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让老城换新颜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让老城换新颜

孙晶 字数:1615

 

城市更新是改善城市生存空间的有效方式,是激发老城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1年11月,南京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作为主城核心区的秦淮区,辖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全市21%,历史文化街区占全市三分之二,面临历史风貌保护和人居条件改善的双重挑战。2021年4月,秦淮区成立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级城市更新部门的实体化运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推进形成了3个国家级、7个省级、10个市级更新项目试点,数量居全市第一。目前,秦淮区小西湖、石榴新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城市更新试点项目陆续“交卷”,走出了一条“有温度的城市更新”之路,逐步探索出城市有机更新的“秦淮模式”,为探索中心老城区城市更新作出积极贡献。

“要我改”为“我要改”,跑出城市更新“加速度”。支部建在一线。秦淮区在石榴新村更新项目上成立临时党委,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设置“领导接待日”,“一对一”分析问题、“点对点”精准沟通,和居民“交朋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切实帮助居民群众理解政策、算清账本,让项目现场处处看见党的标识、时时听到党的声音,让“为民服务”的理念渗透到项目每个环节。坚持共商共建。将街道、社区纳入城市更新工作体系,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帮助居民更新观念,引导居民从“按户拆迁安置”的预期,转向接受“等值适当纾困安置”的实际,最大程度争取居民支持。在石榴新村,市主要领导先后6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充分发挥临时党委引领作用。居民中的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先后召开居民议事会69场次,接待居民群众2000余人次,短短45天内签约率达97%,跑出了城市更新的秦淮速度。

“公平公正”又“合情合理”,探索城市更新“新形态”。实施产权设限认定举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拆迁户自建房面积不予认定,而秦淮区近7成危房都为自建房。立足石榴新村、御河新村危房消险等项目实际,创新制定《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项目未登记建筑调查处理的指导意见》等区级政策,对1990年后、房龄10年以上、同时具备“三性”(唯一性、保障性、合理性)的自建房,可以考虑根据家庭人口,按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进行认定,并设置上限规定。打通公房让渡路径。针对公房更新政策条款缺失、部分公房单位无力实施房屋消险的难题,市、区更新办以大阳沟项目和尚书里48号项目为试点,探索公房产权让渡路径,并将相关条款纳入即将出台的《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试行)》。

“细节创新”和“政策顶格使用”,让城市更新“有温度”。创新“抽户改造”安置模式。居民危房消险治理工作主要依据《南京市险房翻建规划管理办法》,但因产权关系复杂、难以形成一致意见,且基本不适用于整幢危房消险治理。秦淮区以八宝前街72号11幢危房治理项目为试点,采用“原地回迁、异地产权置换及货币回购房屋”等多种安置方式,创新提出“抽户改造”模式(采取抽签或协议方式抽户外迁、异地安置),将迁出居民的建筑面积用于其他住户的成套化改造,有效提高了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为市级《开展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出台提供了实践样本。创新“以小见大”户型设计。为了满足老城区居民宁可放弃舒适权,也要选择主城区原址安置的愿望,通过空间创新,尽可能扩大原址重建、翻建面积,最大限度确保更多回迁居民顺利入住,解除居民“故房难离”之苦。在石榴新村更新项目上,突破30平方米最小户型限制,设计最小20平方米成套化住宅(每2.5平方米一档),推出36种户型,先后58次修改图纸方案。为解决“更新前住得下、更新后住不下”难题,秦淮区查遍文件资料,找到翻建楼宇层高3.6米为极限值的依据,突破了翻建层高2.8米到3米的常规做法,改建挑高户型,隔出“小跃层”、分出更多房间,方便一家老小“错层生活”。(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委党校)

 

来源:学习时报

19 07月

2023-07-19 08:32:24

浏览249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学好“千万工程”蕴含的系统观念 以“四制”探寻基层治理“最优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