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项目为王 建设交通强省 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来源:《党的生活》2023年第11期上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坚持项目为王 建设交通强省 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高建立 河南党刊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目标任务。
交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紧扣“十大战略”,坚持“党建引领、项目为王、转型为要、人民为本、安全为基、廉政铸魂”的工作思路,铆足干劲促发展、奋勇争先挑大梁,着力做实“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今年1—9月,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85亿元,占年度目标1505亿元的78.7%,较时序进度快3.7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主动担当,全面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深入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把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代化枢纽经济的关键之举。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召开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全面启动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通过3年—5年的努力,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1亿吨以上,完成项目投资1000亿元以上,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沙颍河、沱浍河、唐河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建成周口、信阳、漯河、平顶山、南阳、商丘6个港口,力争水路货物周转量占比达到13%左右,建设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充分发挥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加快周口港中心港、全省内河航运一体化建设等规划编制,进一步明晰各港口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岸线资源,推动差异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对接战略投资人,深入推进与下游地区协同合作,深化与国内主要港口战略合作,加快推动沙颍河、淮河铁水联运精品线路开航开行。
坚持突出重点,深入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认真贯彻“三个一批”“双百工程”等工作部署,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交通重点项目扩投资、增动能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行“三提前一容缺”工作方法,扎实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发挥省属投融资平台作用,持续优化投资模式,拓展项目建设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已完成投资890亿元,安罗高速罗山至豫鄂省界段、阳新高速黄河特大桥等15个高速公路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0%以上。内黄至林州高速等5个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栾卢高速等4个通车项目主体工程加快收尾,正在全力冲刺年内通车目标。
坚持夯实基础,全面推动普通公路提质增效。以存量优化提升为重点,加快畅通国道主干线和国省道瓶颈路,畅连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站、机场、主要景区等重要节点,大力推进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以打造便捷舒适、安全可靠、智慧高效、优质多样的“四好农村路”为目标,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提档提质”工程,高质量推进省重点民生实事任务,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省道301安阳境、省道239南阳境等27个项目建成通车。今年以来,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7582公里,提前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任务。
坚持精准施策,有效服务支撑枢纽经济发展。按照“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要求,加快打造“两体系”、构建“一平台”、推动“多融合”,即着力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枢纽经济智慧信息平台,推动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郑州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有序实施郑开(兰考)同城交通优化、航空港区道路交通优化提升等重点工程。统筹推进“1+3+4+N”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郑州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与平顶山、南阳、漯河、许昌、新乡等市签订厅市共建合作协议,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千亩物流园区为抓手,着力推动“十四五”后三年重点实施的28个、总投资约790亿元综合货运枢纽项目建设,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突出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方向,全面加快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河南省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智慧公路、智慧桥隧、智慧港航、智慧运输、数据大脑5类项目68个,总投资58亿元,全力打造1000公里智慧高速公路。全国路网大数据中心落户河南,按照产学研“三位一体”架构组建研发机构,加强交通运输与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等数据整合和业务融合,不断提升行业治理信息化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旅游公路完善提升。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划建设16600公里旅游公路,全力打造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联通景区、贯通城乡的旅游公路网。积极推进“黄河古都”“太行云天”“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快速交通网、交旅一体基础交通网,拓展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扎实开展旅游公路示范创建。丹江口环库公路被誉为“最美环湖公路”,林州林石公路、兰考兰赵线、鲁山环湖路获评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主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担当作为、加压奋进,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做好谋划储备,持续完善交通网络。以“联网、补链、强链”为重点,聚焦补短板、强赋能,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公路水路重大项目储备,不断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积极向交通运输部汇报,做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推动我省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坚持做实“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加快推进内河航运“11246工程”、高速公路“13445工程”、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有序接替、梯次跟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加快前期工作,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依托省领导重大项目调度会、省级领导牵头推进“双百工程”重点项目等机制,坚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对接,持续完善与中央驻豫单位相互支持协作机制,加密重大项目联审联批频次,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区域评估、联合审验等创新举措,加快办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环评等审批手续,协调铁路代建、电力迁改、跨渠施工等重点环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强化统筹协调,持续优化建设环境。积极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扛牢项目建设推进责任,压实主体责任,围绕征地拆迁、土源供应等重点环节,创新方式靶向发力,强化协作同向发力,加快推动解决项目在国土空间规划、“三杆”迁移、征地拆迁、压覆矿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紧盯政策导向,积极研究创新融资工具,提升交通运输投融资平台能力。
抓牢安全生产,持续提升工程品质。认真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着力提升工业化、装配化、信息化、精细化施工管理水平,探索开展省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和平安工地冠名工作,着力打造更多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
2023-11-16 21:59:2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