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申论范文天天学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讲话稿范文 领导讲话稿

目录

面试热点 1

共同呵护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 1

议论文范文 2

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4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6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7

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8

时时处处事事讲“认真” 9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10

策论文范文 12

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12

议论文范文 14

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科学指引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17

 

面试热点

共同呵护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

北京东城区利用北斗卫星定位、蓝牙嗅探等技术推广共享单车“入栏结算”等精细管理方式;天津在符合条件的区域试点共享单车“定点取还”模式;浙江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交警部门,共同推出了“码牌合一”电动自行车牌照……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对交通秩序的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完善,满足着人们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这其中,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共享单车较好地契合了人们短途出行、接驳公共交通、休闲健身等方面需求,受到人们欢迎。此外,共享单车在推动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等方面也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外卖员和快递员等就业群体规模的扩大,速度较快、使用方便的电动自行车也备受青睐。据统计,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

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的增长、全社会使用频次的增加,也给运营管理和秩序维护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共享单车违规停放,占用人行道、盲道、机动车道,既影响通行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无序投放、随意堆积等,既挤占了公共空间,也影响市容市貌。又比如,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不按指定标识行驶等行为,也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章立制才能行稳致远。对于共享单车,早在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发展予以规范。当前,已有超70个城市发布了共享单车管理实施细则。而对于电动自行车,各地也不断完善管理规定,对其有序发展立起刚性规矩。相信,日益细化的规则,将形成有效约束,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也更安全。

制度的约束力在于执行,治理的效率考验智慧。从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到增设停车点位、划定“电子围栏”,再到运用“城市大脑”加强对交通的协调、调度,近年来,许多城市在持续加大对相关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的同时,也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管理精度,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细微之处最见功夫。城市越发展,越需要讲精细、讲科学、讲智慧。从群众的感受出发,以群众的体验为标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方能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共享便利,也要共守文明。营造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交通参与者的支持和配合。坚持文明用车、安全出行、有序停放,这不仅是对自身的安全负责,也是文明素养的体现。当然,文明出行习惯的养成,既靠自觉、靠引导,也靠刚性约束。城市管理部门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相关企业在落实各项管理要求的同时不断创新技术,交通参与者进一步培育规则意识、涵养文明习惯,就一定能共同呵护好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

娟;《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5 版)

 

 

议论文范文

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对于全党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决议》还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1 版)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我的使命就是成为一名国际交流大使,把我在这里看到的告诉其他人”“我的梦想就是回国当一名公务员,把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理念介绍给更多人,并运用到建设我自己国家的具体实践中”……从革命老区到繁华都市,从西部山村到东部渔港,一批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游历四方,感受到中华大地的历史巨变与蓬勃生机。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以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中国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论用世界的尺度来衡量,还是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都足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上写下光辉一笔。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和价值追求。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中国7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向世界再次证明:发展则民富,民富则邦兴。当年吃不饱肚子,如今“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陕北梁家河的变迁见证了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当年海边渔村,如今崛起为现代化都市,深圳用40多年书写了特区发展的奇迹……因为“中国之治”迸发的强大力量、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厚实基础,当代中国创造了无数传奇,令世界瞩目。

近年来,“中国之治”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门。究其原因,在于背后的“中国之制”成功应对无数风险挑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独立自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刻写下一个又一个“现代化关键词”,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的转变。在全球仍面临严重发展困境的当下,中国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深化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也为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习近平主席指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承诺未来3年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1000名扶贫培训名额,建成10所鲁班工坊,开展卫生健康、扶贫救助、文化教育等领域30个合作项目;与东盟国家共同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乡村基层社区实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中国以真金白银共享发展红利,更以宽广胸怀分享发展之道,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格局和担当。当“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当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当“全球发展倡议”引起广泛共鸣,今天,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激荡和鼓舞人心,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增强信心、勇气、担当,同舟共济、携手前行,聚焦发展、团结发展、共同发展,我们一定能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肖潘潘;《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4 版)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我国粮食生产将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景。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连续7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达到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世界约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看产量,也要看粮食生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粮食产能稳定性明显高于非项目区。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近40%。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才能更好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短板和弱项。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保持水稻、小麦等优势品种竞争力,缩小玉米、大豆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加快少数依赖型品种选育。同时,还应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完善种业产业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应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迈步新征程,不断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5 版)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通过坚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发布,向世界彰显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展示了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务实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多边议题。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气候治理,并作出重要贡献。《意见》作为指导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既明确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也提出了到2025年、到2030年、到2060年的主要目标;既从总体上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又分领域作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部署,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才能实现各项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意见》指出,“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这样的理念,要求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意见》立足“十四五”时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明确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政策机制等重点任务。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把《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就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重要基础。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责任,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就一定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生态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

刘苏阳;《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5 版)

 

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我们必须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一方面,要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敞开大门,不拘一格,柔性汇聚全球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应对引进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完善引才配套政策,解决引进人才任职、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应当看到,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给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让人才尽展其才、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确保人才不断、事业永新。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其才、大显身手,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让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我们就能把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丁恒情;《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5 版)

 

 

时时处处事事讲“认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讲认真是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也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只有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时时、处处、事事讲认真,才能不断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

讲认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也是新时代应大力弘扬的精神品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这种认真精神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把握新形势、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需要弘扬我们党最讲认真的优良传统,把那股认真劲体现在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

“认真”是履职尽责的应有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轻轻松松成功,想要做到极致,更需要一种认真、较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国出版界有个从“白字大王”到“校对大王”的吴海平,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业务,成为公认的“王牌校对”。他常对年轻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以为‘校对王’有多神奇,其实就是不糊弄,靠的就是认真”。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更是离不开“认真”二字。干工作认不认真、负不负责、细不细致,成效大不一样。对任何一项工作、一个项目、一件民生实事,都不能有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态度,而是要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去做好做实。如果得过且过,无所用心,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那是办不好事情的,也会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

“认真”是战胜困难的重要武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认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如果不认真,困难不仅无法解决,甚至可能越变越大;但只要认真起来,去想问题、找对策,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拦路虎”。想当年,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发的团队,最初只有29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曾回忆,没有知识积累,他们就大海捞针、遍寻线索,甚至靠“解剖”玩具获取信息;没有计算机,他们初期就依靠算盘、计算尺,常常为了一个数据日夜不停地计算。正是凭借这种认真钻研、不服输的劲头,最终让我国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由此观之,面对困难,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并深思细研,认认真真去破解,就一定能够战而胜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鼓起一股子认真劲,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我们把“认真”二字铭刻于心,始终保持对自己认真、对工作认真、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认真的好作风,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赵应云;《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5 版)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我们党100年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无一不是团结带领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努力拼搏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如怎样“引得准”“用得好”“留得住”人才?怎样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如何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如何破除“帽子热”“四唯”等倾向?解决这些重要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深化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善于在总结经验中提升思想认识,在探索规律中打开工作局面,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如何把人才的创造热情和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是需要破解的紧迫问题和长期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精辟概括的“八个坚持”,涵盖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社会条件、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切实贯彻“八个坚持”,按照“四个面向”要求,大力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树立系统观念,注重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对人才工作形势、规律、政策、需求的研究,判断发展趋势,提前进行谋划,加强战略储备;坚持因才施策,照顾人才的特殊性、多样性,尊重人才的个性,把握人才成长的一般周期,关注其发展变化,特别是要激发人才成长创造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要培养国际视野,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制度是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作出重要部署。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必须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人才成长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下大功夫、拿出硬举措。做好人才工作,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不断开拓创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采取培养使用战略人才的战略举措、培养“大师”的大举措。千方百计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才成长成才创造脱颖而出、施展拳脚、建功立业的平台和舞台。引导社会力量,促进多方主体参与,厚植人才成长的土壤,不断拓展人才成长成才空间,在规范管理中促进有序竞争,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

(作者吴泽群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策论文范文

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科技创新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再到市场开拓、产生效益和投资回报,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既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规避化解创新风险提供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创新发展和助推支持,活跃的金融市场、畅通的融资渠道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一个着力点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促进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扶持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有利于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是我国现阶段融资体系的基本特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机制向各类实体企业提供了绝大多数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都有旺盛的融资需求,但在融资条件、风险特征和信用水平等方面与传统企业有很大不同。作为支持科技创新和科创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完善创新支持体系,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质效。一是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和健全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建立绩效考核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对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效显著的分支机构,在绩效考评、资源分配中予以倾斜;制定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尽职免责制度实施细则,营造“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政策环境。二是创新授信模式,转变经营理念,从传统重抵押、重担保的授信模式向更加注重企业资信状况、交易数据、资金流向、供应链等的多维度全景式授信模式转型。三是创新信贷产品,推出更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信贷产品,并持续完善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贷款产品,提升中小企业用款便利性。

着力推动资本市场体制机制创新。从许多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经验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是满足企业创新活动融资需求的有效路径。发挥好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机制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作用,既可以使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分享高收益,又可以利用股权的分散化和流动性特征促进投资风险共担;既能满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又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直接融资规模快速增长,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但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仍然偏低,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推动资本市场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健全直接融资体系,统筹协调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布局。强化科创板的“硬科技”特色,重视发挥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在服务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推进科创板及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制度创新,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政策,完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制度,着力构建高效服务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体系。根据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科技型企业股权债权融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创新和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行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引导投资机构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开展业务,持续加大对在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支持力度。

注重以科技手段促进金融服务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创新也需要科技助推。金融机构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高效适配的服务,需要加强现代科技运用。一方面,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金融科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产业链,通过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实现金融服务模式的优化和金融职能边界的拓展。金融科技能够有效打破金融服务的时空、数量和成本制约,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效率和精确度。金融机构应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依法合规开展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另一方面,发挥科技手段在缓解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数据信息更为准确且可追溯,有助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收集整合中小企业贷款记录、消费记录和支付信息等历史数据,为银企之间搭建一个更为透明的信用体系,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甄别能力和量化风险的精确度,有效解决金融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邱兆祥执笔);《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理论知识

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科学指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指引我国开辟了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球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了中国经验。

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这些重要论断,着眼关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科学阐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彰显智慧和担当的中国方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遵循。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中生活,在通过实践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的约束。如果自然界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教训十分深刻。实现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使人类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排放保持在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和净化能力范围内,不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甚至少数人的发展以多数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就必然影响社会稳定,进而破坏发展的根基。过去几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虽然一度生产力发展较快,但并未解决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分配差距巨大,发展机会不平等,贫富分化严重,民粹主义高涨,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矛盾重重。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未能解决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要求不断提高人类健康和生活水平,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关注代际、不同群体、各个地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既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益,也不能损害其他群体、地区的发展权益。

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人类的命运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各国的利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国际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也与日俱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既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又要平衡好发展责任和发展权利。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靠任何一国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同舟共济,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处理好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充分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历史责任的差异,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

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中国积极深化南南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顾当今人类和子孙后代发展需求,提出协调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大任务,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2016年至2020年是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推进“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5年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坚定不移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在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积极进展,取得了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等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称赞。

践行创新发展,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让发展更可持续。“十三五”期间,中国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0%。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成长壮大。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中位列第十四位,较2016年上升11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

践行协调发展,让发展更加平衡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十三五”期间,中国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010—2019年,西部和东部GDP比值由0.35提高至0.4。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014—2020年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6年的2.72收窄至2020年的2.56。

践行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良好。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约48.4%,超额完成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减排目标。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践行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发展要着力解决“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问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积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协同增效,深化南南合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机会。截至2021年8月,中国政府与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机构,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积极开展务实合作,力所能及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践行共享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中国政府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置于首要位置,致力于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全面改善。2016年至2019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5%。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1亿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其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将坚持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实,为全球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为人类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方向道路、显著优势、发展目标。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恩格斯说:“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对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响亮回答: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一贯主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人民民主的理念变成人民当家作主的事实,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贯穿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覆盖国家治理的各环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当然,有了民主事实,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实现了人民民主。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让人民当家作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由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主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成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之义。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怎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来为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懈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科学内涵、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来,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避免“三权鼎立”体制下党争纷沓、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等弊端,是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制度安排,能够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最广泛表达和反映,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和人民在民主政治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真正的民主。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们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深化了民主的内涵、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实践,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重要论述,深化了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各项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把人民意志有效地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使国家治理始终符合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使人民当家作主不会沦为一句空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政治基础和制度前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就要依照宪法法律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我们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同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更不能用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来动摇和否定党的领导。那样做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险的。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任何民主优势如果离开法治就如昙花一现,任何民主设计如果脱离法治就如无本之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和发展完善,我国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本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推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更稳的步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从各层次各领域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真实的民主权利,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力量。

(作者张文显为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11 版)

16 11月

2021-11-16 21:22:30

浏览687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新乡市委书记 李卫东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申论范文天天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