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碑志敬读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碑志敬读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城狮子山,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纪念碑、英名廊、闽西籍红军烈士纪念雕塑、赣州革命理想高于天纪念雕塑、清石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等组成。走进气势雄伟的烈士碑园,湘江战役中那一幅幅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历史画面仿佛重现眼前。整个纪念碑园布局新颖,创意独特,小型园林和大型雕塑相结合,集瞻仰性与游览性于一体,其中群雕在规模上为全国烈士雕塑之最,具有撼人心魄的强大感染力。山顶主碑高34米,碑体以三支步枪造型构成,体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题思想,纪念碑底座基室的门楣上镌刻着聂荣臻元帅手书“纪念突破湘江”。碑座周围镌刻着毛泽东的六首诗词。纪念碑旁立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碑志》,碑志如下:
湘江源于桂北海洋山脉,北流入湘,蜿蜒八百里而归浩瀚洞庭湖,历为兵家必争之要津。
公元一九三四年冬,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央红军挥师长征。连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后,由湘入桂,在湘江上游之兴安、灌阳、全州县境域,与国民党三十万军队鏖战七昼夜。红军将士以寡敌众,力挽狂澜,气吞山河,前仆后继,英勇突破国民党在湘江之第四道封锁线。然而,由于党内“左”倾错误之领导,致使红军主力损失过半。痛定思痛,血教方殷,唤起红军将士觉醒。突破湘江后,中央红军经龙胜、通道挺进贵州。一九三五年元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北上抗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创出新局面。
悠悠岁月,六十春秋迭易。为褒扬英烈,昭示后人,经聂荣臻元帅建议,国务院批准,特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于兴安之狮峰。承革命前辈关怀,中央军委资助勉励,八桂军民踊跃捐款,历时两年,碑园于一九九五年底落成。烈士忠魂,敬以告慰;红军业绩,光耀人间。
桂山苍苍,湘漓泱泱。长征烈士,雄风壮节,与山共峻极,与水同流长。红军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长征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向前!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敬立
2021-05-08 20:21:1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