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点发力”建强“头雁”队伍
来源:学习时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坚持“三点发力”建强“头雁”队伍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组织部供稿 字数:1762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围绕精准选育一支政治素养好、综合素质好、带头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评价好的“两委”班子,坚持“选、育、管”全链条推进新时代农村“领头雁”队伍建设,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提升基层组织动员力,确保乡村振兴高质量高标准推进。
“选”上发力,扩容基层干部“蓄水池”。一是广开视野“抓选用”。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重点将复退军人、毕业返乡青年、创业回乡人员、致富能手和技术能人纳入后备干部选用范围,按照“两推一选”的程序确定最终人选。换届后,122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实现了“5个100%”的换届目标。二是拓宽渠道“抓储备”。发布鼓励优秀人才到嘎查村任职的公告,吸引173名优秀人才报名回村任职。制定《四子王旗头雁工程实施方案》,61个嘎查村招聘选用40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和21名致富带头人,并将他们列为“两委”后备干部。三是健全机制“抓帮带”。储备干部坚持动态跟踪管理,实行“一人一档”,对表现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力量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适时配进嘎查村“两委”班子,对思想松懈、另谋其职的后备力量及时清退更新,确保后备队伍始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育”上发力,锻造真抓实干“硬本领”。一是深入开展“比武争星”活动。以“亮晒比”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比武”。今年以来,13个苏木乡镇122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通过PPT展示、述职演讲、现场答辩、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各基层党组织的独特风采。二是深入推进教育培训。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方式,全面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干事创业能力本领。今年以来,组织举办3期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及在村任职选调生“头雁领航”专题培训班,观摩走访了8个旗县、24个示范教学点,实现了122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以及57名在村任职选调生培训全覆盖。三是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以国家“组团式”帮扶为契机,建立嘎查村人才帮带机制,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机统一。科技特派团聚焦四子王旗马铃薯、肉羊主导产业及大麦青稞、向日葵、中药材、绿肥和牧草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帮扶工作,累计开展驻点服务覆盖9个苏木乡镇、27个嘎查村,下乡帮扶434人次,结对帮带本土科技人员83人。同时,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带动战略,持续推进“乡土人才服务站”建设,开展农村牧区家庭能人“三向培养”活动。
“管”上发力,激励担当作为“新气象”。一是实行任职报酬“差异化”。制定出台《四子王旗嘎查村“两委”干部任职报酬差异化发放办法》,全面提高村干部工资进行标准,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分工,细化、量化、差异化薪酬发放细则。按照上一年度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合理分配书记、主任和其他“两委”成员基本报酬比例,加大“一肩挑”村干部报酬,着力破解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刀切”“吃大锅饭”的难题,有效激发嘎查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营造担当作为“好生态”。制定《四子王旗激励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实施方案》,出台头雁工程“十项政策”,将村“两委”成员担当作为表现与待遇保障、表彰奖励、学习培训等方面挂钩,树牢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目前,已推荐2人被评选为自治区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个人”,推动3名受表彰嘉奖的支部书记享受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三是用好平时考核“指挥棒”。着力强化村“两委”班子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干部管理监督实施办法》,建立村干部必备素质清单和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两个清单”,明确划出管理和约束村干部的“红线”,教育村干部心存敬畏、干净干事。同时,结合嘎查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按照50%日常考核得分+30%半年专项考核得分+20%领导班子评价赋分的方式,重点围绕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履职情况、群众工作本领等23项考核指标,通过谈话测评、实地核查全面了解嘎查村“两委”班子和嘎查村“两委”干部有关情况,每年逐人“过筛体检”。目前,届内调整了5名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6名村委委员,1名支委委员,对不胜任人员及时调整出村干部队伍。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组织部供稿)
2023-09-11 08:53:4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