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科创优势开拓产业赛道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以人才科创优势开拓产业赛道
作者:王成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些年来,丹阳市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并举、现代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并重、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人才政策并行,把更多人才科创“优势牌”打成产业发展“必胜局”,创新活力奔涌不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小城制造”向产业高端新赛道的有序转型。
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优化提升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和大家居等传统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兴产业,积极导入以数字经济、5G技术为特点的未来产业,持续推动创新成果同产业转型深度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重点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智改数转网联,进一步拓展新空间、抢占新赛道,推动眼镜产业向AR/VR转型,以新质生产力带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强化密切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协同创新,北航、南师大等高校在丹阳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与省生产力中心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科技部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等8个海外人才联络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助力恒神、冈田等30余家本土企业与高校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丹阳基地、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丹阳高新区技术转移基地挂牌成立,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和省平台创新资源优势,推动更多海内外科技创新成果和高端人才集聚,赋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高能级平台引领产业创新矩阵。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创新资源要素加剧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实现力量集中、任务集中、投入集中、产出集中。龙头企业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者,对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和创新生态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勇担龙头使命,率先探索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先后打造10家省级联合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聚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力量,显著缩短关键技术从研发到市场应用周期,促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了各具特色、梯次合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园区是集聚创新要素的“梧桐树”,以产业创新带和创新走廊建设为契机,优化产业和载体布局,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提升“两区四园”发展能级,引进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市场化科创园区,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技孵化体系。在北京、上海设立科创飞地和创新驿站,帮助企业链接高端科创资源,汇聚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
全方位服务构筑城市创新生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环境是集聚人才的最强引力。推出20条人才新政,启动“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一事一议”,构建人才招引培育、创业支持、服务保障的政策闭环。集聚50名国家级人才和12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创新创业,聘请107位院士、领军人物、学界专家、资深投资人等担任科技产业发展高级顾问。打造“丹舒心”服务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清除阻碍创新的堵点、影响创业的痛点、监管服务的盲点,以更宽松的政策、更多元的投入、更精准的服务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坚持精致经营、精细管理的理念,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数字丹阳建设,全力提升城市科技质感。以承载创新产业、集聚创新人才为着力点,用心、用情、用智推进重点片区建设,以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加大科技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为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鼓励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勇闯新路、敢吃螃蟹,打造闻者愿来、来者愿留、留者有成的创新创业高地。
(作者系江苏省丹阳市委书记)
2024-01-16 10:54:52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