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是材料堆出来的
来源:湖南检察2025年8月2日发布
“笔杆子〞是材料堆出来的
(湖南检察2025年8月2日发布)
原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办公厅(室)工作,为新时代办公系统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检察机关办公室作为院党组的“前哨”和“后院”,关系检察事业发展全局。办公室工作尤其是文稿信息工作,既是展现能力水平的“窗口”,更是锤炼综合能力的“熔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核心素养与使命担当。7月28日,湖南省检察机关2025年办公室(新闻办公室)工作培训班以“开班即开赛”的务实姿态拉开帷幕,33位“笔杆子”在公文写作和新闻宣传技能测试中凭借扎实功底脱颖而出。结业仪式上,获奖代表现场讲述从深夜伏案打磨稿件时的字斟句酌,到深入一线挖掘素材时的步履不停;从面对空白页面的构思焦虑,到稿件成型后的释然欣慰……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笔杆子”的精神世界,探寻他们以文辅政的价值追求。
吐鲁番市人民检察院热米拉·巴拉提
感谢湖南检察的“毛医生”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吐鲁番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的热米拉·巴拉提,这是我第一次到湖南参加办公室(新闻办公室)工作培训班,非常感谢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为我们吐鲁番检察干警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此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满载而归的学习之旅。在湘期间,每一堂深入浅出的授课、每一次真诚细致的分享,都让我对检察新闻宣传和信息写作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湖南检察同仁们的专业与热忱。
这份感受,更因湖南与吐鲁番之间深厚的情谊而愈发浓烈。多年来,湖南对吐鲁番的无私援助从未间断,这份跨越千里的深情,早已融入吐鲁番发展的血脉之中。曾经,吐鲁番的医疗水平有限,但湖南援疆医生的到来,让这一情况有了极大改善。“毛医生”这个亲切的称呼在我们那儿家喻户晓,代表毛主席家乡派来的医生。
身为吐鲁番检察系统的一员,我深切体会到,检察领域的“毛医生”们正以专业担当为吐鲁番检察工作精准“把脉问诊”,为事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长期以来,湖南省检察机关举全省检察机关之力,倾力帮助吐鲁番检察事业发展,在检察业务、干部人才、新闻宣传、教育培训、检察文化、信息科技、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援疆工作的开展架起了两地间的友谊桥梁,为推进吐鲁番检察事业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湖南省检察机关和援派检察干警的无私付出。
这份帮助,我们铭记于心;这份温暖,将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未来,我们会把在湖南学到的知识、汲取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让吐鲁番检察的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不辜负这份跨越山海的支援与期盼。
浏阳市人民检察院李剑雄
注重方法,练就“三心”
今天,站在这里感到既幸运又惶恐。幸运的是能够在群英荟萃的竞赛中,收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惶恐的是我在比赛中,发现自身知识储备还不够。
自2022年进入检察院以来,我一直在文字的苦海中挣扎,经历了新闻稿、信息材料、工作报告、领导讲话材料等撰写,也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既来之则安之”的欢心乐于写作。人人都说写材料苦,不仅有加班加点的劳苦,也有还有绞尽脑汁的心苦,更有脖子颈椎的痛苦。初入办公室,我时常因为码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报表、改不完的案例、想不出的标题而感到苦恼。这几年,我通过实践与反思,养成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那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具体而言,就是享受创作过程中灵感乍现的惊奇、上级采用的欢心、领导满意的笑容,从而养成“纵使材料虐我千百遍,我仍待材料如初恋”的乐观心态。
二、以“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恒心勤于写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作的底气源于知识储备的厚度,只有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最高检最新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和检察业务学习,以学无止境的姿态,将“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内化于心,才能做到成竹在胸。特别是公文文稿,表面上是文字组成,本质上却是对检察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检察工作实际的反映,是领导改进、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需认真研究上级检察机关文件精神和检察工作实际后,再将其转化为文字,形成一篇求实、写实的文稿,真正做到“以文辅政”。
三、以“团结一致”的齐心善于写作。“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个几遍你就会发现越改越好”,这是我师父常说的一句话。文章修改的过程更离不开领导、同事们的指点,这个过程不仅是文字的雕琢,更是思维的升级。尤其是在写汇报材料、经验材料时,多与领导、业务部门的同志交流,充分挖掘案件特色亮点,好的经验做法,用法言法语写出站位高、逻辑清、结构严、内容精的文章,待成稿后再邀请同事阅读,确保文章不出纰漏。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站在新的起点,我将把本次培训中沉淀的实践经验与思辨成果转化为工作动能,持续提升“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办”的综合素质,笔耕不辍,为“讲好湖南检察办案故事、传递更多湖南检察好声音”继续贡献更多文字力量。
洞口县人民检察院陈炳光
文字路上的“三盏灯”
此次培训我收获了三盏明灯:
一盏是专业的灯——检察信息材料撰写。袁老师从谋篇布局到词意的精准表达,从如何拆解文稿骨架到文章的立意构思,使我对检察公文的严谨性、规范性有了更深理解与把握。栾老师则用一篇篇信息文稿,教会我如何立足检察工作实际,选取写作角度、挖掘地域特色,在字里行间准确、有力地传递检察声音。
一盏是文脉的灯——湖湘文化滋养。那“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的文化根脉,是本次培训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岳麓书院的文脉传承到湖湘英烈的牺牲故事,我深刻体会到检察文字工作承载的厚重使命。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份守护公平正义的事业。这份文化自信与滋养,让我在开展文字工作时更有情怀和定力,也赋予了我从容面对困难的底气。
一盏是智慧的灯——AI运用与摄影技巧。人工智能为检察工作打开了一扇窗,智能生成让宣传视频制作高效便捷,自动设计让普法海报多样美观,精准校对让文稿审核效率倍增。摄影课则教会我如何用影像精准记录重要会议场景、关键证据细节等,使之成为文字材料的有效补充和有力支撑。
这段旅程,使我的“工具箱”前所未有地丰盈。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回到岗位,在勤奋中提升能力,在写作中锤炼笔力。
前方路远,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所学所思熔铸于笔端,努力用每一次键盘的敲击,回应那最庄严的承诺——让公平正义在字里行间铿锵回响!
郴州市人民检察院周亚莉
干出历久弥新的快乐
九年宣传路,五味杂陈有点甜。
新闻宣传的苦,是刻在骨子里的“时刻在线”“新闻不过夜”。多少个深夜,对着屏幕字斟句酌,只为赶出最新报道;多少次顶风冒雨奔赴现场,只为捕捉最真实的检察瞬间;更有过精心策划的栏目阅读寥寥、深度报道未能引发关注的失落……这些“苦”,是每个宣传人都嚼过的滋味。
但新闻宣传的乐,恰恰藏在这份“苦”里——它是所有办公室工作中,唯一能让人尝到“历久弥新”的滋味。每次写作的要求不同,每个采访对象的故事独一无二,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产品轮番登场,“写拍剪”的创作链条里,永远有新挑战。新闻宣传,从不是重复劳动,堪称历久弥新的例外。
这九年,我见证了新闻宣传“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作为检察宣传人,我始终相信:当我们用心记录每一个“检察瞬间”,用情讲述每一个“检察故事”,就是在为检察事业攒聚力量。
站在新起点,我郑重承诺:我将继续深耕检察宣传这片沃土,持续用我们的笔触、镜头和创意,让湘检声音更加响亮!
耒阳市人民检察院欧阳怡郡
心里满了,脚下稳了
三年前,我踏进检察院的大门,参加检察工作的时间不长,所以接过荣誉证书时,我的手心微微发烫。我想,这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为期一周的培训画上了句号,短短几天的培训,内容却丰富得超乎想象,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对这场“充电之旅”的几点感悟。
起跑即冲刺,一场竞赛点燃学习之火。培训第一天就进行技能竞赛,瞬间把我拉入了紧张的状态。两小时里,我有“信手拈来”的自信时刻,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时刻,还有“恨不得把这段话划掉重写”的抓狂时刻。通过这场竞赛,我找到了自己的能力短板,在之后的学习中,也能够更好地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带着目标学。这“第一把火”,烧得旺,烧得及时,让我更有“学”的冲劲。
这是一次没有“边界感”,但有“分寸感”的培训。报到当天,领到《学员手册》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看课程表,当我看到“健康与养生”这堂课时,我心想,这是认真的吗?之后,我微微发酸的肩颈、隐隐作痛的腱鞘告诉我,这是认真的。我们常年伏案、与鼠标键盘为伴,颈椎病、键盘手似乎已成为我们的标配,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节课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必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走进了湖南日报社,看到了科技感满满的采编中心,学到了AI赋能新闻生产的方式方法。
“电量”满格,蓄好能,再出发。经过培训,我像是被充满了电,收获满满,信心倍增,不仅巩固了“老底子”、学到了新知识,原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也在分组研讨交流时找到了清晰的解决路径。带着这份“满格电量”,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我们正值青年,在一个热爱自由的年纪,却选择一头扎进这看起来很苦、实际上也不简单的文字工作中,我时常会听到别人问我:“你在办公室工作,一定很累吧?”对,很累,但是没关系,因为我们的笔下拥有文字的力量,我们脚下的路一定会开满鲜花。
2025-08-03 09:21:05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