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党建研究》2025年第3期

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包希安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破立并举的过程,既要健全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制度机制,也要奔着现实问题去、盯着突出问题改。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对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进行革新,向积弊已久的顽瘴痼疾“开刀”,以更大的勇气、更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整治干部乱作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容易患“政绩冲动症”,乱作为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违背政策法规或决策程序,滥用职权、盲目决策,甚至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问题,给党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我们要坚持对症下药,多措并举、标本兼治。

一是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一些干部之所以乱作为,从根子上讲是政绩观出了问题。要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在党校主体班次、重点班次中专门设置政绩观教育课程,加大正反面典型案例教学力度,引导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思想深处防范“政绩冲动症”。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政绩观监督机制,事前加强审核把关,事中加强督导监测,事后加强总体评估,全流程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

二是改进完善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进一步优化指标设置,列出负面清单,把干部干了什么、干了多少、干得怎么样等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既看产出又看成本,既看现在又看将来,重点看是不是干出了社会广泛认可、人民群众得实惠、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实绩,引导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得民心的实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脚踏实地谋发展。

三是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期有关规定,任期内保持稳定,防止频繁调整滋长浮躁情绪、诱发短期行为。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防止搞“击鼓传花”、“新官不理旧账”。

四是发挥管理监督的刚性约束作用。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制度,完善单位内控机制,细化岗位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对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督促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健全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防止个人说了算及搞“一言堂”、“家长制”等问题,进一步防范乱作为风险。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对乱作为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重大反面典型及时通报,让广大干部引以为戒。

二、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问题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想不想干、愿不愿为,是对干部宗旨意识、作风精神等的重要检验。总的来看,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有的逃避责任、懒政怠政,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或在改革发展中推诿拖延,导致政策落实不力。对此决不能放任自流,要下猛药、用良方,推动干部勇当奋斗者。

一是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积极倡导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探索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揭榜挂帅”制,谁有本事谁来,谁有能力谁干,让勇于改革的“闯将”、善于改革的“干将”脱颖而出。同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大下的力度,进一步明确下的情形、优化下的程序、拓宽下的渠道、压实下的责任,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等消极现象,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中层干部交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中层干部处于“兵头将尾”特殊位置,是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目前来看,中层干部还存在流动偏少、偏慢、偏窄的问题,有的“一个单位定终身、一个岗位干到底”,以致思想固化、工作守成、活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实施“赢在中层”行动,常态化开展内部轮岗交流,统筹组织开展横向交流、上下交流、竞争性交流,让中层干部有序流动起来,防止多年不动而锐气不再、干劲减退。

三是以选树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担当作为氛围。常态化选树“敢为先锋”、“担当作为好书记(好干部)”、“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让担当者的身份亮起来,把担当的风气浓起来,持续激发干部争先锐气和攻坚意志,形成见贤思齐、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三、着力解决干部不敢为问题

当干部,就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仍然存在不敢担当、不敢作为的思想顾虑,有的因惧怕担责或风险而畏首畏尾,面对复杂矛盾时犹豫不决、回避问题。对此,要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干部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以组织担当促干部敢为。

一是针对干部担心动辄被追责问责的问题,推动精准规范问责。目前来看,在部分地区基层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问责泛化、简单化的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把问责作为推卸自己责任的“挡箭牌”,出了问题让下级“背锅”;有的问责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搞“问责不过夜”、“一刀切”式问责,片面认为问责人数越多越好。问责的目的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不是处理多少人。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划分,丰富完善问责情形,健全和完善问责程序,实施精准规范问责,让被问责的干部心服口服。

二是针对干部担心被问责后影响使用问题,做好被问责干部影响期满重新使用工作。坚持不搞“一棍子打死”,建立完善被问责干部影响期满后考核评价办法,科学评判其在问责影响期内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对整改彻底、表现突出的干部,影响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安排使用,更好地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事。

三是针对干部担心因工作得罪人被举报诬告的问题,深化失实举报澄清正名工作。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双查”办法,严肃处理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对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

四、着力解决干部不善为问题

干部干事创业,既要有担当之心,又要有担当之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越繁重、问题越难解、矛盾越多样,就越需要广大干部练就“铁肩膀”、挺起“硬脊梁”。从现状来看,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还存在一些短板,有的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无法适应现代化治理要求。对此,要推出硬招实招,有针对性地抓好干部教育培养锻炼。

一是健全基本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推动党员干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效。

二是有的放矢强化专业训练。紧扣人民所盼、发展所需、职责所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实施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升级打造“潍坊干部大讲堂”。分层级分领域开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财政金融、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应急管理与舆情处置、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促进干部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全面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

三是持之以恒加强实践锻炼。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把火热实践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最好课堂,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主战场、重大斗争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去磨炼,让干部在接“最烫山芋”、担“最重担子”、啃“最硬骨头”过程中提高为的能力、干的本领。健全落实新招录(招聘)年轻干部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办法,推动年轻干部了解基层实际、感知群众冷暖、增长个人才干。探索建立重点任务突破清单,每名“80后”市管干部利用2年时间,牵头招引1个项目、争取落地1项政策、挂包整治1个软弱涣散村、组织化解2至3件信访积案,在扛硬活中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努力成为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的行家里手。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3 04月

2025-04-03 11:04:23

浏览14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深化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改革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