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有家有责更有为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让流动党员有家有责更有为
发布时间:2024-12-11 作者:程博
(作者系新疆特克斯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雁行千里不掉队,风筝高飞一线牵。要当好流动“服务员”,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实绩,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发挥作用,帮助其发展出圈、事业出色、人生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党员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服务保障、创新教育方式等方面出发,推动流动党员有家有责更有为。
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失”。雁行千里不掉队,风筝高飞一线牵。想让流动党员不掉队,要创新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方式,做到因地制宜、紧贴需求,灵活选用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等多种方式,在重点领域、重要行业、关键企业流动党员队伍中单独或联合组建一批党组织,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增强归属感。要强化动态跟踪管理,构建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建立逐级包保联系机制,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网格核查等方式进行定期排查,做到流动党员联系方式清、流出时间地点清、家庭情况清、从业状况清。
优化服务保障,推动流动党员“异地有家”。党内关怀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党员流动到哪里,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当好流动“服务员”,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县乡村党员之家、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流动党员服务窗口”等,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要深化“服务链”,依托流动党员包联机制,做到流动党员“政治生日”必联、逢年过节必联、家庭遇到困难和重大变故到访等,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提供帮助支持,让党员安心暖心。
搭建学习平台,实现流动党员学有成效。流动党员人在流动,但思想不能掉线。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流入地、流出地协同共管作用,抓实学习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流动党员年龄结构、接受能力等不同情况,分类提供“学习套餐”,确保每名党员愿意学。要灵活学习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综合运用微信群推送、网上平台在线学习等方式,实现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要采取“集中补课”形式,抓住流动党员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集中返乡的时机,扎实开展流动党员座谈会、专题培训会等,让流动党员在学习、交流、实地观摩中,砥砺初心、坚定信仰。
双向发展共谋,推动流动党员有责有为。流动党员是流动的人才资源,要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实绩,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发挥作用。要根据流动党员不同的行业、类型、岗位等特点,综合采取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等方式,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在本行业本岗位上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加强流动党员在当地的归属感。基层党组织要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节点,召开流动党员专题座谈会,引导他们在招商引资、技术引进等方面建言献策、返乡投资兴业,并将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流动党员纳入村后备力量培养,蓄好“源头活水”。要做好精神激励,对在社会公益、家乡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流动党员及时进行表彰,推荐他们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后备人选,帮助其发展出圈、事业出色、人生出彩。
(作者系新疆特克斯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4-12-11 14:46:37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