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双向奔赴 放大文旅消费示范效应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群众》杂志2023年第16期

 

南京市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国庆:双向奔赴 放大文旅消费示范效应

原创 谢国庆 群众杂志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南京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战略支点”“创新引擎”和“门户枢纽”。从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到2020年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再到2022年入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督查激励地方名单,南京探索建立并推出了一整套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具体举措,形成了可持续、可推广、可借鉴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模式。文旅市场供需“双向奔赴”,不仅呈现持续强劲恢复势头,还爆发出强大的市场吸纳能力。

强服务体系,蓄发展动力

南京积极搭建各类平台,繁育产业“雨林”,聚焦产业链,匹配服务链,释放效能链。

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引领“明方向”。南京制定《南京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实施意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南京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并配套出台《南京市促进演出市场消费实施办法》《南京市文化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实施管理细则》等具体政策,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便民“少跑腿”。推进文旅审批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推动文旅事项“一业一证”审批改革出成效。打造南京文化融合创新数字服务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一站式”线上综合服务;升级打造“南京文化融合创新服务平台”,累计提供文化金融特色贷款服务219.42亿元,服务企业6107批次。

构建“畅游”体系,交通方式立体化。先后建成南京长途东站集散中心、南京南站集散中心两个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和50余个二级、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开通“南京环城游”观光巴士13条,“美丽乡村游直通车”专线40余条,与外部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满足多方需求,消费服务“一站式”。建设南京文旅消费智能服务平台,打造线上文化消费总入口,建成文化消费数据中心。组织开展“南京礼道”系列主题的南京文旅特色商品评选活动和“南京特色文旅商店、街区、研发基地”评审认定工作,率先建立南京全域旅游服务平台和南京市旅游纠纷调解仲裁中心,让游客购物无忧。

“连动轴”,焕“新体验”

南京加快发展“文旅+”“+文旅”多业态,提升供给质量水平,以新场景刷新消费体验,新业态激发消费潜力,新模式增添消费活力。

推动联合创新,深化业态跨界融合。推出《南京市艺术Mall(街区)建设三年(2023—2025)行动方案》,创新推动南京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金鹰世界等12家首批南京市艺术Mall(街区)试点单位建设,引导有条件的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商旅街区等载体引进优质文化和旅游项目,搭建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深耕在地IP,焕活沉浸体验项目。推出《金陵·王府往事》实景演出、《金陵幻夜·意境愚园》原创园林主题实景秀、《南京喜事》360度全沉浸演出、明城墙《心印·中华门》大型真人实景光影秀、《甘宅雅韵》光影秀等一系列以园林、文化街区为实景的沉浸式项目,《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等成为“网红打卡点”,为游客营造多层次文化体验。

利用新媒手段,赋能消费新业态。建设全国首个数字文化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南京文都数字云平台。采集关联南京城市文化资源数据超3亿条目,联动南京1000多个线下文学地标等。2020—2022年,南京市投入文化发展专项资金6200万元,精准扶持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数字化项目。集成34家原创版权机构,打造“天权区块链版权内容存证和交易系统平台”,存证数字内容近30万件。“宁好”文学之都NFT数字藏品、十竹斋数字文物等数字文化产品营业额超5000万元。南京大报恩寺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秦淮·非遗馆里的“明潮那些事儿”浸入式数字体验馆、牛首山“数智牛首”平台等纷纷上线,旅游项目破“屏”出“圈”。

培城市标识力,育核心价值力

积极培育富有文化内涵、生机活力、消费潜力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和节庆活动,让南京文旅消费叫响全国。

注重内容生产,打响“夜泊金陵”品牌。积极推进出台《关于夜间文旅消费的实施意见》,打造“夜泊金陵”夜间文旅品牌。推出“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夜读、夜健”精品消费线路,加强夜间消费载体打造、场景搭建,让“夜之金陵”越夜越美。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5家,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7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夯实基础环节,擦亮“南京礼道”品牌。积极扶持自主IP文创产品开发、“场景+文创”开发、线上线下商品销售平台、会展大赛等项目,组织开展南京特色文旅商店、南京特色文旅商品研发基地、南京特色文旅商品街区评定,打造校地孵化基地,形成文旅商品开发、销售、宣传的良好氛围,促进南京特色文旅商品高质量发展,打造文旅商品城市品牌。

丰富主题内涵,办好品牌节庆活动。构建以秦淮灯会、国际梅花节、长江文化旅游节、森林音乐节为代表的“四+X”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体系;举办“美丽古都·魅力南京”南京(香港)文化旅游推介会。举办“极美南京 消费焕新——2023南京文旅消费推进会”,发布110多场文化消费特色活动。组织开展“南京文化生活季”文旅消费系列促进活动,打造全域联动、全时精彩、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费节庆品牌,促进会展经济发展。

固发展成果,优示范效应

南京将进一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深化具有南京特点的文旅融合实践。

优化补贴模式,营造“南京有戏”。每年落实2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直接补贴消费者、积分奖励补贴、绩效奖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补贴演出和展陈市场。今年上半年文旅消费已完成2批次剧目评审工作,共评选出政府补贴剧目81部149场,已完成演出58部90场,票房约2740万元,观演人次约7.4万。截至6月底,南京剧目演出数量、观演人次、上座率和票房,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0%、68.5%、73.3%和55.9%。上半年演出剧目448部750场(含娱乐演出场所),票房约4100万元,观演人次16万。

总结成果经验,拓展补贴领域。市财政设立每年500万元展陈市场消费补贴专项资金,对落地南京各个文旅空间的高品质文化艺术类商业展览给予政府消费补贴,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杠杆作用。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已完成2批次展陈评审工作,共评选出政府补贴展陈项目10个。

放大示范效应,惠及街巷小店。2023年,南京发起“南京文化小店计划”,面向全市实体书店、文创商店、影院小店、剧院小店、文博小店、艺术手作工作室等文化类店铺,通过发放消费券、专题宣传、品牌提升、培训、主题市集、专项金融产品等方面的专项支持助力文化小店运营提质增效,促进城市消费提质。自2023年1月以来,共计发放三批次600万元消费券,近300家文化小店参与,拉动消费比例达到1∶11.8。

强化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每年安排文化消费专项资金用于文化消费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宣传优势,宣传推广演出、展陈、文创、非遗等文化和旅游消费热点。充分利用地铁灯箱广告、楼宇电梯分众广告发布南京文旅消费补贴政策及补贴剧目、展陈推荐,同时制作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宣传片,宣传“极美南京”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及成果,保证南京好戏、好展宣传不断档。

作者:谢国庆 (作者系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07 09月

2023-09-07 22:56:04

浏览234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强化改革突破笃定信心前行 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