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再出发
乘风破浪再出发
——在2023届毕业生典礼上的讲话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校长 李国年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3届毕业典礼,与各位毕业生们共话离别之情、共贺学成之喜、共祝未来之美!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所有2023届毕业生们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此时此刻,也请各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乘风破浪的小姐姐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一往无前的自己、一路相伴的师长、一生辛劳的父母!
年难留,时易损。转眼间,我们迎来了三年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不管你们是急切盼望《远走高飞》,去领略千山和万水,还是害怕《说散就散》,去惜别春草和夏辉,这一天还是如期而至!尽管毕业是常态,我还是要说,你们和每一届从这里走出去的校友一样,无论身在何处,永远都是南洋街最靓的仔。
匆匆三年,我们与祖国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我们共同经历了全民抗击新冠肺炎战“疫”,深刻理解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时代意义;我们共同致敬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不断厚植了“伟业千秋志,荡胸生豪情”的炽热情怀。我们共同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们经历了一段又一段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唱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听到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见证了彰显中国风采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神舟系列飞船接力腾飞,“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同学们,国家如此努力,吾辈岂能放弃?
匆匆三年,你们爱校荣校,共同参与并见证南洋理工每一个高光时刻。这三年,因为你们的参与,学校成功入选广东省“双高”计划建设名单,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考核排名连续五年攀升,一举跃升为全省A类院校,成为职教界一匹“黑马”;国家级教学成果、课程、专业、实训基地等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三年来,因为你们的参与,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斩获79个国奖、484个省奖。科研项目立项400多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0项,创我校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课题项目立项数历史性新高。也是因为你们的参与,在2022年“全国高职高专百强榜”上,南洋理工位居全国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第5名、广东省第2名,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更强了。这三年,学校各项工作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官微连续五年荣获广东高职高专新媒体影响力一等奖。学校的影响力更大了、美誉度更高了。这三年,学校踔厉奋发,逢山开路,校园二期工程如火如荼,新教学楼拔地而起,“高档宿舍”装修很快要完工了,学校办学条件更好了,校园环境更美了……你们也如愿成为官微下那一批“酸了”的校友,一毕业学校就变得更好。感谢你们在南洋的孜孜以求和努力拼搏,共同绘就了打造“卓越南洋”的群体画卷。
匆匆三年,你们自律自强,始终在困难与挑战中砥砺奋进。大学三年,疫情两年半。“口罩、居家、网课”成为了大学生活的“日常三件套”,“扫码、核酸、封校”成为了一段将被历史封存的大学记忆。说实话,这三年也是我人生中最揪心、最煎熬的时光。我曾担心这段特殊的经历,会让同学们的大学生活黯然失色,但让我欣喜的是,疫情三年,让你们重新认识了“阴”“阳”的含义与价值,让你们多了五味杂陈的人生体验,但也在风雨中见证了你们阳光自律、奋发向上的青春力量,这是时代赐予你们一份特殊的毕业“赠礼”。“你们成熟了,长大了,更优秀了”。我欣慰,以2020级智能工程学院姚沐洋为代表的23位同学,坚守“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理想信念,参军入伍,以青春之热血,守护祖国的安宁;卫生健康学院的徐巧纯、邹志濛、徐雯珊、张春霞等同学不惧风险、逆行出征,坚守抗疫一线,勇敢变身为“大白”“小蓝”,发挥南洋青年“硬核力”。你们让我看到了新时代南洋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欣慰,智能工程学院的邓宇文、陈洁等同学潜心技能大赛,夺得全国技能大赛银奖,打破了我校在该赛事“零”的突破。人文与教育学院林堃、黄蕊欣、许榕榕等同学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佳绩。你们让我看到了“大国工匠”的雏形与潜质。我欣慰,经济管理学院的胡爱鑫、人文与教育学院的王紫薇、林梓萱,信息工程学院的陈远炫、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何春萍、常格格,信息工程学院的潘欣怡等同学,共同追逐专升本的目标,成功上岸。“Z时代”的你们实在是“泰裤辣”!在这里,年哥想说一声: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才温暖了南洋的四季。
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将踏出“浪浪山”,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如笔开锋,书写人生。多想再陪你们“可可爱爱”“奇奇怪怪”,让你们尽可能感受到人间值得。别离之际,“年哥”还想再唠叨几句。
希望你们以家国情怀点亮青春梦想,做“眼里有光”之后浪。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所有的个人成长都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背景紧密联系。成功一定是属于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召唤的人。跟不上时代,终将会被淘汰;不融入全局,必然会出局。今年57岁的航天英雄景海鹏是第四次问鼎太空,2600个日日夜夜,景海鹏从未耽误过训练,每天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和上千次跳绳已经成为其标配,支撑他的底气,是“为国争光是我们的初心使命,必须时刻准备、任党挑选、再立新功”。从神舟一号顺利升空,到如今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开启“太空之旅”,展现出所有航天人“胸怀报国志,敢为天下先”的浩然风采。就像经管学院2020级的“斜杠青年”陆澜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集国奖、省奖、南洋励志奖学金等众多荣誉于一身,而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社会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人文教育学院的冯浩凯同学在广西某边界驻扎日常巡逻时,与毒贩殊死搏斗,右脚不幸中枪,荣获三等功……他们将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希望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回应国家需要和时代要求,才是成就出彩人生的第一步。
希望你们用拼搏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做“脚下有路”之后浪。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前夕寄语青年要有“自找苦吃”的精气神,“苦”是味道,更是品质的淬炼。大家熟知的广东籍运动员苏炳添曾一度被腰伤和骨裂困扰,但最终以顽强意志走出低谷,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你们2016年毕业的林赵锋师兄自主创业,起初毫无起色甚至濒临破产,但他在疫情三年最困难的时光中始终坚持,做出特色品牌,年入八百万……作为新时代“后浪”的你们,我希望同学们拒绝“躺平”式满足、“摆烂”式懈怠,多经历“风吹浪打”,多啃“硬骨头”,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发扬“战狼”精神,以披荆斩棘之锐气、坚忍无畏之勇气、蓬勃不凡之朝气,涵养吃苦精神,保持奋斗姿态,彰显青春力量!
希望你们以踏实笃行展现青春担当,做“肩上有责”之后浪。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你们即将离开母校,面对的可能不是光鲜和亮丽,而是找房租房的辛酸和无奈,挤公交地铁的大汗淋漓,跑腿打杂的疲惫和失落,被领导、同事“PUA/CPU/KTV”,尝到无数次“科技与狠活”,时常感到“完了,芭比Q了”。逐梦须有行,梦想等不来,只能靠脚踏实地干出来。任正非经常引用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作为一个科技公司的总裁,他多年来一致推崇硅谷的创业文化,他深知硅谷的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几代人脚踏实地筚路蓝缕才造就的。你们97级的唐春明师兄的公司,从创业初期的“夫妻档”,发展到现营业额达7000万元,上缴利税近300万。他的创业感悟是:职场中的出类拔萃,需要耐心的沉淀,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我看来,他所取得的成绩凭的就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实干。没有实干,一切无从谈起。希望大家从平凡处开始,在实干中起步,坚持自己的选择,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练,成就自己的事业。
亲爱的“后浪”们,临别之际,万语千言,道不尽满腔真情,请你们记住,南洋永远是你们的家!让我们一起干了这碗“乌梅子酱”,再次以热烈的掌声为即将划走的三年大学时光体面告别吧!
再见了,“后浪”们,感谢你们三年的陪伴,让我的人生记忆增添了无数温暖和感动。毕业是青春的绽放,是未来的起航,祝福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风雨兼程,乘风破浪!
谢谢大家!
来源: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2023-06-25 21:07:3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