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乡村振兴的云南路径 ——在第六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乡村振兴的云南路径

——在第六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云南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思泽,202591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今天在首都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与大家分享云南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云南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阵地,集边疆、民族、山区、美丽四位一体,近年来始终以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为主线,因地制宜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会泽白雾村三个组织起来、保山新寨咖啡产业转型升级、昭通青年欧贤芹创业兴乡3个实践案例,以干部带头、产业升级和青年人才返乡创业3个不同视角,与大家交流云南的经验做法。

第一个案例:曲靖市会泽县白雾村三个组织起来,分层分类促农增收

白雾村通过党建+”聚力引领产业发展,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土地、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组织起来,从贫困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到人均年收入突破1.6万元,从产业单一看天吃饭到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农旅融合多元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振兴路。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让农村发展有龙头、有依靠。白雾村通过打造有一个好书记、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好队伍、有一个好思路、有一个好规划的五有五好党建品牌,建强基层党组织,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党员+农户+土地模式,聚合资源要素,成立蔬菜种植、稻虾种养两个党支部,吸纳1220户群众参与蔬菜种植1900亩、稻虾种养2300亩,推动产业组织化发展。

二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让产业发展有合力、有效益。白雾村通过开好群众会、院坝会、火塘会等议事会议,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到全村产业发展中来,把分散生产的农户凝聚成抱团发展的主体,变个体生产力为组织化生产,走出了一条全村一盘棋协商推进产业发展的路子。充分挖掘铜运文化、马帮文化、农耕文化,开发古村旅游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村里有客栈6家、农家乐9家、特色小吃23家,188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户均增收1.45万元。

三是把资源要素组织起来,让乡村振兴有潜能、有后劲。白雾村通过把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组织起来、整合起来、联动起来,持续聚集发展新动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盘活山资源,建设光伏项目;盘活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盘活土地资源,发展蔬菜种植;盘清人力资源,发展劳务产业;盘活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的方式,把一家一户小、散、弱的土地、资金、劳动力以及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组织起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规模、对接市场、打造品牌。比如在就业方面,通过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社,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15432238名劳动力,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措施向外输,实现人均务工收入3万元以上;对没有外出务工意愿的310415人,通过点对点培训向内消,全部吸纳进产业基地就近务工,实现人均务工收入1.8万元。

近年来,云南坚持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连续实施两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坚持三个一律,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三个全覆盖,盘活闲置资产招小商,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带动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探索形成了孟连县牛油果“334”、蒙自市蓝莓“622”等联农带农模式。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其中脱贫县增长6.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个案例: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以咖啡产业为主导,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新寨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积极探索党总支+联合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元协同模式,推动咖啡产业从传统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精品化、融合化转型,走出了一条以咖啡为主导的乡村振兴道路,2024年,全村咖啡总产量达到了4000多吨、产值接近2亿元,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一是党组织引领,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创新组织架构,村党总支牵头组建咖啡企业联合党支部,形成党总支统筹、联合党支部管理、企业协同三级联动机制,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合作社纽带作用,成立新型、好伙伴等7个专业合作社,带动90%以上农户入社,将分散种植转变为规模化经营。党员示范带动,村干部及8名党员带头建设160亩示范田,推广600亩标准化种植园,引领农户转变粗放生产观念。

二是推动产业升级,从粗加工精品化转型。技术赋能提质,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滴灌式培训,推动鲜果分级采收和统一烘焙,优质咖啡生豆价格从15/公斤提升至60/公斤,年增收600余万元。延伸产业链,开发烘焙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10余种产品,构建全链条体系,实现线上交易额1000余万元/年。品牌化运营,依托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标志,举办咖啡旅游文化节、国际冲煮大赛等活动,打造中国咖啡第一村”IP,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三是利益联结与多元增收,农户与集体共赢。订单式合作,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实行优质优价分级定价,保障农户稳定收益,户均增收1.5万元。创新认养模式,借助上海闵行区对口帮扶资源,推出咖啡树有偿认养服务,累计认养2000余棵,实现收入112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43万元。促三产融合,建设咖啡庄园、体验馆等文旅设施,开发咖啡主题乐跑、鲜果采摘等业态,推动农旅融合,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43万元。

近年来,云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足多样性资源独特的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重要指示,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成效,14个重点产业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5%,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7万亿元,茶叶、鲜切花、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天然橡胶等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居全国首位,其中全省咖啡种植面积达126.7万亩、产量15万吨,均占全国的98%以上。农产品出口额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咖啡、鲜切花、烟草出口居全国首位,滇系”“云牌特色农产品远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量40%来自云南。

第三个案例:昭通青年创业兴乡人才筇竹姑娘欧贤芹,把烧火棍变成金扁担

2006年,欧贤芹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医药公司打工,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销售经理。2015年,欧贤芹辞去工作回到昭通市开美甲店,发展至最多时有5家分店。2017年,欧贤芹外出旅游看到景区的一家竹工艺店时,一件件精致的竹工艺品让欧贤芹又惊又喜,惊的是产品价格的高昂,喜的是想到老家昭通大关竹材料充足,竹工艺品的影子深深地烙在欧贤芹的脑海,并产生了越来越清晰的创业构想。

2018年初,她在昭通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流转了4800亩筇竹林并成立旭红合作社,2019年,欧贤芹在旭红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支部+农户发展模式,将筇竹加工为美观实用的工艺品进行销售,不断增加筇竹的附加值,实现了昭通筇竹竹材加工开发零的突破,公司订单覆盖上海、浙江、贵州、广东、四川等省市。

2024年,公司产值达到1670万元,流转竹林覆盖农户287户,工厂固定员工从建厂初期的5名,发展到现在的109名,当地的留守妇女、残疾人及留守老人就近就业,平均月薪达到五六千元。当地筇竹材价格从原来一两角一根飙升到2-8元一根。欧贤芹返乡创业通过以竹代木,变废为宝,把原来的烧火棍变成了可塑之,有效助推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竹农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起实施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两年来已激励引导18.7万名大学生、外出青年、本土青年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形成了昭通筇竹姑娘欧贤芹、曲靖市老村长赵朝鹏等一批青年创业兴乡典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云南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殷殷嘱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最后,预祝第六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同时也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到云南旅游旅居,体验一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谢谢大家。(来源: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06 10月

2025-10-06 17:55:22

浏览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自治州年轻干部暨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 聚力为吴忠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来吴挂职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