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考核匡正干的导向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精准考核匡正干的导向
作者:崔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干部考核是检验干部、选人用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励干部、推进发展的重要抓手。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使标准更具象、方式更科学、画像更精准,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
精准设置指标,引导干事方向。考核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标准清晰了,干部自然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突出目标导向,多根据党中央指示、上级党委要求、老百姓期盼设置考核项。坚持分层分类,区域上考虑自然禀赋、功能定位、产业基础、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差异,类别上区分党委部门、综合管理、社会事业、服务窗口、乡镇一线等行业特点,层级上做到“一把手”重点看把关定向,班子副职重点看协调担当,业务骨干重点看能力业绩,推动干部在各自的“赛道”上绽放光彩。要把“考人”与“考事”融合起来,将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责任部门单位和具体责任人,指标推进情况既通报到单位,又通报到个人,并记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拧紧“人人肩上有担子”的责任链条。
考场设在一线,鲜明实践导向。干部业绩在一线展现,干部声名在群众口中,把考场推到实践第一线,干部画像才能更立体更生动更形象。坚持日常近距离调研摸实情,改变过去年底一考定全年的老套路,实施重点工作“日常记账”,组织部门定期“四不两直”直插现场,既看面上工作推进情况,更看关键时刻个人表现,小中见大、事上察人。用好专项调研考核,坚持重点任务推进到哪里,考核就跟进到哪里,对于重大项目、倒地拆迁、安保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组织部门直接参与、同步启动专项考核,全程跟踪考核,掌握干部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一手资料”。多听党员干部和群众口碑,通过扩大民意调查、干部政治家访、一线暗访等形式,深入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听取意见,掌握干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八小时内外真实立体表现。
注重结果运用,形成激励效应。考核的目标在于“滤出”可用之才、“滤掉”庸碌之辈。坚持考育结合,深入分析考核结果,查摆出干部能力素质上缺什么、专业上差什么、阅历上少什么,合理安排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长期跟踪培养,有针对性优化成长路径。坚持考用结合,把干部日常考核与干部日常管理使用紧密联系,透过考核成绩和日常调研,分级分类掌握一批好干部,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营造提拔一个、激励一片的优良生态,同时大力畅通“下”的渠道。坚持考奖结合,对考察考核发现的优秀干部,落实轮休调休、健康体检等关怀措施,优先推荐参加各级评选活动,大张旗鼓表彰奖励;在干部思想有包袱、受到委屈时,做好谈心谈话、澄清保护工作,让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作者系山东省诸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3-07-24 08:50:37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