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第三次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在重庆市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第三次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祝 云
(2023年3月22日)
同志们:
非常高兴来到春天的重庆、美丽的重庆,与大家共叙友谊、共话合作、共谋发展,一起描绘川渝档案馆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这次我们来重庆学习市档案馆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得到重庆市档案馆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中的积极作用,2020年5月,重庆市档案馆和四川省档案馆签署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3年多来,两地档案馆建立健全联席会议、馆长互访、业务交流机制,围绕中心大局从档案资政、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打造区域合作典范,取得了积极成果。
我们一同深化档案宣传,服务中心大局。先后成功举办川渝地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风采大赛,联合开展“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馆建党百年档案宣传系列活动,整合川渝两地133个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评选红色珍档、建成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名录库、举办珍档展等“八个一”活动圆满完成,得到国家、省级媒体广泛关注和密集报道,红色珍档发布、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网络投票及直播、云宣讲、“四史”百讲专栏点击访问超千万人次,“印记100”成为独具特色、深受欢迎的档案文化品牌,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和贡献率不断提高。
我们一同优化档案服务,切实便民利民。2020年,我们签署了《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书》,扩大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内容和覆盖范围,做好婚姻登记、职务、职称、招工、知青等12项民生档案异地查档服务。去年,两地档案馆一同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利用“一网通办”,档案利用服务更加便捷。我们还依托四川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档案业务培训班,着力提升成渝地区档案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有力推进成渝地区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
我们一同开发档案资源,提供资政参考。推出《“开国第一路”成渝铁路建设》《巴蜀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我党宣传战线上的璀璨明珠——川渝地区的〈新华日报〉》等档案编研文章。收录重庆市、四川省36地抗敌宣传员的珍贵档案史料,编纂国家档案局项目《四川省抗战时期各地宣传员档案汇编》。目前,两地档案馆正在联合编辑出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概览》。这些都将为推进成渝两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档案参考。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前不久召开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而进,共同书写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这为重庆市、四川省两地档案馆深化交流合作、推进成势见效注入了强劲动力。刚才,我们签署了《关于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与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部分民国档案数字资源共享协议》,讨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概览》出版、长江黄河流域红色珍档联展相关事宜,两地档案业务合作取得新的进展。接下来,我们愿与重庆市档案馆一道,加强协作,在以下方面共同推进两地档案事业发展。
一是坚持存史启智,多点多向发力,推进档案资源建设。始终聚焦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定位,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档案归集工作。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全面记录区域发展的最新成果、重大成就、新鲜经验。加大对巴蜀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蜀锦、蜀绣、石刻、竹编等两地同根同源非遗项目档案资料的征集,不断丰富地方特色文化档案资源。共享部分馆藏档案数字资源,实现川渝档案馆特色、珍贵档案资源互补,推进成渝地区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和历史文化研究融合发展。
二是坚持以史鉴今,紧扣中心大局,深化档案开发利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共同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积极探索把“档案库”变为“思想库”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历史启示。深入挖掘川渝地区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特别是地方特色档案,联合编辑、研究、出版档案丛书、文献、史料,推出诸如《四川省抗战时期各地宣传员档案汇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概览》等档案精品力作,切实把档案资源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
三是坚持以档惠民,聚焦社会需求,提升为民服务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切实满足全社会查档需求。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加大档案开放审核力度,着力提升馆藏档案开放率,扩大民生档案跨馆利用范围。深入研究档案利用需求,畅通档案利用渠道,不断丰富异地查档种类,把民生档案服务更加做深做细做实,为双城经济圈乃至更广范围的群众提供更多档案服务公共产品,让档案利用成为惠民生、暖民心的有力举措。
四是坚持协同发展,创新联动机制,纵深推进交流合作。立足自身优势,加强对接沟通,通过业务成果共享、先进技术共用、国家课题共研、区域中心共建等方式,加强川渝两地档案理论研讨、学术交流,推动档案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依托四川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加大档案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在合作与交流中形成两地档案馆深度联动、协调发展新格局。
新时代号角催人奋进,新征程使命责无旁贷,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川渝档案馆工作联动机制,全方位推进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档案利用互联互通、档案宣传同频共振、档案人才共培共育、档案服务共兴共融,奋力书写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来源:四川档案网站
2023-04-12 23:13:12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