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徐州第二十五届投资洽谈会综合投资推介会的欢迎辞
在中国徐州第二十五届投资洽谈会综合投资推介会的欢迎辞
市委书记宋乐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初冬的徐州,层林尽染,生机盎然。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非常高兴同各位新朋故友相聚在美丽的大龙湖畔,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合作新篇。首先,我代表徐州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徐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的“北大门”,总面积11765平方公里,下辖2市3县5区,具有四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这里是两汉文化之源,激荡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豪迈。作为华夏九州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有着丰富历史的积淀、深厚文化的底蕴,在中华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留下了鲜明印记。彭祖曾在这里养生,悟出长寿之道;孔子曾在这里观洪,感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高祖刘邦从这里走出建立大汉王朝,一曲大风歌响彻古今;楚霸王项羽曾在这里建都,留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王者荣耀。如今的徐州,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汉代三绝”闻名中外,两汉文化、彭祖文化、军事文化、书画文化激荡交融,戏马台、皇祖陵、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等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文化文明的薪火在这里世代相传。
这里是区域中心之城,拥有着“五省通衢达天下”的战略地位。淮海经济区包括苏鲁豫皖四省10市,拥有近10万平方公里面积和6600万人口,徐州作为国务院明确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外地居民占三级医院住院病人比例、中心商圈消费比例、市区购房比例均超过1/3,城市首位度不断提高、市场腹地持续扩大。作为全国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徐州北连京津冀、南接长三角,东邻沿海、西襟中原,已形成公铁水空管“五通汇流”的综合交通体系,乘高铁1.5小时可达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等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可达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随着 “米字型”高铁枢纽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下徐州承接南北、连通东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这里是工程机械之都,展现着“征程万里风正劲”的峥嵘气象。徐州是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近年来全市产业体系在调整中发展、在转型中升级,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层次攀高的良好态势,成功跻身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为全市“一号产业”,工程机械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100亿元、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徐州已经成为全国工程机械领域生产企业最多、综合规模最大、品种覆盖面最广、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城市, “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不断巩固。“大国重器”挺起产业“脊梁”,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117亿元,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8位,城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发展影响力显著增强。
这里是生态宜居之地,铺展着“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动人画卷。徐州是北方少有的山水城市,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云龙山、九里山等72座山峦连绵起伏,云龙湖、潘安湖等9大湖泊交相辉映,呈现出“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独特风韵。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领先,城市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昔日的煤城,先后跻身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膺联合国人居奖,最近又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实现了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精彩蝶变。刚刚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景成山水、美不胜收,就是徐州生态转型的生动缩影。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党的二十大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奋进新征程,徐州满怀信心、斗志昂扬、步履铿锵。在徐州投资兴业,得天时、居地利、聚人和,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新征程上的徐州多重机遇加速赋能,是落子布局的优选宝地。在中央统筹布局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共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在徐州交织迭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全省“1+3”重点功能区独立板块等重要定位在徐州交汇落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重要试点在徐州系统集成。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州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和省对我市建设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给予明确支持,进一步放大了这些重大战略、重要试点的综合效应,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充沛动力,也为各类企业在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多重迭加的政策红利,加上广袤的市场腹地,让徐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日益成为辐射周边的发展高地,选择徐州就是选择机遇、选择未来,投资徐州必将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新征程上的徐州产业质态加速蝶变,是投资兴业的发展热土。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当下的徐州正锚定“建设产业强市”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健全完善 “工作专班+产业联盟+创新体系+要素支撑”推进机制,集中力量培育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建设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强产业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推动经济总量尽快跨入万亿城市俱乐部。我们将着力打造三大优势创新产业集群,推动工程机械“一号产业”向着世界级产业集群阔步前进,聚焦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氢能利用等重点领域打造技术领先、示范引领的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着力培育四大新兴创新产业集群,激活数字经济关键增量,推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安全应急等产业加速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着力提升三大特色创新产业集群,推动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提档升级,让老产业焕发崭新的生机与活力。“343”创新产业集群的加速壮大,必将释放出强大的集聚裂变效应,对每一位创业者、投资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徐州机会”。走进徐州、牵手徐州,一定会让大家成就事业梦想、赢得丰厚回报!
新征程上的徐州资源要素加速集聚,是企业成长的理想家园。要素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子,徐州能够提供更多“阳光雨露”,保障企业茁壮成长!用地保障上,徐州拥有6万亩存量建设用地,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近1万亩,工业用地出让单价明显低于全省平均(2/3左右),能够保障大项目好项目“用地无忧”。电力保障上,徐州发电装机容量达1465万千瓦,发电量达544亿千瓦时,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用电需求,而且有1/4的发电量向外输送,企业用电可以放心“吃饱喝足”。资金保障上,全市贷款余额近万亿,企业贷款利率苏北最低、今年以来降幅全省最大,我们还设立了107支9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产业升级积蓄了充足的“源头活水”。用工保障上,作为人口大市,徐州户籍人口过千万,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达515万人,加上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能够及时为企业用工“保驾护航”。人才保障上,作为教育高地,徐州科教资源在区域内首屈一指,拥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12所高校,40余所职业技术院校和众多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在校大学生近20万人,每年培养大量高端产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可以较好地满足各类企业的多层次人才需求。当前的徐州已经成为聚集资源要素的“强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片发展沃土上大显身手!
新征程上的徐州营商环境加速优化,是创业创新的宽广舞台。金杯银杯不如企业的口碑,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市场主体满意就是“金标准”。近年来,我们主动对标世行评价标准和国内先进水平,滚动实施营商环境主题年活动,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以赴抓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各项工作,徐州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省营商环境排名中实现“三年六进位”,18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半数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一方面狠抓硬环境建设,着重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功能配套,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平台体系。产业发展领域拥有包括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在内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17家,数量全省第三;科技创新领域打造了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等高端创新核心区,同时创建了236家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开放领域构建了国家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众多平台;金融领域拥有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金龙湖基金小镇等高端载体,为各类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另一方面狠抓软环境塑造,把优化营商环境与开展“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结合起来,突出市场主体直观体验,协同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推行“一人一企,包挂帮扶”“容缺预审”“拿地即开工”、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列服务机制,打造了服务企业、保障项目全程无堵点的“徐州速度”。到徐州的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将有宾至如归的感受,迎接大家的都将是高效贴心的服务和精细周到的保障!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的徐州,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我们有信心推进徐州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也将以最大的诚意广开合作大门、广揽天下英才、共创事业新辉煌。服务企业,徐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我们将以“敢为善为”的责任感、“务实落实”的执行力,真心实意服务企业,真招实招解决困难,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做表面文章,真正以付出赢得尊重、以实效赢得信任。招引项目,徐州有诺必践、言出必行。项目落地徐州,就是对徐州最大的信任。我们将弘扬“季子挂剑”的诚信传统,把践诺守信作为第一准则,全力以赴履行约定、兑现承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助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亲商富商,徐州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我们将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光明磊落与企业家交往,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清爽清正的政商关系,让政府和企业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看今日之彭城,喜迎八方宾朋而蓬荜生辉;观明日之彭城,必因朋心合力而鹏程万里!活力四射的徐州、充满希望的徐州、乘风破浪的徐州,一定会让大家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最后,祝本次洽谈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来源:徐州政府网
2023-07-12 22:05:00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