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两找一服务”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深入实施“两找一服务”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为我们推动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人社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吉林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决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深入实施“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服务创新提升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两找一服务”工程)为主线,以开展“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为抓手,推动就业政策实现精准“滴灌”,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建设步伐贡献人社力量。
着眼发展大局,着力构建“大就业”格局。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面对疫情反复影响,吉林省把就业工作摆在“六稳”“六保”之首,形成了举全省之力抓就业促就业的有力局面,确保了全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今年,将持续健全相关部门、相关政策向稳就业协同发力的“1+N”政策体系,提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紧跟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产业转型加速升级等趋势特点,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密切加强同发改、工信、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联系,不断完善“两找一服务”工程的平台载体,全力破解“招工难”“就业难”矛盾。紧盯“六新产业”“四新设施”及相关支柱产业、重大项目谋划落实进度,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机制,把就业工作置于经济发展大盘中谋划,将当地劳动年龄人口、人力资源状况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间良性互动,不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紧抓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责任,推动产业、投资、消费、金融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推动挖掘县域经济促就业潜力,因地制宜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外出务工劳动者返乡就业,在促进就业结构与人才分布、市场需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更好协同中提高就业的均衡性。
厚植为民情怀,着力培树人社品牌。做好惠企便民工作,是人社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去年,创新开展的“两找一服务”工程,实现了线上线下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精细化服务,有效促进了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工程也先后荣获人民日报社“2022年民生示范工程”和全国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一等奖。今年,将着力通过信息化手段,重塑就业服务标准化流程,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开展“两找一服务”工程大调研、大谋划、大落实活动,加快“96885吉人在线”平台建设推广,探索搭建线上零工市场,积极引导人力资源机构、猎头行业发挥作用,通过数据支撑、平台赋能、体系发力,持续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信息匹配不够及时有效的问题。开展“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人人都当服务员、人人争做于砚华”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以全省重点工业企业、农业“十大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返乡创业基地等为重点,实行“一人包一企”点对点精准对接,通过送政策、送补贴、送技能和帮招工引才、帮降本减负、帮练兵强技等措施,助力企业纾困稳岗,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新品牌。
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强化服务保障。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是党的二十大赋予的重大任务。去年,吉林省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比上年增长17.7%,农民工转移就业近300万人。今年,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困难帮扶,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聚焦高校毕业生,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服务工程,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推进“创业有我 ‘就’在吉林”等系列活动。设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政策宣传等就业服务。实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全面提供“1311×N”服务。强化市县高校毕业生实训基地建设,吸引慢就业、未就业和立志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特别是本地户籍毕业生就业、实习。聚焦农民工,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十大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机遇,协调引导将其吸纳在当地就近就业。对于本地一时难以消纳的农民工,支持培育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开展有组织转移就业活动,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多措并举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创业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双创沙龙等活动,鼓励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优质潜力项目本地成果转化,积极打造创业乐土。
突出技能提升,着力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省部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共建,组织实施技能提升行动三年计划,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培养了一批能工巧匠、吉林工匠。今年,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围绕汽车、医药、旅游等支柱产业,深入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大对畜牧养殖、冰雪旅游、护工、康养等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力度。围绕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动态调整培训项目目录、培训和评价机构目录,及时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开展新职业新业态从业人员职称评审,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助力经济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组织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培养更多的“土状元”“小能手”。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3-03-28 10:13:07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