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全力打造海南首个零碳服务区 助力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今日海南 

全力打造海南首个零碳服务区

助力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黄兴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战略部署,围绕省委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的工作内容,推动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南交投”)党委立足实际,结合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谋划,多次赴外省与项目现场深入调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力打造海南自贸港首个零碳服务区示范项目,填补我省行业技术标准空白,已完成阶段性成果转化。

背景情况

实施“双碳”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决策。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双碳”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双碳”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争当“双碳”优等生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生动实践。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党中央赋予海南“三区一中心”重要战略定位之一。2022年8月,《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的目标。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推动“双碳”制度集成创新等方面为全国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将成为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生动实践。

推动“交通+新能源”是海南交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海南交投不仅在乐东县莺歌海成功建成100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而且先后在省内建设运营200余个新能源充电站,覆盖全省18个市县,“椰速充”充电量全省第一,积极打造充换电“一张网”运营服务平台,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最优质的出行服务。海南交投党委深入贯彻“双碳”战略,聚焦“交通+新能源”,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能源体系,努力为交通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问题剖析

交通能耗大,用能结构亟待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全年昼夜无休运转,照明、空调等能耗巨大。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市场占比逐步提高,车辆在公路的用电需求也将增加,而目前服务区供电基本采用不稳定且价格昂贵的市电。服务区具有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具备“交通+新能源”的开发场景和就地消纳的使用条件,低碳化路径较多,但通常建设较早,未充分使用清洁能源,受限于地理条件,建设规模、质量、流量参差不齐,能源结构存在优化空间。

海南起步晚,标准规范亟待建立。山东、浙江、四川等交投企业已试点建设零碳服务区。如山东于2022年发布《山东高速零碳服务区白皮书》《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梳理零碳服务区建设原则和措施,为全国推进交通碳中和提供一定的借鉴。海南省交通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彻不充分,缺少相关评价体系与技术标准规范,公路、服务区等交通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很低。

项目经验少,技术理念亟待增强。海南交投成立较晚,截至目前,运营的服务区仅10处,主要服务于省内中线、横线及部分支线高速上的旅客,接管的服务区建设规模、体量、流量相较外省存在巨大差距。海南交投新能源板块起步较晚,目前仅在充电场站与集中式光伏项目上有所突破,尚未涉足分布式光伏与零碳服务区建设,新能源项目经验不多,专业人才储备不够,突破创新性技术力量不足。

对策措施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南交投党委结合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零碳服务区示范项目”调研课题,全力打造海南自贸港首个零碳服务区,填补了我省行业技术标准空白。

核准差距,定向发力,学习省外先进技术经验。赴福建、上海等地学习新能源行业新技术,了解新能源行业新进展。与山东高速集团、浙江交投集团、四川蜀道集团等交通同行进行座谈,围绕各省交通行业情况、属地支持性政策、新能源业务开展情况等深入交流,探讨新能源合作方向,互相借鉴经验。通过对省外“交通+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式调研,寻求破解复杂难题的应对措施。

破题解困,有机借鉴,走访省内相关零碳园区。调研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参观岛内建筑屋面光伏、“零能耗”论坛新闻中心、光储充示范站及智慧数字化管理系统,了解“零碳”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相关单位针对政策、规划、技术等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对省内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低碳改造的解决方案。

学用贯通,做深做实,组织召开工作研讨会。多次组织服务区公司、能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等相关团队开展交流研讨,并赴省内高速公路、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服务区进行现场踏勘,就“零碳”解决方案、智慧管控系统搭建、新能源硬件设施配备及课题研究等内容进行针对性部署。

成果转化情况

开展调查研究以来,调研团队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聚焦推动发展,调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高效产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通过深入开展《海南省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规范》课题研究,高效完成了两项具有实际效益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一是结合建设需求,创新性提出固定投资约束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方案,为解决交通综合能源系统设计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该成果已撰写《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设计》论文;二是原创性地找到了一种面向高速公路服务区电网离网后的负荷调节方法,在考虑碳排放因素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负荷能源的优化调度精确控制起到调节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专利申请。

有效解决高速公路充电难题。零碳服务区建设方案涵盖了高性能充换电设施,通过智能电网直接使用区内分布式光伏所发绿电。其中,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节假日充电难、排队长等难题,在冯家湾服务区内探索性增设移动充电机器人。该设备由海南交投联合相关科技企业开发,当前正处于调试阶段,计划于2023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投用后,能够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方式从“人找桩”向“桩找人”转变,不仅有效弥补了固定充电桩受制于车位、空间限制的短板,还极大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

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海南交投党委将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通过打造全省首个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填补我省行业技术标准空白,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2023年内建成冯家湾零碳服务区,实现零碳运营。力争在今年内正式建成冯家湾零碳服务区,整合节能、减排、增汇等措施,完成区内新能源设施设备建设、电气化升级改造、综合楼外立面垂直绿化改造、智慧管控平台系统搭建,探索开展绿电、绿证、碳交易等新兴业态,通过服务区碳排放和节能减排、碳汇吸收自我平衡,达到真正意义的服务区运营碳中和。

2024年前出台地方标准规范,填补行业空白。力争在明年高质量完成《海南省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规范》,推动建立系统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与地方标准规范。计划发表3-5篇学术论文,申报3-5项专利,同步对外发布《海南交投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白皮书》,形成零碳服务区建设成套技术和可复制、可推广建设运营模式,给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低碳、零碳运营提供借鉴指导。

2025年完成场站全体改造,推动企业发展。以冯家湾零碳服务区为起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十四五”期间分批次完成海南交投所辖服务区整体低碳化改造,补齐交通绿色化基础设施短板,高标准培育发展绿色交通产业,高水平运营综合绿色交通网络。基于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创新上取得的突破,力争在清洁能源供应、节能改造、政策研究、零碳咨询等方面提供体系化服务,逐步迈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贸港高新技术企业,当好全省交通建设的主力军、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思考与建议

省委书记冯飞强调,主题教育要立足国之大者,结合海南实际,通过主题教育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着力解决自贸港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难题。零碳服务区示范项目正是海南交投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的实践成果,同时也是海南交投立足“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以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海南首个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助力构建具有自贸港特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最终实现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协同推进。

强化制度带动、优化工作机制,规划双碳目标路线图。各级政府要深刻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政治站位与时代内涵,要深刻认识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形势与机遇挑战,才能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树立“一盘棋”思想,从大局着眼,从整体出发,建立健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服务体系,制定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主管部门、重点单位等支撑机构的职能分工,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强沟通协调,加强调查研究,统筹做好深化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强化系统联动、优化资源布局,打造绿色产业新高地。在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过程中,要支持并发挥省属国企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把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工作中。各省属国企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水平,在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绿色低碳产业布局、绿色低碳项目投资、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拿出创新举措,推出高质量发展样板。以零碳服务区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全领域“零碳”发展;在全社会大力推进“零碳”商场、“零碳”学校、“零碳”社区等建设力度,力争将自贸港打造成全国“双碳”发展实践先行示范区。

为自贸港推进“双碳”战略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科研体系,构建低碳核心竞争力。围绕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争取“十四五”期间依托自贸港的区位政策优势,探索实现国家级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和科技创新。加大力度支持省属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整合省内优势资源组建创新实验室,建设零碳创新中心,打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高端创新平台。依托标准化建设力量,联合省内外行业标准化机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聚焦“双碳”技术需求,实施高端人才团队引育计划,尽快在自贸港形成一批领军和顶尖人才团队,共同助力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2 09月

2023-09-12 21:03:36

浏览21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在新学期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展现主流媒体作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