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方法推动作风建设
坚持科学方法推动作风建设
孙海洋 字数: 1388
《 学习时报 》( 2025年05月16日 第 01 版 )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小与大、上与下、表与里、破与立等辩证思维,既深化了我们对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为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科学方法。
以小见大筑牢作风建设堤坝。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轨迹,往往是从一餐饭、一张卡、一条烟这样的小事开始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小节到大错的过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可能引发大问题。小事不慎、小节不拘,一旦成风,危害巨大。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以上率下推动成风化俗。“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群众看领导,党员看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的示范。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秘诀就在于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作风建设要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坚持领导带头做、带头抓,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作风建设格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形成以上率下抓作风的强大合力。
由表及里找准作风“病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治标就是要解决作风问题在面上的表现,治本就是要查找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跳出作风建设“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不仅要把握作风问题的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新特点,对突出问题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更要由表及里地分析作风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只有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才能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立破并举提升作风治理成效。作风建设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破”指的是纠“四风”,“立”指的是树新风。破字当头扫除歪风邪气滋生土壤,立字为要构建常态长效制度体系。破是为了立,立是为了更好地破,只有把该破的顽瘴痼疾及时彻底铲除掉,该立的时代新风积极主动树起来,才能在破立并举中实现作风建设取得实效。面对党内作风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要敢于直面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聚焦“四风”这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的放矢、大力惩治,有效防止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只有把握重点,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突出解决好立什么、破什么的问题,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才能让歪风邪气失去土壤,才能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转。
得其法则事半功倍。运用好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增强作风建设的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2025-05-16 17:08:39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