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以良好开局激发信心力量(人民论坛)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以良好开局激发信心力量(人民论坛)

程晨

 

春回大地,神州渐暖。在广东深圳稳就业促发展招聘会上,60多家企业带来2200个岗位,1—3月,深圳全市春季招聘活动将举办208场次,预计参与企业超过5000家。不止深圳,招聘平台大数据显示,春节后复工第二周,就业市场上招聘职位持续释放,环比第一周增长20.5%。就业,一头是百姓生计,一头是经济大局。就业市场回暖,企业和劳动者持续为中国经济添薪加力,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开局起好步,跑出加速度。不仅就业市场,癸卯新春,各个领域都展现出新的气象。在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重大水利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施工正酣;在浙江、广东等地,外资企业持续增资扩产、拓展布局;居民消费信心加速恢复,截至2月8日,今年快递业务量已超100亿件,比2019年达到100亿件提前了40天。重大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外商投资意愿持续高涨,消费市场活力复苏……早春时节,已是东方风来满眼春。今年开局迎来“开门红”,经济发展态势好、企稳回升底气足、面向未来信心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回望过去三年,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形势,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经济总量先后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深层优势将进一步彰显。由开年看向全年,强劲的动力、旺盛的活力在持续迸发,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更加坚定。

人勤春来早,希望从奋斗中生发。今年新春,各行各业展现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信心和干劲更加充足。抢订单、抓生产,铆足劲、开好局,从企业到个人,大家撸起袖子、开足马力,一同为发展蓄力。一名经营大排档的退伍老兵新招了30名员工,现在店里已经有70人,还计划继续壮大团队。他坚信付出就会有回报:“从过年到现在,最好的时候我们一天卖了1万只生蚝。”一家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劲头十足:“年前从亚洲纺织成衣展上签了一笔大单,最近一直在加班加点赶制。现在又忙着准备参展样品,越忙心里越有底!”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分秒必争,昂扬奋发,努力拼搏是奔向梦想的最美姿态,涌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开局,政策保障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经济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明确“一号工程”、立下“军令状”,力求在2023年的经济发展中勇夺先机;各部门优化服务、改进流程,通过技术赋能压减办事流程,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微观措施加快落地、精准有力,只要踔厉奋发、努力奋斗,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就能将开年良好发展态势延伸到全年。

春光不待人,奋斗正当时。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良好开局激发信心力量,把潜在机遇化为发展势能,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滋养初心引领使命(金台潮声)

孟祥夫

 

眼下春光正好,祖国大江南北,一支支宣讲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用心用情用力讲清楚、讲明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践行初心使命就有了坚实理论支撑,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行动力量。

全面深入学,坚定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不仅来自于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当前,我们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廓清思想迷雾,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动力,都离不开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汲取精神滋养,改造主观世界,才能守牢初心使命,始终心明眼亮,走得再远也不迷航。

联系实际学,担当使命。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新时代10年,我们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涉险滩、破坚冰,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啃下“贫中之贫”硬骨头,无不是在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中打开工作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党员、干部真学、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思路和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就有了担当使命的宽肩膀和真本领。

学思践悟中,站稳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并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首要内容。学深悟透科学理论,就要不断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征程越宏阔,越需要科学理论指引。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全党上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必将凝聚起磅礴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


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政治素质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思想深处的东西,要准确识别和评价比较难。但因其难,更应多花精力,以好的思路、实的办法、硬的措施,坚决考准察实干部素质,把搞假忠诚、伪忠诚的干部挡在门外,确保选出来的干部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严慎评判政治表现,解决察而不准的问题。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干部政治素质,就要强化政治体检,有针对性地增加考察厚度、延伸考察触角,掌握干部现时思想情况。在拓宽政治素质考察“信息源”上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听懂“弦外之音”的话,追问“知而不言”的话,努力让知情人说知情话,知情人谈知情事,知情人打知情分,防止浮在表面、照章办事、机械记录。收到干部的“负面清单”后,要善于刨根问底、穷追不舍,必要时进行延伸考察、实地查证,防止有硬伤的干部蒙混过关、“带病提拔”,将谈话结果与街巷调研、乡语口碑相互参照、相互印证。政治素质的好坏,直接作用在行动上、反映在作风上。要用好专项考核、重大任务表现、基层一线考察识别的“放大镜”,重点查验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成效是否聚焦为民中心、服务发展大局,看在面对灾害时能不能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看面对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任务时能不能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坚持以事识人、以事察人、以事评人,既从事中谈,更落到事上去,对干部政治表现准确画像,做到有筋有骨、有血有肉,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把握得住,避免就事论事。要从远近高低各个层次掌握干部的个人特征和作为,从细微处识别干部,既看工作又要看生活,努力让数据说话、用实绩作证、以事实佐证,确保干部的优劣定论有证可查、有据可循。

精准量化指标体系,解决察而不实的问题。要将政治标准转化为考察干部时的“可操作”,使考察工作由“虚”变“实”,确保指向更加精准、过程更加有效。虚功实做,变笼统为精准。考察干部,首在精准。要充分结合干部个人的层级类型、岗位职责,设置个性化考察指标,推动政治素质考察从宏观落于微观、体现具体。比如,对副职领导干部,重点看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和支持“一把手”工作,履行“一岗双责”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重点看将党的领导融入事业单位治理各环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实功细做,变单一为多维。评价干部,重在全面,以各方面的信息集成实现对干部全方位的立体研判。构建“年度考核+分层分类考核+平时考核+经常性考核+专项考核”的横向维度“考核链”,构建“政治立场+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生活+政治纪律”的纵向维度“指标链”。聚焦正向反向测评,落实定量赋分和定性分析的要求,在持续跟进中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避免单一定性、以偏概全。细功常做,变一时为一贯。既看干部一朝一夕、一时一事的表现,又看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一贯作风和群众口碑,拉长“镜头”、不以一次了解考察作定论,注重综合考虑日常工作实绩、年度考核结果、重大工作和关键时刻表现、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反馈信息等,防止考察过程中有意“说好话”和故意“讲坏话”等因素的干扰,坚持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干部,着力解决急拿现用、求一时之功等问题。

实事求是刻画政治肖像,解决察而不真的问题。干部考察材料,要写出形神兼备而又神态各异的考察材料,让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谁,不熟悉的人看一遍就能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描述干部的政治素质,既要“知其表”,更要“知其品”“知其性”“知其心”,避免套话空话,千人一面。实绩评价要实事求是,切忌“妙笔生花”。评价干部实绩,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切勿掩饰本真,夸大成绩,给干部实绩上开“美颜”“特效”。聚焦干部真实业绩和评价,要深挖第一手素材,写实情、举实例、列实据,既要正确看待政绩总量,又要清楚看到政绩成本,既要原汁原味,又要棱角分明,注意要把工作努力,但短时期内由于客观因素还未取得明显成效的干部同工作不努力且无所作为的干部区分开来,把工作踏实、不事张扬的干部同会宣传、会打造人设、夸大政绩的干部区分开来。缺点不足要客观公正,切忌“雾里看花”。要本着“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做到不弱化、不淡化、不强化,既不上纲上线、添油加醋,又不避而不谈、轻描淡写,防止出现用建议和期待代替不足,把优点变相说成缺点,或是优点缺点前后矛盾等问题。

(作者单位: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28 02月

2023-02-28 22:36:37

浏览20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用 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