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研究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3年第7期
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研究
原创 机关党建研究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对党忠诚,既要有朴素的情感,更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教育,不断夯实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对党忠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强化对党忠诚、加强忠诚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深刻阐明对党忠诚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二是深刻阐明对党忠诚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善莫大于作忠”;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
三是明确指出对党忠诚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要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讲条件、不搞变通,不掉队、不走偏,保证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四是突出强调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红色资源优势,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等活动,形成具有中央和国家机关特点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年轻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
二、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对党忠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政治品格,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赓续传承的红色血脉基因,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历史传承和实践根基。
(一)理论逻辑:对党忠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党忠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对党忠诚是成为盟员的重要条件。列宁在建党实践中,也明确要求选拔“具有清醒头脑和实际才干的人,他们既忠实于社会主义,又善于不声不响地(而且能排除各种纷扰和喧嚷)使很多人在苏维埃组织范围内坚定地、同心协力地工作”。党员作为“最不知疲倦的、无所畏惧的和可靠的先进战士”,自愿献身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必然对理想信念忠贞不二、对根本宗旨不离不弃、对革命事业坚韧执着、对自身建设全面从严、对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对光明前景憧憬自信,必然对共产党组织、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
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党。“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奥秘在于永葆自身政治本色,不断巩固党员对党的信仰、党的组织、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二)历史逻辑:对党忠诚教育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对党忠诚教育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入党誓词在党的历史上经历了数次变化,但“永不叛党”是不变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对党忠诚的鲜明要求,锻造“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完成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十指钉入竹签而永不叛党的坚贞,无数先烈用鲜血诠释了对党忠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对党忠诚老实”作为党员的基本义务,大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干部,丰富拓展了对党忠诚的内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对党忠诚写进入党誓词,先后开展整党、“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对党忠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对党忠诚教育呈现出崭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为全党作出了光辉榜样。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党的十九大后,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党的百年华诞前夕,带领党员领导同志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重温入党誓词;党的二十大后,又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示范引领、探访红色旧址、赓续红色血脉,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坚守对党忠诚的大德。历史充分证明,对党忠诚事关全局、关乎长远,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三)实践逻辑:加强对党忠诚教育是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现实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对党忠诚教育。
这是应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环境的现实要求。当前国际形势动荡复杂,西方加紧对我围堵、打压,企图通过“极限施压”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把握大局大势、站稳政治立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
这是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有权威的党中央。必须加强对党忠诚教育,不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这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严肃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政治变质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凸显了党在政治忠诚上的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和鲜明态度。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更加自觉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带头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
三、关于新时代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结合党内集中教育,大力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广大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更加深厚、理想信念更加执着、对党忠诚更加坚定。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党员干部“假忠诚”“伪忠诚”的现象仍然存在。新时代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必须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不断探索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新方法、新途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政治历练,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写好对党忠诚的新答卷。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做到对党忠诚是不可能的。注重在“往深里走”上聚力用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立身之本、履职之基、为政之要,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组织汇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编写相关辅导教材和实践案例,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所依、行有所据。注重在“往实里走”上聚力用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准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注重解决好实际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担当有为的生动实践。注重在“往心里走”上聚力用劲。专心研读、悉心领悟,做到入脑入心、刻骨铭心,切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
(二)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是党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抓住抓好“关键少数”,就把握住了对党忠诚教育的要害。做好履职者,当好“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把对党忠诚作为监督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完善评价指标、健全制度机制,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推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示范引领,一级带着一级干。做好责任者,承担“关键角色”。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逐级传导压力,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带头落实好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将对党忠诚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议题,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与学习,不搞特殊、不走过场,发挥好标杆作用。做好推动者,发挥“关键作用”。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管党治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方面的问题,加强研究部署、跟踪问效,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确保对党忠诚落地落实。做好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过好政治生日等经验总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常温入党初心、坚守对党忠心。
(三)优化方式方法,加强实践锻炼。对党忠诚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坚持分类指导,推进内容、形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加强集中轮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创新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方式方法,不断开拓深化教育的载体抓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学习教育氛围。善于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大数据、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做好对党忠诚教育和宣传工作,扩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力、穿透力、影响力。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对党忠诚成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斗争重要任务最前沿、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履职尽责,不断提高对党忠诚的“含金量”。
(四)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保障。坚持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来推动对党忠诚教育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长效机制。建章立制突出体现系统性、指导性、操作性。既坚持解决问题又坚持简便易行,力求同现有党内法规制度融会贯通,做到落实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期盼和满足实践需要相统一。督促指导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督查考核方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规范督查考核工作,既着重发现对党忠诚教育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又及时了解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不断提高督查考核的质量和效率。奖惩激励突出示范力、影响力、带动力。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对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要褒奖和鼓励,对不忠诚、不老实的要及时警醒惩戒,对受到诬告陷害的要及时澄清正名。
(五)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锻造忠诚文化。忠诚需要从根本上加强精神道德涵养,真正使对党忠诚成为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正气之魂、动力之源。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感染、触动心灵,唤醒入党初心,厚植对党的血脉亲情。树立身边人身边事的先进典型,通过制作短剧、微视频、影音作品等方式,把各级各类机关中涌现出的忠诚故事搬上舞台、银幕,让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受感染、获启发。涵养爱党爱国、报党报国的家庭氛围,夯实对党忠诚的家风基石,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营造爱党爱国爱家的良好家庭氛围。
(作者: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青年读书小组)
【本文系机关党建研究杂志社2022年度机关党建课题研究获奖成果】
2023-07-30 09:41:22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