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来源:学习时报
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委组织部供稿 字数:184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持续打好增智赋能、知事识人、选优育强、严管厚爱“组合拳”,着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着眼“增智赋能”,提振干部成长“加速度”。能力是干事的基础。平阴县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先导性、战略性工程,全面提升干部能力本领。一是强化思想淬炼阵地。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在教育培训中的首课、主课地位,构建“总论+分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红色教育、“三同”教育等64个县级教学点和廉政教育中心等4个市级教学点,改造提升县委旧址、县抗日民主政府诞生地等革命旧址,筑牢教育培训主阵地。二是健全干部培训制度。持续深化培训管理、办班审批等制度,实行“两员一主任”管理体系,纪委选派学纪监督员、组织部选派政治辅导员、党校选派班主任跟班服务,实现全流程制度化管理。建立“线上+线下”培训模式,线下开展每季一本书、党校轮训、产业讲堂等活动,扎实推进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是强化履职实践能力。坚持按需施教,区分职务层次、岗位归口、干部结构“三大维度”,结合工业强县、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分级分类分岗开展专题培训、在职培训等,推动各级干部补足能力短板,成为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的行家里手。
突出“知事识人”,把牢选贤任能“风向标”。推动事业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平阴县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效能的鲜明导向,聚焦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推进知事识人,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一是“序事辨材”察实情。制定《干部日常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聚焦项目建设、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采取现场察事、单位叙事、自我述事、面谈问事、研判据事、画像见事“六事工作法”,将572名优秀干部按照成熟可用、墩苗培养、远期关注3个层级进行分类,动态管理、优进绌退。二是“广开门路”荐贤能。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方式,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落实培养责任、规范干部推荐办法》,源头上把好推荐干部质量关和责任关。每半年组织干部填写“自画像”表,作为了解干部的重要参考。三是“大胆使用”明导向。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调研结果运用,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和届中调整,分领域、分专题对镇街、县直部门、开发区、国有企业班子进行专项优化。2022年以来,297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聚焦“选优育强”,充盈队伍建设“蓄水池”。发现、培育、储备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平阴县始终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实施年轻干部“青蓝永济”工程,让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出来。一是拓宽视野“储苗”。着眼各领域、各层级培养储备干部,根据各单位用人实际,精准设置岗位专业。统筹选调生、公务员和事业人员使用,积极通过人才回调、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形式聚才,拓宽各类优秀干部引育渠道。二是一线历练“墩苗”。聚焦“最强”科长队伍建设,推动县直部门、镇街选拔交流优秀科长470余名。实施“产业练兵、发展赋能”计划,组织170余名干部到重点企业、产业专班等一线接受历练,选派23名干部到先进区县、市直部门跟班学习,帮助年轻干部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三是择优入库“选苗”。加大跨部门、跨系统干部比选交流力度,对全县重点科室采取差额比选、实战评选等形式择优选拔配备。建立“一线调研”发现机制,结合干部考察、年度考核、跟踪培养等,构建“后备干部储备库”“专业化干部储备库”。
强化“严管厚爱”,激发担当作为“动力源”。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平阴县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监督管理,激励干部愿为、敢为、善为、有为。一是在制度约束上发力。出台《正职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管理办法》,推进交接程序化、制度化。出台关心关爱干部若干措施,全面掌握干部工作、生活状态,着力解决“重用不重管”问题。二是在能上能下上发力。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精准考察干部基础上,动真碰硬、双向激励,推进能上能下常态化。做好被处分干部跟踪帮扶、考察评估和重新使用工作。三是在正向激励上发力。建立正向激励体系,完善容错纠错、诬告查处、澄清证明等机制。用好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和事业职员等级晋升手段,强化评先树优激励,2022年以来,累计晋升职级干部289名,14名干部获评市级及以上“担当作为好干部(好书记)”,营造了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良好生态。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委组织部供稿)
2025-01-06 16:19:3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