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山东省聊城市:答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传统产业答卷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qzzn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学习时报

山东省聊城市:答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传统产业答卷

张百顺   字数:246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准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路径和突破口,是必须回答好的时代之问、发展之问、责任之问。做到“因地制宜”,关键是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条件等,在国家发展全局中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强化所长,把优势领域推向更高台阶、实现更大发展。

山东省聊城市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城市,传统产业产值占比70%,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29个,是全国最大的钢管产销基地、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氧化铝、电解铝产能分别占全国1/20和1/25。传统产业既是聊城的“家底”,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以传统产业催生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要正视高端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关键任务,因地制宜布局产业链、畅通供应链、融合创新链,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培育形成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动能更足的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蹚出产业升级新路径。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近年来,聊城以建设新时代科技强市为统领,打好主体培强、平台建设、研发攻关组合拳,推动“老树发新枝”,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接近60%。特别是,聊城橡胶助剂化工龙头企业以科技创新实现赛道转换,实现先进封装用光敏性聚酰亚胺的产业化,打破了半导体关键材料国外垄断。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有可为。关键是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注重原始创新,打造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构建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布局,聚合各类创新资源攻坚产业“卡脖子”难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注重工程创新,培育更高质量的创新企业梯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把企业打造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激发弘扬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从1到100”的工程创新,加速研发成果就地转化。注重应用创新,促进更深层次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一链一院”行动,支持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研究院,力争年底前实现12条重点产业链全覆盖,全力畅通“政产学研用”链条,围绕产业需求开展“从100到N”的应用创新,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迈进。

以数实融合为驱动,塑强产业竞争新优势。数实融合是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重构的“催化剂”。近年来,聊城着力释放数字技术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以数字化驱动传统产业革故鼎新。加快产业数字化变革。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升级,围绕企业和集群双向发力,深入实施“工赋聊城”行动,企业端开展“千企转型”行动,每年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智改数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80%;集群端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为抓手,建设轴承、钢板等“产业大脑”,培育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构建一站式数字经济服务新生态。推动数字产业化创新。数字产业化是数实融合的技术来源,也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阵地。聊城市依托产业基础,大力培育以光电线缆、汽车电子、5G芯片和关键基础材料等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形成了数实融合的产业生态。目前,光缆产量全省第一,超高压电缆产量全省第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融合数字经济发展,发挥产业特色优势,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持续壮大核心产业规模,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拓展产业转型新空间。绿色化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体现。“双碳”背景下,向新求变、向绿发展是聊城突破产业结构偏重、能耗结构偏煤的不二路径。提升产业“含绿量”。坚持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两条腿”走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提升工程,探索“绿色诊断+改造提升+示范创建”模式,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8%以上,逐步构建起全链条绿色工业体系。提升发展“含金量”。循环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理念相通、方向相合,是对粗放型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聊城聚力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9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98%,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特别是,鼓励支持电解铝等原材料高耗能产业延伸上下游供应链条,推动资源梯级利用循环化发展,打造了“一粒石子吃六遍”的循环经济新路径。提升能源“含新量”。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需要清洁能源擦亮。聊城坚持“先立后破”,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做好“减、增、储”三篇文章,近3年关停小煤电机组17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1/4,储能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以能源结构调整倒逼传统产业转型,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动力基础。

以深化改革为路径,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近年来,聊城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强化顶层设计,狠抓执行落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抓要素集成改革,围绕解决项目推进“中梗阻”问题,创新建立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和挂图作战指挥体系,实施全要素、全周期服务管理,重点项目开工率、固定资产投资额显著提升。抓体制机制改革,围绕重点产业链固链强基,构建强有力的链长制“五个一”推进模式,去年5个产业入选国家、省优质特色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抓财政金融改革,围绕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探索财金联动模式,以全省第一名成绩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科技创新、民营经济、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全方位改革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以新质生产力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山东省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05 06月

2024-06-05 16:02:18

浏览2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山东省济南市: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坚决扛起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央企责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