商深化合作,开通一批国内重点客源城市和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直航、旅游包机,加密已有航班航线,开拓我省中远程和入境市场。解决好“慢游”的问题,把景点连成线路、线路做成产品,推出覆盖全省、带动全域、延伸周边的休闲度假精品线路,让游客进得快、游得慢、玩得好。遵义市湄潭县打造了茶海栈道慢游系统,效果很好。加快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评选表彰一批最佳旅游景点、最佳旅游线路、最佳旅行社、最佳导游、最佳旅游饭店、最佳旅游商品等行业典型,推广应用一批富有山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户外运动、旅游餐饮、特色酒店等行业标准。加快推进智慧旅游云建设。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加快制定和实施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乡村标准,不断提升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服务能力水平,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是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今年4月,省政协围绕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深入的调研,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要适应大众旅游需求升级换代趋势,抓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城乡企齐动、工农旅结合、产城景一体、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体康配套,提升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省旅发委挂牌为契机,改变旅游发展“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旧格局,推动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形成多方联动、政出一门、利益共享的新局面。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在省、市和重点旅游县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深化景区经营体制改革。总结提升百里杜鹃管理区经验,构建大景区管委会体制,建立“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推动资源整合、联动协作、抱团发展。比如,安顺市黄果树、龙宫、大屯堡要在成龙配套提升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贵阳市花溪十里河滩、天河潭、孔学堂、青岩古镇要在彰显“大花园、大溪流”特色上优格局,遵义市国酒茅台、海龙屯、娄山关要在联动协作上见效益,黔西南州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要在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上提档次。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对我省涉旅国有资产进行重组,打造旅游业发展的“航空母舰”。贵旅集团和贵州产投公司要更多参与旅游业投融资管理、旅行服务和酒店运营,依托旅游业做大做强。要支持黄果树集团等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构建产权关系明确、市场对接充分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要探索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购、在线租车平台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等政策,催生一批旅游经营实体。要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外优强企业投资我省旅游,培育一批旅游市场主体。要深化推广“三变”改革经验,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中的产权改革,盘活景区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让广大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分享更多改革红利。

五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旅游发展,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重点加强导游省情文化、旅游管理和礼仪培训,提高讲好贵州故事、讲好景点故事的水平,彰显贵州旅游的独特魅力。加快推动导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建立专家导游机制,聘请对贵州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学者为景区现场导游,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导游资源。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省内各高校要根据实际办好旅游院系,增设旅游专业,开好旅游课程,培养更多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对接,实行订单式培养。适时推进旅游教育资源整合,建设高水平的旅游文化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山地旅游研究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要引进一批高端旅游人才。加快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景区规划、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紧缺专门人才,纳入专项扶持范围。注重旅游管理团队引进,采取委托管理、经营承包等方式,引进知名品牌经营管理公司,提升我省景区景点等旅游管理水平。

六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现在的贵州,大数据已经风生水起,大旅游也要风行天下。当前,国内外对贵州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多彩贵州的美誉度越来越好。我们要抓住机遇、借势而上,树立大宣传、大营销、大推介的理念,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让贵州旅游走向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政府要抓好“形象营销”,实施好山地旅游品牌推广计划和方案,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推介会,原则上省领导出访都要统筹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推介。企业要抓好“内容营销”,把产品做好,把服务提供好,解决好如何来、怎样游、住哪里等问题。要深耕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继续在重点客源市场和对口帮扶城市持续开展专项营销,加强与周边省份旅游合作,构建无障碍旅游圈。我省入境市场规模小、潜力大,去年入境游客比重较高的有:台湾28.91%、港澳28.76%、美国4.39%、韩国2.98%、法国2.74%,其中韩国、法国入境游客增幅超过16%。要紧扣“一带一路”倡议和“美丽中国”品牌体系,以上述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提升贵州旅游国际化水平和世界影响力。要用好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两个平台”。通过投放品牌公益广告、制作专题节目、现场直播大型活动等,形成广播电视热播、报刊杂志热炒的氛围。省内媒体要学习借鉴法国电视二台《相约未知地带》栏目的经验做法,推出一批宣传推介贵州的精品力作。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策划形式多样的微营销活动,让游客听了就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五)推动形成大抓旅游、特抓旅游的良好格局

我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一把手”亲自上手,是做好旅游工作的有力保障。今明两年是建设山地旅游大省的关键时期,抓旅游是大众旅游时代顺推的需要,也是问题井喷倒逼的结果。不进则退,不抓不行。如果对当前旅游业发展尤其是旅游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不问不抓,势必影响贵州旅游形象,最终也会妨碍井喷式增长的实现。可以说,面对问题“井喷而出”,如果不加以解决,贵州的旅游形象就会“飞流直下”。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更加用心用情用力抓旅游业,做到懂旅游、爱旅游、抓旅游,形成大抓旅游、特抓旅游的大格局。

一是各级党政领导要成为抓旅游业的行家里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把抓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无论是外出招商引资,还是在家接待客商,都要广泛宣传贵州风景,当好贵州旅游推介大使。对景区建设、旅游规划等重大问题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举办全域旅游、山地旅游专题培训班,提升领导干部抓旅游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旅游统计分析,探索完善旅游业发展的定性定量目标指标,包括旅游总人数及入境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及入境游客收入、游客人均消费额、游客人均停留天数、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从业人数等。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大数据运用,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精准化调度。

二是健全层层抓旅游的工作机制。在新形势下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必须增强体制机制的协调性,提高旅游工作的高位推动能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强化旅发大会的推动作用。推动旅发大会向资源整合会、项目观摩会、宣传推介会和政策推进会融合转型,坚持每届大会都出台一组支持承办地加快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重点县原则上要参照省里做法,每年举办一次旅发大会,其他县区可以每2—3年举办一次,有条件的旅游乡镇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旅游活动。优化“5个100工程”的平台作用。坚持把“100个旅游景区”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与时俱进做好动态管理,确保项目签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细化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对接,争取更多我省旅游项目进盘子、入单子。高起点编制好我省“十三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市县两级区域旅游规划,形成多规融合的政策合力。

三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要把旅游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实绩的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年度目标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依据。前不久,省委常委会初步讨论了全省旅游业发展《考评办法》,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健全完善考评机制。各地要健全完善旅游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做到考核对象市县全覆盖、内容精准、评价科学、问责严格。不定期开展旅游工作督查暗访,强化目标任务分解,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推动旅游发展增比进位。当前,全省各地旅游发展进入了增比进位的新阶段,现在考核的主要是旅游总收入和增速,下一步还要丰富和细化考核内容和指标。要探索创建一批旅游发展示范县,为全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狠抓项目化落实。各地要把项目化落实作为发展旅游业的有效手段,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项目带动旅游业整体繁荣发展。要强化工作责任,按照前期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同志们,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旅游业发展大有希望、大有可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借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井喷式增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28 02月

2024-02-28 11:27:39

浏览59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新春第一会】宜昌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发言摘登 把准“严”的内涵,找准“严”的落点(作者系江苏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