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比较优势 打造人才高地
构筑比较优势 打造人才高地
作者:徐绍荣
●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坚决破除将薪酬待遇等与“帽子”简单挂钩的做法,加快推进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白银更要比真心。要秉承“人才优先,服务至上”的理念,以最惠政策、最实举措、最好服务,优化人才宜业宜居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江西省九江市要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发展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全方面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长江经济带人才集聚高地,筑牢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
坚持开放理念,突出比较优势升级人才政策。坚持顺应大局大势,立足事业发展定政策、建机制、抓落实,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落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落实好“九江人才20条”,实行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加快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引育用留的“1+N”全链条人才政策,构建既有鲜明特色又具有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突出科学精准,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坚决破除将薪酬待遇等与“帽子”简单挂钩的做法,加快推进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深化“一县区一特色,一部门一亮点”人才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实施党委(党组)书记领衔人才工作项目,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发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共青城市人才发展集团和彭泽现代农业“智慧大脑”等人才项目示范作用,打造一批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明显的人才特色品牌。
坚持开阔视野,突出广聚英才搭建创新平台。树牢“筑巢引凤”的理念,不断提升平台创新能级,放大人才集聚效应,增强人才高地的承载力和集聚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现代工业重地,围绕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新能源、文化旅游、炼油芳烃一体化、航运物流、高端装备制造和有机硅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加速推动产业升级、人才吸附,精准引进培养产业急需人才,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良好局面。加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两站一基地”等平台建设,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创新桥梁,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用,构建人才、技术、项目一体化引进新模式。实施“浔城英才”计划,每年引进20名“高精尖缺”人才,培育2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主导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储备40名具备创新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支持6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集聚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以市场导向、企业需求为牵引,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持续开展跨江引才活动,发挥区位优势,实行精准引才。鼓励支持用人主体在发达地区建立人才飞地、研发飞地,支持区域高校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引导更多毕业生留浔创业就业。
坚持开明思维,突出近悦远来涵养人才生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白银更要比真心。要秉承“人才优先,服务至上”的理念,以最惠政策、最实举措、最好服务,优化人才宜业宜居生态,不断提升人才高地的服务力和吸引力,既为人才提供茁壮成长的空间,又为人才创造温暖的环境,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抓引领,做实团结凝聚、教育引导工作。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在联系服务中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把握不同年龄阶段、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的人才特点,常态化组织“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组织国情研修、休闲疗养等工作,开展“九江工匠”、九江市优秀发明人等选树,增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抓激励,做好施展才华、培养交流工作。积极为人才松绑,注重发挥人才特质特长,坚持把人才放在适合成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岗位,做到才岗相适、茁壮成长;注重人才成长成才与产业发展需求同向,打破学科、学历、经历等壁垒,搭建创新人才培养交流、施展才华的舞台。坚持“活动搭台、人才唱戏”,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深化博士联谊会、院士创新论坛活动,打造赛城湖人才主题公园,不断健全“人才周”活动长效机制,搭建人才交流的桥梁纽带。抓服务,做细帮助扶持、关心关怀工作。建立贯通线上线下、覆盖市县的人才服务专区,打造“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市县一体”服务平台,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落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人才绿卡制度,实施人才安居计划,优化高层次人才社保、医疗、子女就学等保障举措,以全方位周到服务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作者系江西省九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3-06-19 10:48:3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