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扬州古今辉映的千年名城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qzzn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学习时报

扬州 :古今辉映的千年名城

王进健   字数:2541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因《尚书·禹贡》“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南临长江,北负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水运悠悠,文脉滔滔,造就了扬州南北交融、人文荟萃的独特气质,也赋予了扬州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城市文化。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考察,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一座古今辉映的千年名城正在现代化新征程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生生不息的文化名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邗沟、筑邗城,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就此连通,南北物资从此可便利交换,开启了扬州2500多年的通史式繁华。历史上的扬州曾有过3次鼎盛时期——西汉中叶,吴王刘濞定都广陵,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广通商运,扬州迎来历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隋唐时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扬州凭借襟江带海、江河交汇的地理优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至中唐时,“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史称“扬一益二”。清代中期,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出现空前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成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也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兴盛,孕育了星罗棋布、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跻身世界遗产,雕版印刷、古琴、剪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金字招牌享誉中外。

无数文人墨客也把最美的词章和无尽的风雅留给了扬州。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诠释了扬州城市文化的繁盛;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王建的“夜市千灯照碧云”,表现了扬州工商文明的繁荣;黄慎的“人生只爱扬州住”、郑板桥的“十里栽花算种田”,反映了扬州百姓生活的繁庶;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王士祯的“绿杨城郭是扬州”,则描绘了扬州水绿相依的秀美风光。

古城是扬州城市的“母体”,更是文化的源流和市民的精神家园。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是我国东部地区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街老巷纵横交错,串起名胜古迹,也收藏市井风情。徜徉其中,既能饱览“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瘦西湖、“中国四大名园”个园、“晚清第一园”何园等传统名胜,也能在“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街区”代表“仁丰里”等历史街区感受烟火人间,还能到充满科技感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新晋“网红”皮市街、散落古城的小剧场和书香满城的“城市书房”驻足打卡,身临其境体验历史照进现实、文化哺育时尚的古城新韵。

铮铮铁骨的英雄之城

扬州的诗意中,不仅有三月烟花、四桥烟雨,更有一种血与火洗礼、生与死铸就的英雄豪迈。这里留下了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悲愤,这里写尽了文天祥“壮气不随天地变,笑骑飞鹤入维扬”的坚毅豪迈,这里也留下了史可法“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凛然正气,诗人们将那种壮志未酬、热血难凉的赤诚统统写进了扬州的诗意。

上世纪初,从扬州走出了辛亥革命烈士——安庆马炮营起义军总司令熊成基和蹈海殉国的广州革命军政府海军“肇和舰”舰长盛白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曾在这里传播革命火种,指引一大批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投身革命洪流,成为日后扬州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中共扬州第一任县委书记曹起溍在这里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工人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用年仅25岁的年轻生命兑现了“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铮铮誓言。

抗日战争时期,江上青、陈素等革命先辈在这里成立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带领一批有志青年溯江而上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爱国志士陈文在这里组织抗日义勇团,与日军进行了100多次殊死搏斗;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渡江北上,挥师东进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他们纵横驰骋、屡建功勋,先后取得了郭村保卫战和黄桥决战等伟大胜利;随着高邮战役的胜利,14年抗战的浴血壮歌至此画上句点。

解放战争时期,苏中“七战七捷”中的第六战——邵伯保卫战在这里打响;华中军区军政干部的摇篮——华中雪枫大学在这里成立;人民解放军数十万大军从这里进发跨过长江天堑,42万扬州民众全力以赴支援渡江战役前线……

英雄浩气,不绝回响;峥嵘岁月,可歌可泣。红色基因熔铸成扬州最鲜明而深刻的底色,激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接续奋斗、开拓前进。

锵锵而行的产业新城

文脉相传的背后是锐意进取。古往今来,扬州的发展脉搏中始终流淌着个人立业、家庭兴业、全社会创业的工商基因。上世纪90年代,扬州呈现出汽车、造船、柴油机、集装箱、空调、化工、服装和其他特色产业“八龙齐舞”的盛况,70多个产品成为全国的“单打冠军”,创造了规模经济发展的“扬州现象”。进入新时代,扬州不断激活、焕发血脉里的工商基因,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立身之本、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能,产业建设蹄疾步稳:高端装备产业入围全国百强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数控成形机床产业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30%,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了300多家规上企业,整车产销量位列全省前三,先后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51%,地区生产总值10年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新的起点上,扬州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焕新、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培育,持续做好科技创新、数实融合、绿色转型、服务业赋能4篇文章,全力做大做强以“6群13链”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冲刺2025年工业开票突破万亿大关、“十五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台阶“两个万亿”目标,以一往无前、实干争先的魄力与韧劲,为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积蓄澎湃动能。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

07 06月

2024-06-07 17:04:31

浏览16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艾俊涛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思政课如何让年轻人“ 路转粉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