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大竹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激情担当干事业奋勇争先创一流为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大竹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
(2021年9月13日)
中国共产党大竹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动员全县上下激情担当干事业、奋勇争先创一流,深入推进“1245”总体部署,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加快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
一、激情奋进、拼搏实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过去五年,是大竹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历了脱贫攻坚、稳定增长、环境保护等重大考验,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8.8”特大洪灾的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是县委十三届十七次全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百万竹乡干群,负重前行、砥砺奋进,推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稳步开局,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填空白、打基础、利长远的“关键大事”。一是收获了满载“大竹荣誉”的新名片。我们科学确立“1245”总体部署,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推动大竹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第46位,被纳入全省57个重点开发区县行列。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等10项“国家级殊荣”。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连续8年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二是创造了富含“大竹探索”的新经验。成功承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大竹现场,“双靠近三融合”〔1〕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在全国宣传推介。建成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唯一县级调研基地,先后承办三届全国廉政大竹论坛和第四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经验得到中组部肯定。党建引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获央视《新闻联播》宣传推介。三是蓄积了事关“大竹未来”的新动能。大竹经开区创建成省级经开区,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跻身全省100个重大项目。西渝高铁过境大竹并设站完成可研待批复,即将迈入“高铁时代”;城宣渝、大垫高速纳入省级规划;引水入竹项目正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县域无铁路、山后无高速、长远发展缺水”难题得到根本性破解。四是凝聚了彰显“大竹精神”的新合力。面对脱贫攻坚历史重任,我们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面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书写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竹答卷。面对新冠疫情严峻考验,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连续18个月无新增确诊病例,用担当和奉献守护了竹乡人民的身体健康。面对“8.8”特大洪灾,我们风雨同舟、迎难而上,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战贫、战疫、战灾中,全县党员干部勇担使命、冲锋在前,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彰显了竹乡儿女坚韧向上的基因、担当实干的秉性、真诚质朴的底色,凝炼出“大道至简、虚怀若竹”的大竹精神,汇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力量!
——五年来,我们保持定力、专注发展,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3亿元、社消零总额17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5.2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5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3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4倍、1.7倍、1.3倍、1.5倍、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较2015年分别增长78.9%、52.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4︰52︰27.6优化为17.4︰38.5︰44.1。工业经济提速转型,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5.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9.6%;规上工业企业达183户、较“十二五”末净增77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8户、较“十二五”末净增12户。经开区基础设施覆盖区拓展至12平方公里,入驻投产项目176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投运,入驻企业突破200家。川环科技成为达州首家上市公司,维奇光电反射式偏振光薄膜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第三产业提档升级,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0.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35%,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78户、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62户。荣获全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全省乡村旅游强县。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播面达167.4万亩,年产量达60.8万吨,年出栏生猪65万头。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园区4个。成功承办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苎麻产业纳入国家“一县一业”试点,挂牌成立全国首个苎麻产业工作站。建成中国西部首家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成功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乌木、月华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五年来,我们拓展空间、完善功能,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9.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0.3万人。宜居县城、海绵城市试点全面完成。建成北城干道、东湖大道延伸段等市政道路19条,城市主干路网更加完善。白塔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一期、体育馆、文体艺术中心建成投用。南大梁高速、达渝高速大竹南互通、山后快速通道竹石线竣工通车;环城路一期建成通车,二期加快建设;新改建国省县道155公里、农村道路1523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407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水利工程477处,打造乡村振兴省级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10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73个。石河、周家、庙坝进入“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名单。九银村集中安置区获评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五年来,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经济体制、国企国资、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基本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345项,荣获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县级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科学设置党政机构37个。全面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村级建制调整、村民小组优化改革,撤减乡镇20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1013个,减幅分别达39.2%、37.2%、32.1%。“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化毗邻地区合作,“四县三区”〔2〕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纳入川渝合作重大平台;与成都市成华区建立“六同”机制〔3〕,协同打造“飞地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天宝锦湖、OPPO供应链企业、众联智能终端产业园、361°、华为智慧城市、居然之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大竹。
——五年来,我们重拳出击、铁腕治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抓好环保突出问题整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按期销号。累计投入26.3亿元,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新增城区雨污分流管网40公里,新改建乡镇污水处理厂47个、垃圾中转站41座。万元GDP能耗较“十二五”末下降34.7%。空气质量达标率由71.7%提升至90.2%。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由50%提升至75%,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8.3%。森林覆盖率达42.06%、绿化覆盖率达44.25%,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荣获全省竹林风景线建设先进单位。
——五年来,我们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9.8亿元,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90802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由“十二五”末的2678元提高至2020年的9129元、增长2.4倍;3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三落实”现场评赛工作法被《人民日报》宣传推介。民生支出超18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达72.7%。累计办理“9+8”民生实事101项、县城社区民生实事496项。十一小、十二小、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建成招生;二中搬迁、四小迁建有序推进;新建公立幼儿园38所,教师新村幼儿园加快建设。县医院创建成“三甲”综合医院,中医院创建成“三乙”中医院,疾控中心创建成“三乙”疾控中心,妇计中心创建“二甲”妇幼保健机构通过复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超过98%、99%。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成功创建全省老年太极拳(剑)之乡、四川竹琴之乡。应急管理、食品药品监督全面加强,防汛减灾、森林防灭火、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稳定,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维稳工作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民主法治成效显著。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力支持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依法忠实履职。“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扎实开展。政协“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经验被中国政协网刊载推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依法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2件,打掉黑势力犯罪集团2个、犯罪团伙1个。县检察院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外流贩毒整治、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取得实效,建成川东北首个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作用充分发挥,国防动员、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人防、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精神文明、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保密机要、党史、档案、地方志、老干部等工作成效明显。
——五年来,我们从严管党、从严治党,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三大”活动〔4〕扎实开展,隆重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县委中心组学习连年荣获全市第一名;“竹之声”宣讲作为全市唯一案例,被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四个三”党建工作法、园区党建“统联”模式等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青蓝结对”加速年轻干部成长被《人民日报》刊载宣传。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经验被《法治日报》宣传推介。党风廉政建设成效3次写入《中国反腐倡廉蓝皮书》,治理基层“微腐败”经验入选《中国智库》。全面完成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县委巡察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5年位居全市前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各位代表,同志们: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县委班子的接续奋斗,得益于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中共大竹县委,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成员、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竹部队、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竹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发展成就,为继续前进筑牢了坚实基础;五年的拼搏实践,为开创未来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旗帜关乎道路,越是面对挑战越要维护核心。我们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领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践证明,只有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才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格局决定出路,越是身处内陆越要全域开放。我们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不断解放思想、提升格局、扩大开放,全面开创了大竹发展新境界。实践证明,只有摒弃“内陆”心态、跳出“丘陵”思维、打破“槽谷”意识,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走向开放前沿、立于时代潮头。创新引领未来,越是面临阵痛越要转型升级。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创新思维,既加快“赶”、又努力“转”,以最大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实践证明,创新是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只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实干成就梦想,越是千帆竞发越要勇争一流。我们积极倡树“三讲三有”新作风,引领全县上下形成了激情奋进、担当实干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创业维艰,实干以成。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竞争态势,只有强化“比”的意识、发扬“拼”的精神、鼓足“争”的劲头,才能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争创一流。人民创造历史,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改善民生。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实践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才能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些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在奋进新征程中实现新跨越!
二、廓清思路、擘画蓝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新征程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三新”重要论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重要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判断“时”与“势”,准确把握“危”和“机”,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大竹实际的追赶超越之路。到2035年,我们要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基本建成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生态富足的现代化大竹。未来五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建设的重要阶段,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综合判断:我们正处于战略机遇的凸显期,发展空间深刻改变。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双城圈”和“示范区”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交汇叠加,省委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5〕,支持川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大竹作为全省重点开发区县、地处川陕革命老区,必将迎来一系列政策支持。机遇望之无形、听之无声,我们必须保持“抢”的姿态,“争”的方略,全面拓展大竹发展空间。我们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发展内涵深刻改变。大竹经济下行压力有阶段性、周期性因素,但根子在“结构上”,焦点在“供给侧”,出路是转型升级。我们必须主动融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大潮,以新兴产业替代落后产业,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我们正处于区域分化的窗口期,发展格局深刻改变。在“三新一高”〔6〕的时代背景下,不变的是速度换挡、结构优化的方向,变化的是区域分化、重新排位的格局,区域经济呈现出产业、投资、要素流动加速分化的态势。我们必须敏锐研判经济趋势,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统筹推进稳增长与调结构、抓改革与增活力,加速积蓄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动能。我们正处于矛盾风险的交织期,发展环境深刻改变。当前,社会观念多元并存,利益分配调整加速推进,矛盾隐患逐渐显现,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内涵更丰富、诉求更强烈,社会公平正义更受关注。我们必须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未来五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重执行、创一流”工作取向,聚焦“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突出建成“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新高地和开放合作新高地”两个定位,实施“产业强县、城市北进、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四大战略,打造“新型城镇化、川渝合作先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五大示范区,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加快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新征程。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是市委提出的要求,县委确立的目标,历史作出的选择,人民满怀的期盼。审视现实基础,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大竹作为达州发展的“排头兵”,2020年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46位,按照每年上升3-4位的速度,到2025年能够进入前30强。我们必须增强信心,着力抓存量、育增量、提质量,推动“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对标评价体系,我们必须坚定决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大竹在经济活力、经济规模、经济质量、人民生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决心,逐项对照中国西部百强县4大类、30项指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升位次,推动大竹抢先驶入新一轮区域协同发展“快车道”。锚定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恒心。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是未来5年的总目标。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战略实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持之以恒推动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未来五年,全县的总体目标是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力争到2025年进入前30位,跻身全国百强县培育行列。奋斗目标是实现“两翻番、三高于、四提升”。“两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冲刺800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20%以上;城市主体框架翻一番,构建60平方公里中等城市框架。“三高于”即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市1个百分点以上。“四提升”即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建成“双40”〔7〕宜居县城;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以上;新兴产业大幅提升,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以上;经济质量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35∶5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必须着眼“四个布局”,打造“一极两城一枢纽”。
县域总体布局——打造川东北渝东北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以率先融入“双城圈”、携手共建“示范区”为战略抓手,构建“一核两带三副四轴多点”县域总体布局。“一核”即以竹阳、白塔、东柳3个街道为核心的中心城区,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两带”即向南推进以庙坝为重要节点的“融入重庆产业带”;向北推进以石河为重要节点的“临空港高铁经济带”。“三副”即建设石河、庙坝、周家三大县域副中心。支持石河镇深度融入达州“南拓”,打造达州-大竹产业经济带“桥头堡”,建设现代新型小城市;支持庙坝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全域旅游强镇和融入重庆发展前沿阵地;支持周家镇提升发展能级,打造综合型场镇。“四轴”即依托包茂高速、南大梁高速、城宣渝高速、大垫高速,推动沿线乡镇加快发展,成链打造4条环核联动经济轴。“多点”即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市场导向、农民主体,抓点示范、创新机制”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集中、宜居宜业的中心小城镇。
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川东北渝东北现代产业新城。无缝对接东部沿海和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园区引领、首位支撑、集群辐射”的现代工业体系。“园区引领”即拓展经开区发展空间和承载功能,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覆盖面积突破20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争创国家级经开区。“首位支撑”即依托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众联智能终端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和大数据“首位产业”,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300亿元。“集群辐射”即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苎麻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协同推进能源建材、轻纺鞋服、农产品加工“三大重点产业”,力争到2025年,产值分别突破20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150亿元。
城市空间布局——打造川东北渝东北高品质宜居新城。全面对接达州“南拓”,坚定推进“城市北进”战略,加快构建“一环两轴五区”城市空间布局。“一环”即加快环城路建设,确保到2025年竣工,全面拉开城市主骨架。“两轴”即依托竹凤大道、北城干道,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十字型”发展轴。“五区”即启动行政中心北迁,科学规划高铁站点布局,加快人民医院北城院区、北湖公园、北湖酒店建设,打造北城新区;加快中心城区有机更新,提升煌歌、金利多高品质商圈和城市综合体功能,打造中心商业区;推进东柳工业区城市组团,打造东柳产城融合发展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加快巴国古城建设,打造南城文化休闲集聚区;规划建设东湖特色建筑群,打造东湖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交通规划布局——打造川东北渝东北综合交通枢纽。全面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成渝双核路网,加快构建“四铁四高速七干线”综合交通体系。“四铁”即开工建设西渝高铁,开展广安-大竹-梁平客货运铁路、达州-大竹-垫江-涪陵货运铁路、达州-大竹市域铁路方案研究,争取纳入省级铁路网规划。“四高速”即建设城宣渝、大垫高速公路,与包茂高速、南大梁高速构建“井字型”高速公路网。“七干线”即升级改造G318线、G210线大竹段;加快建设S404线(白塔-柏林、竹阳-妈妈、石子-垫江)、S202线(安吉-四合);改造提升S507线(庙坝-观音)、S508线(文星-天城);启动建设X032线(大竹-周家快速通道),推动形成毗邻县区一小时、县域内半小时通勤圈。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重执行、创一流”工作取向,保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锤炼务实重干的真担当,在执行上比精神、见高低、论英雄,在落实上讲速度、讲力度、讲进度,推动大竹在“双城圈”和“示范区”中强势突破、卓然崛起!
三、乘势而上、勇毅笃行,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
未来五年,我们必须拿出“立大志、干大事”的决心和气魄,聚焦“六个坚定不移”,扎实抓好产业培育、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各项工作,开局即冲刺、起步就快跑、全程不懈怠,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不移抓创新、促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首抓工业、重抓服务业、稳抓农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全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大竹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融入达州“一核四带多点”区域创新格局〔8〕,扎实抓好“六高任务”和“五大领域”〔9〕创新实践,打造工业科技创新示范带。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平台,前瞻布局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支持川环科技、天宝锦湖等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示范基地和自主研发机构,加大天府科技云的使用和科技攻关力度,确保到2025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1.5%以上。依托达州苎麻产业联盟,加快推进全国苎麻“一县一业”试点,打造全国苎麻面料和成衣基地。实施“百千万·达人计划”“竹乡英才计划”,创新柔性引才机制,每年引进优秀硕博人才和副高以上专业人才30人以上,打造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围绕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强县”目标,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强化承接配套,深入研究重庆产业政策,突出“智能+配套”“数字+产业”主攻方向,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汽摩配),承接关联产业和优质要素溢出,做好“配套文章”、发展“配角经济”,全面做大做强产业基础。强化集群延链,加快天宝锦湖二期、众联智能终端产业园、川环科技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和大数据、智能制造、苎麻新材料“1+2”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上下游,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强化平台支撑,加快完善经开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力争到2025年,新建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强化水电气等要素保障,不断提升经开区承载能力。依托省级大竹经开区、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开展“亩均论英雄”试点,探索“飞地园区”“一园多地”等利益共享模式。强化企业培育,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做大做强川环科技、川东电缆、维奇光电、东柳醪糟等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户,新培育本土上市企业2家以上。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全省服务业强县”目标,大力发展“5+6”现代服务业〔10〕,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做大做强商贸物流园、川东农贸示范园,升级煌歌、金利多、北城、东湖、东柳“五大商圈”,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促进消费回补和市场繁荣。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打造物流分拨、冷链仓储、城乡配送“三个中心”,建设“川东北渝东北商贸流通集散中心”。构建“一心两廊、双核三带、五区多点”全域旅游格局〔11〕,重点打造县城-五峰山竹文化风景廊道、杨通乡大庙寨革命根据地,推动渔人部落、云峰茶谷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推动欢喜坪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支持大竹农商行、渝农商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坚持“房住不炒”,把握土地供应节奏,通过购房券、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综合措施,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粮猪安天下、特色促增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整治违法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170万亩以上。狠抓生猪生产,确保年出栏生猪80万头以上。紧扣“5+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2〕,做大做强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5+N”特色农业名片〔13〕,打造百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创建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强化农业科技应用,培育壮大现代种业、农机装备、烘干冷链物流等支撑产业,打造沿明月山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带,积极争创国家级粮油作物制种大县。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做强醪糟、白茶等区域公共品牌。坚持“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
(二)坚定不移抓基础、强功能,全面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聚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坚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人居环境“五个统筹”,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推进多规衔接、多规合一。科学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网改造,健全完善消防、通讯、能源、防洪等设施体系。加强北城新区设计和规划管控,规划建设北城金融集聚区、高铁商务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施“城市拓展工程”,加快环城路、高铁站及连接城区道路、双马互通、竹凤大道北延伸段建设,完成绿竹大道、沙体路、北沙路北延伸段建设,构建“一环四横三纵”骨架路网体系〔14〕。实施“基础补短工程”,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备用水源、防洪排涝、应急避险等设施,补齐城市道路、广场绿地、农贸市场、停车场、雨污分流等基础短板,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完成引水入竹项目,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及东南门棚户区改造,规划建设“三馆一院一中心”〔15〕。开展城市视觉系统提升行动,全面融入“竹元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落实《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全面开展种绿植绿,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县城。实施“引水润城工程”,加快推进河库连通工程,连通土地滩水库、乌木滩水库、东湖和护城河,全面完成护城河清淤,让县城水系活起来、动起来、清起来,将护城河打造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以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加快华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争创国家级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健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安全保障、应急管理整体水平。深入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和“路口文明”劝导行动,加强城管协管、交通协管、清扫保洁、文明劝导“四支队伍”建设,让城市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更文明。
(三)坚定不移抓衔接、促振兴,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五个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16〕要求,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措施总体稳定。持续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落实和完善兜底性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优化驻村联系帮扶和选派村第一书记制度,确保驻村帮扶机构不撤、队伍不散、人员不减。持续做好壮大扶贫产业、稳岗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扶贫项目资产监管等重点工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紧扣“发展、服务、治理”三个关键,突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盘活乡镇和村集体公共资产,优化乡镇编制资源配置,探索构建“权责一致、财事匹配”的机制,赋予乡镇在产业发展、项目招商、区域合作等方面更多主动权。围绕农村“一老一小”,着力增强教育医疗服务能力和养老育儿服务能力,逐步解决农村“养老难、托幼难”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研究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落实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创建一批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扎实抓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17〕村庄清洁行动,建设一批美丽宜居新村。开展文明村镇评选,推动农村地区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和谐乡风。选好用好乡村振兴带头人,推行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五个一”机制,引导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健全农村“六网”配套设施〔18〕,加快推进村镇全域供水建设,推动要素资源向农村聚集,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四)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全面释放县域发展动能。坚持对上争取、对下放活、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找准改革开放的主攻点和突破口,加快把大竹建成川东北渝东北最具活力、最富商机的发展前沿和开放高地。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推进创造型、引领型、集成型改革,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深化经济、国有企业和科学技术、农业农村、生态文明、民主法治、文化教育卫生、社会、党的建设和纪律检查九大专项领域改革。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聚焦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着力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完善地方税征管体系。完成县属国有平台公司整合,构建“1+2+3+N”平台体系〔19〕。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积极参与达州打造四川东向开放门户示范区建设,争取纳入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强与成华区、渝北区、高竹新区、鱼复工业园区战略合作,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飞地园区”。抓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补互促、环境联防联治、服务共建共享,打造践行“两山论”的样板地。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用好用活“8+5+6”招商机制〔20〕,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达州行、西博会、西洽会、广交会、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聚焦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区域招商、以商招商,力争5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700亿元,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实现“零突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做“减法”,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巩固“一枚印章管审批”成果,推行“极简极速”审批,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优化服务做“加法”,坚持对外招商和扶持本土企业并重,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企业家直通车”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政策扶持做“乘法”,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惠企政策,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性奖补等红利直达企业。
(五)坚定不移抓治理、重保护,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生态屏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大竹,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持续深化环境治理。加强大气联防联控联治,大力整治大气污染突出问题,重点管控工业污染、秸秆焚烧和扬尘污染,力争到2025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92%以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强化东柳河、铜钵河、黄滩河、东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规范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抓好国省控断面水环境监测治理,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以上。加大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和保护力度,确保水质达标率达100%。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加大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力度,有效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落实国省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增强森林、河库、湿地等重点生态系统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控,开展山体生态修复行动,提升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生态绿带功能,切实筑牢生态屏障。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三线一单”〔21〕,严格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管控边界,建立权责清晰的生态红线保护机制。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控“三高两低”项目〔22〕,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健全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产业。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推动“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六)坚定不移抓民生、保稳定,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更加有力地改善民生、增进民富、保障民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促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竹乡人民。
全面保障改善民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持续抓好县城社区民生实事办理、“9+8”民生工程,确保民生支出比例保持在70%以上。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广泛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统筹实施“五险”〔23〕保障规划,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关怀服务,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机制,建好乡镇片区养老中心,构建覆盖城区和13个片区的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疏导,积极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24〕,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布局,打造“川东北渝东北区域教育强县”。新建城区公办幼儿园6所、小学2所、中学2所,加快二中、四小、特校迁建,规划建设北城高中。支持县职中“双优”创建,推动大竹中学创建“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持续办好继续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深入推进“健康大竹”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提升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持续抓好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切实做好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群体免疫屏障。加快县中医院治未病大楼、县妇计中心二期建设。优化乡镇医疗资源配置。规划建设中医药生态康养基地,发展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开展文化惠民行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高标准抓好文化保护,高质量推进文艺创作,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竹乡文化品牌,争创中国曲艺之乡。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加强城乡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争创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
纵深推进社会治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化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反暴恐、反邪教斗争,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展亲民化改造、绿色社区创建等城市更新行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大治理”格局。深化平安大竹、法治大竹、善治大竹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打造一批“八无”平安村(社区)〔25〕,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外流贩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法律七进”〔26〕,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促进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煤矿、食品药品、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抢险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预防、应急物资保障、救援队伍建设“三大体系”,提高灾害预防处置能力。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县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职责。支持县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定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全面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人防建设。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新阶人士、外事、侨务等各领域统战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机构编制、精神文明、民族、宗教、保密机要、党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四、凝神聚力、固本强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27〕,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二)筑牢信仰坚定的思想根基。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四项制度”和“三个办法”〔28〕,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四个责任”“四个纳入”“四个一同”〔29〕要求,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标准化建设。持续支持和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抓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三)打造激情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对标市委“六个模范班子”和“五个优秀干部”〔30〕要求,鲜明“讲政治、讲格局、讲作为,有激情、有能力、有担当”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使用忠诚干净担当的“猛将”“闯将”“干将”。实施干部培育“五大工程”〔31〕,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大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力度。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巩固党校分类改革成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健全关爱激励、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制度,建立奖勤罚懒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干头、有想头、有奔头。
(四)持续推动基层党建提质聚力。健全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全面增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为统揽,加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动城乡结合部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城市居民小区等重点领域治理。健全村(社区)干部全链条选育用管机制,加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先从优秀农民工、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产业带头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落实党内救助、慰问、功勋荣誉表彰等措施,引导广大党员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五)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自觉尊崇党章党规党纪,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干部人事、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各级党委(党组)集体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制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加强对党的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构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全覆盖的监督体系,保障党的制度的贯彻执行。
(六)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严的主基调,健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作风建设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弹回潮。发挥廉政调研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坚持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32〕,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持续推进政治巡察,实现届期内政治巡察全覆盖。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监督相统一,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协调衔接,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三重一大”监督力度。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系统治理,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日大竹,蓄势勃发。今后五年,必将是大竹拾级而上、振翅腾飞的五年。激情点燃岁月、实干成就梦想。我们要勇立潮头、勇攀高峰、勇争一流,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向着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阔步前行!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竹崛起,未来已来。今后五年,必将是大竹根深叶茂、花红果硕的五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要人人出力、人人尽力、人人给力,秣马厉兵、擂鼓出征,向着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奋勇前进!
各位代表,同志们:
信心在,勇气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非凡的气魄、更加昂扬的斗志,激情担当干事业、奋勇争先创一流,为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的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2021-09-24 10:29:59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