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蓝图变成施工图,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把蓝图变成施工图,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摘自:四川新闻网
近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美丽中国建设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我们定能建设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以整体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施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是加强生态保护的关键之策,必须坚持把生态保护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整体性思考、全面性安排、系统性部署;坚持融合理念,全面整合、系统集成生态文明建设各要素和各环节;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激发自然生态系统内生动力。切实通过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以协调推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施工”。我国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彼此共生的生态大系统。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正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要正确处理“五大重大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推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协同发力,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协同联动力量,焕发生态文明建设新活力。
以因地制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分类施工”。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具体生态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针对性、计划性的进行治理和整改,在水流域治理中,做到“以水定绿、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的硬约束;在植被保护与恢复中,做到“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田则田、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加大退化林草的修复力度,加强抚育经营,提高森林植被质量,提升其生态功能,推动实现自然生态的一体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定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3-09-30 06:43:2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