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战疫」校长寄语3篇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灾难磨砺精神 梦想聚集力量

——在衡水中学网络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校长 郗会锁

2020年2月24日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本该是师生齐聚,共升国旗。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的疫情,让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隔空相见。但此刻,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在何方,都能依然保持着一颗崇敬的心,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致敬,向亲爱的祖国致敬,向英雄的城市致敬,向逆行的医者和爱心人士致敬,向英勇的人民致敬!

2020,爱你爱你,这本是一个蕴含爱意的数字,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份爱增添了一份慷慨悲壮和沉重坚定。2020年,我们展开了与病毒的较量,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但我们却能在这场战争背后看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此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牺牲。从疫情爆发到一声令下,党中央迅速做出反应,国家机器高效运转,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000多万人的武汉一夜封城,9000多万党员成为抗疫排头兵,14亿中国人令行禁止、隔离待命,创造了一天6000多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的记录,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武汉方舱一夜投入使用,每个紧闭的门口都写满坚定,每个鏖战的夜晚都托起黎明。在灾难面前,我们看到的不是杂乱无章、哀鸿遍野,而是忙碌中的井然有序,苦痛中的守望光明。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讲: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鲁迅先生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我们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84岁仍带队出征的钟南山院士,看到的是每天睡3个小时与死神赛跑的李兰娟院士,看到的是身患绝症仍坚守一线的张定宇院长,看到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旃的《与夫书》,看到的是剪掉自己一头长发的河北护士肖思孟,看到的是脸上被防护面罩勒出深深印痕的军人刘丽,更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国人。

其实,哪有什么生而英勇,只是他们选择了无畏与担当,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披上战袍的凡人,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记者,是工人,他们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勇士。但是,他们还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是孩子,是舍小家顾大家,用生命守护生命的中国人,他们身上有着不屈的脊梁,有着伟岸的灵魂,他们身上闪耀着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我们不幸突遇疫情,但我们又何其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具备着这样优秀的政治制度,拥有着这样勇敢顽强的人民。

灾难本身就是一剂良药,并不只能带来悲伤与苦涩,也能带来重塑与光明。纵观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的每次跃迁,文明的每次升华,往往伴随着痛苦的裂变,伴随着各种形式、各种形态的痛苦与灾难。上古时期,中华民族战天灾就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传说。二十年来,我们更是经历了98年洪水、03年非典、06年禽流感、08年汶川地震和南方特大雪灾等各种大灾大难,好像我们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好像生活本就如此。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勇气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今天,可能很多同学都已经习惯了接受中国强大的事实,接受了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强国的事实。但是,新中国的大厦绝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每次灾难都是为其加固的钢筋,地震发生后,我们会建造更加结实的房子,提升抗震等级;洪水发生后,我们会建设更加坚实的堤坝,进行更科学的水源治理;疫情发生后,我们会更快的研制新药,更快地调动资源,提升防控能力,中华民族的大厦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加固中,不断巩固,不断发展,不断强大。

风会吹灭火焰,但也会使火焰越烧越旺,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会使我们愈加强大。我知道,在这次疫情当中,你看到过忧虑,也看到过担心;看到过牺牲,也看到过泪水。但我也相信,你还看到了无所畏惧的坚守,看到了执着逆行的勇气,看到了涓滴成河的大爱,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努力。不用怀疑,在这场疫情过后,我们将看到更加团结的中国人民,我们将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

契科夫曾说: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就的将是锋利的尖刀。老师们、同学们,在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在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来之不易。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这次疫情中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一个个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感恩一队队临危受命的最美逆行者,感恩他们为你们撑起的晴空万里。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敬畏,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少外出,不聚餐,戴口罩,勤洗手,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则,敬畏人心,不因年少而自恃,不因勇敢而无畏。

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担当,有人说,2003年,全中国守护着90后;2020年,90后守护着全中国。身为00后的你们,要牢记当前保护过你们的祖国,牢记那一个个前赴后继的身影,如果未来一旦灾难来临,你们也要有能力去保护他们,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珍惜,珍惜生命,珍惜阳光,珍惜友谊,珍惜健康,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思考,多读书、读好书,多阅读些时政新闻,思考事件的真相,不被谣言蒙蔽;多阅读些传记故事,看看人生的百态,找到生活的乐趣;多阅读些经典作品,跟随名家的脚步,找寻生命的意义。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自律,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疫情不仅能够延长假期,也能够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静心,能够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实现追赶超越,不断提升自我;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学会乐观,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尽力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有意义。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同学们,寒冷的阴霾终将会过去,温暖的春天必将到来,你们将会回到这个曾经想离开现在却一直想回来的地方,回到这个你们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努力过的地方,回到这个让你追梦,助你圆梦的地方。

加油,每一个身后刻着追求卓越的学子!

加油,每一份坚定不移不弃不离的勇气!

加油,每一颗胸怀祖国火热跳动的真心!

加油,衡中!

加油,武汉!

加油,中国!

同学们,校园的迎春花儿就要开了,我们在美丽的校园等你们归来!

 

抗疫,更要抗逸!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线上教育活动第二周寄语

 

各位同学:

这几天正是春光明媚的好天气,七中实验学校的紫荆花、玉兰花等已经开放,美丽的校园期待着你们的回归。毛老师每天在校园内行走,一边组织和检查防疫工作,一边想象着充满着学生欢笑声的校园。

闻一多先生在《园内》一诗中描述道:少年们来了,灵芝生满园内,一切只是新鲜,一切只是明媚,一切只是希望,一切只是努力,灵芝不断地在园内茁放,少年们不断地在园内努力。”只有如同“灵芝”般的孩子们回到了校园,有了比鸟鸣声更动听的笑声,有了比鲜花更好看的笑脸,这个校园才是真正的美丽和温馨。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定能共克时艰,让给我们七实校园尽快恢复往日的快乐的笑声、求知的眼神和轻快的脚步。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现在同学们在“居家防疫”,以参加线上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愿望。在全体七实人的共同努力下,七中实验学校的线上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老师们集体教研、学习技术、备课上课的认真劲和积极性超过了我的预期。他们说,疫情虽然能阻挡师生见面,但阻挡不了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和牵挂,所以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备课,认真答疑,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么好的老师感到幸运和骄傲。

同学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七实学子特有的风貌,如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追慕,对良知的坚守,对成长的努力,等等。然而,从老师和家长反馈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经过了前3天的兴奋和好奇之后,那种浮躁、懒散、上进心不强、自制力弱等毛病就表现出来了。下周我们就要开始第二周的线上教育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成长,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国家重托,我想提醒大家:“抗疫,更要抗逸!”

同学们,我们在经历着人生的一道坎,那就是参与新冠肺炎防疫阻击战。

同学们,我们在接受着特别的一堂课,那就是挖掘好防疫战的教育资源。

在线上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对于防疫给我们的价值观、个人修养、人生追求等方面带来的启发,我给大家谈了很多建议,大家可以去重温一下,细细品味,或许有更新更深的认识。今天,重点聊一聊“抗逸”。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了一句经典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防疫期间,在家学习,缺少老师面对面交流和直接督促,有的同学就变得“嬉”和“随”,丢掉了“勤”和“思”,让老师们的一片苦心和精心付出变成“表错了情”,很是遗憾。

有的同学没有去反思和检讨自己的学习态度,而一味归咎于线上教育活动缺乏集体学习氛围、周围环境不够安静、网上不够快、硬件配置偏低等外在问题。请你们记住,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只有更好的学习态度!

年轻时的毛泽东,特地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城门口“闹市读书”,以培养随时随地都能专心读书的能力。

大师钱钟书在去英国的轮船上以约翰逊博士的《英文词典》度过长达一个月的海上枯燥生活,下船时将这本词典背得滚瓜烂熟,给自己的英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在武汉的江汉方舱医院,也出现了一位坚持读书的“清流哥”,他不但认真看书,而且是读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这样的“打脑壳书”,而不是轻松易读的床头书,或者消磨时间的玄幻书之类的书籍。对此,我非常认同网民们的感叹和点赞:“从一个人的身上看见了一座城的希望!”

优秀的人,背后有着优秀的必然因素——非同常人的勤奋和自律,而非碰运气。机遇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没有经过“炼狱”般的锤炼和磨砺,你没有资格去享受鲜花和掌声。

同学们,你是手机和网络的主人,手机和网络是你获得信息和方便学习的工具,千万不要演变为你们贪图游戏和聊天的享乐的工具。线上教育活动,是帮助你们居家学习,千万不要成为你们肆意上网的借口和幌子。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对待手机和上网,如何使用手机和上网,将是这个伟大时代中优秀者与平庸者、成功者与失意者的最大分界线。

你想今日能“安逸”,那就明日去“吃苦”!你若今日在“吃苦”,那你明日会“安逸”!当然,“吃苦”与“安逸”并不矛盾,是相伴相生,相互转换的。对于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孩子而言,不管是在线学习,还是在校学习,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的学习,他都会是主动学习,乐在其中,别人的“苦”是他的“乐”。

同学们,如何更好地参加线上教育活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们,都给你讲了很多,其实你都知道,我就不多讲!只要你解决了态度和决心问题,就会轻松解决方法和路径问题,毛老师相信你们。

新的一周,期待你们以新的面貌和姿态参加线上教育活动,以最好的方式去声援那些“最美逆行者”!实现“若此刻不能亲赴前线,则他日就要为国成才”的七实抱负。

再次提醒:抗疫,更要抗逸!不要让你们在最需要奋斗的时候,选择过安逸的生活。

谢谢大家!

 

天府七中陈刚校长:开学可以延迟,人生没有折扣!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亲爱的同学们:

以往每一学期的这个时候,我们都是在漉溪河畔,马鞍山下,在学校宽阔的运动场上互致问候。但是,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横亘在我们脚下,让我们只能借助文字和网络,吹响新学期的集结号。

虽然,疫病还在肆虐,警报尚未解除,近段时间我们依然只能宅居在各自的小家,但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我们每一个天七学子的心早已经汇聚马鞍山麓。因为我们知道,开学可以延迟,人生没有折扣!延迟开学,只是学习的地点、方式的改变!因为,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并不会因为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有所改变!我们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不会因为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有所改变!疫情不会偏袒什么人,也不会苛责什么人——疫情面前人人平等!谁最有恒心,谁最有定力,谁最先适应,谁就能化危为机,取得最后的胜利!

古语有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以天下为己任的天七师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不因年幼而退缩,未曾力薄而弃之。捐钱捐物,驰援一线;独立生活,支持父母;教师志愿队,勇敢逆行,响应号召测体温;音乐毕老师,专业奉献,谱写赞歌颂英雄!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干部老师千思百虑,想方设法,寻找保险平台,设计最佳方案;为了引领寒假遇寒流的同学们顺利度过难关,哺乳期的老师怀抱婴儿手持电话辅导学生;为了攻克线上学习的个个难关,多少老师一面做饭一面查阅资料,多少老师熬更守夜修改教学方案制作微课视频……“百年中华复兴梦,天七儿女铁肩担!”在疾疫肆虐,同胞有难的危急时刻,天七儿女用行动,践行了每周周一朝会上的铮铮誓言!

病毒并不可怕,疾疫从未远离。千百年来,形形色色的瘟疫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与文明的兴衰起落息息相关。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著作《瘟疫与人》中早有预料:“传染病在历史上出现的年代遭遇人类,未来也将会和人类天长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一定会和从前一样,是人类历史中的一项基本参数及决定因子。”既然引起瘟疫的病毒细菌和人类如影随形,我们对它就不应该只有畏惧恐慌,而应该在每一次与它打交道的事件中,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用我们头脑去思考,从而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启迪,进而沉淀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成果。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新冠疫情都是一堂必须面对的人生大课!我原打算直接告诉同学们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但我希望,这些收获源自于同学们自己的独立思考。请大家广泛搜集古今中外人类抗击瘟疫的史实,研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瘟疫为什么会发生?瘟疫与人类的文明进程有什么因果联系?人类是否可以杜绝瘟疫的发生?这些问题,与人类如何同自然相处有什么关系?

人与他人、社群的关系。在这一次新冠疫情进程中,有令我们感动敬佩的勇敢逆行者,也有临阵脱逃抛弃责任的可鄙逃兵;有冷静理性直言警世的行业专家,也有处置不当令人愤怒的个别官员;有挺身而出不畏危难的志愿者,也有拒绝配合丑态百出的小市民……请同学们搜集抗疫过程中的众生相,思考:社会要进步,人类更文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社群的关系?

我们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在抗击瘟疫方面的举措,这些举措取得的成效和最后的结果,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爱党爱国?我们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假如你是一名医学专家、普通市民,或者武汉当地的政府官员、红十字会干部,抑或是更高级别的政府官员、其他身份……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请你围绕上述三方面思考(当然,你也可以研究、讨论、思考其他的问题),将你的思考写成小论文(也不排除其他的作业形式),发给主任导师,等到疫情过去,我们重聚马鞍山的时候,一起来交流碰撞。我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作品,有很多深刻的启迪。

十七世纪中叶,一场可怕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在那场瘟疫中,八万人丧命,足足占了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23岁的牛顿不得不从剑桥大学离开,回到自己的家乡林肯郡去躲避瘟疫。这场可怕的疫情持续了18个月,在前6个月里,牛顿发挥自己的数学天赋进行紧张的学术思考和研究,先后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微积分和无限概念,而后12个月里,他又转而沉醉于天文观测和实验,同样成果丰硕。在这场大瘟疫中,有人恐慌绝望度日如年,有人忧思至极混天度日,而这18个月却构成了牛顿一生的高光时刻,书写了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传奇。

相同的遭遇,一样的时光,不同的行动就会收获截然不同的结果。亲爱的同学们,虽然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伤害和不便,但也给了我们特殊的经历和磨砺。古语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让我们把疫情当机遇,努力践行天府七中“自主自律”的学风,在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博览群书,用阅读丰富生活;关注时态,以思考升华人生。在新冠疫情这场大考中,实现弯道超车,成就别样风采!

我在马鞍山等候你平安返校!

 

爱你们的大白船长 陈刚2020.02.18

21 09月

2021-09-21 07:31:31

浏览54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在全县2021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济南市教育局致全市中小学生的一封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