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探索“民情通衢”工作方法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学习时报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探索“民情通衢”工作方法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委组织部供稿 字数:3533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纵深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牵引,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创建“民情通衢”工作方法,强作风、抓治理、促共富,形成主题教育在衢江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民情贯通:让服务保障作用发挥起来

巩固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紧抓中组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契机,持续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成果,加快构建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基层治理体系。“县乡一体”,即打破条块分割,进行体制重塑、流程再造,推动协同联动,以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形式,形成上下贯通的区域整体智治格局,为群众提供综合集成服务;“条抓”,即全面推进职能部门赋能基层、放权基层、服务基层,明确县乡权责界面;“块统”,即把乡镇做大做强,提高对资源、平台、队伍的统筹协同能力。建立“一件事”协同办理机制,将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县乡联办的事项集成为“一件事”,推进事项协同联办。建立动态管理和事项准入机制,梳理编制乡镇街道权力清单138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37项、“属地管理”事项清单67项,推动部门职能归位、乡镇减负增效,群众诉求反馈及时。

不断夯实战斗堡垒“红色引擎”。坚持党建全程抓、抓全程,创新建立基层党建“十个一”过程化管理机制,每季度开展“夯基固本、逐村过堂”行动,形成“红黄蓝”三色问题清单,压紧压实村级党组织责任,推动全区30个村(社区)获评省市“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区)称号。2023年以来,推动11个重点信访村成功摘帽,15个后进村(社区)完成整转。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大力培育“早上好”式党组织书记,围绕“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经济发展”主题分类开设培训班,实现全区29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推动精准赋能。深化赛马比拼机制,搭建“共富领头雁·强基PK赛”比拼擂台,通过乡镇月度比武、片区双月比拼、区级季度打擂,持续提升村书记创富领富带富能力。2023年6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获评省市担当作为好支书称号。实行村书记星级管理,每月晒业绩、每季群众评、年终总结大会,83个支部书记实现星级晋位。

积极完善“精网微格”治理模式。科学划定大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力量,由村(社区)两委兼任网格长,村(社区)干部担任网格员,明确细化党建引领、信息采集、服务群众、应急处置等网格职责,按照“网格居民必清、家庭情况必清、重点对象必清、矛盾隐患必清”的要求,推动网格员走访排查到家、倾听意见到家、心理交流到家、工作细致到家、暖心服务到家。在划设大网格的基础上,延伸设立楼栋、楼门微网格,同步建立微网格党小组,组建微信群,选取双报到党员、威望高能力强的老党员等充当小组长。完善网格员考核办法,并将优秀网格员纳入村(社区)干部培养池,同时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机制、奖励机制,增强村(社区)自管党员、双报到党员服务群众,参与村(社区)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民情疏通:让群众诉求办理精准高效起来

全量化归集民情数据。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民情信息采集机制,线上,打通职能部门430万条数据,生成包括住户、房屋等11类数字民情档案72.2万份,并与线下掌握数据进行比对更新,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自入户走访行动开展以来,共动员近万人次,系统收集辖区人事地物等全量信息。线下,划分859个网格作为最小单元,每个单元配备3+N种工作力量〔“3”包括部门和乡镇组团联村(社)干部、公安干警、网格员;“N”包括群防群治力量、暑期大学生等〕,联合开展入户走访行动,明确由部门联系的70个小区干部、乡镇组团联村干部担任入户小组小组长,负责具体统筹推进工作,力保做到走访核查定责任、定人员、定时间。

高效化研判民情要事。依托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创新推出民情要事“日清日结”功能,加强各类重点事项全方位的分析研判。从事件破题出发,划分8类矛盾、21项风险等,每日选派专人按照“四条跑道”进行归集清单库管理,纳入“重点事”管理。区分事件轻重缓急,创新“三色管理”模式,规定一周内处置反馈红色问题,3个工作日内完成黄色案件处理,1个工作日将绿色问题消化掉,基本做到了“一般问题不过夜、复杂问题周办结、重点问题提级办”。

精准化匹配需求服务。以数字解题为抓手,设置分流交办、协同处置、跟踪督办、办结反馈和评价回访等环节,精准匹配部门单位人员力量,加强民情案件全链条闭环处理。突出平战一体,战时“一把手”负责,提级管理;平时由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重大问题即时解决,同时,实行“日要情、周研判、月汇总、季分析、专项预警”制度,确保案件流转处置有专门人员队伍牵头落实、有关键要素记录留痕、有明确路径推动实施。

民情直通:让干部群众双向互动起来

干部下访联系群众。深化区领导包乡走村、乡镇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机制,深入实施村两委“包网入格”机制、党员联户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走访联系群众常态化,确保村情民意表达能够及时收上来并反馈下去。衢江区莲花镇创新干部夜访机制,全体机关干部做到“五必访”(涉稳对象、低保户、退职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家属),将干部“下访”落到实处。

组团协作服务群众。严格执行“周二无会日”制度,集中开展“组团联村(社区)”服务活动。各级组团联村(社区)干部、各类服务团队统一到联系村(社区),走访联系群众,帮助解决问题,根据村(社区)发展需要,开展各类暖心服务。持续深化“点兵点将”机制,创建街道(乡镇)点单,区级部门接单、一线评单、全程跟单等流程,推动部门服务下沉,确保基层服务专业对口化、服务精准化。创建“映山红”老干部工作室、组建“6070”矛盾纠纷调处团,凝聚老干部、退伍老兵等基层自治力量,通过充分发挥“熟人”优势,为地区治理发展建言献策、为地区和谐氛围营造贡献力量。

阵地升级温暖群众。创新打造“响应式”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就近办、上门办、掌上办”的“民呼我为”机制,全面畅通民意反映和需求办理渠道。持续建强乡村振兴讲师团、“一老一小”帮帮团等服务队伍,开展“行走的法庭、行走的医院、行走的工厂、行走的电影”等“十个行走”系列活动2090余场,服务党员群众7.3万余人次,精准对接党员群众需求,打造365天不打烊、民情沟通零距离、为民服务在身边的基层服务矩阵。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充分盘活物业用房、部门闲置房屋资源,整合住建、民政等部门资金,投入5250万元高标准完成党建阵地“三旧”专项整治,分批推进霞飞社区、霓虹社区等12个社区服务综合体进行新建、改造和提升,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幸福大院等硬件设施全面提升。

民情联通:让多方资源整合协同起来

整村经营,培育强村富民新动能。衢江区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创新“整村经营”模式,做深做实资源整合、项目规划、经营致富,推动闲置资源集聚、产业融合突破、村企民红利共享,打造强村富民共同富裕基本单元。走进高家镇盈川村,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宾客闹盈盈、群众喜盈盈、口袋满盈盈”的共富新场景,这得益于探索形成的“市场+企业+村集体+村民”的整村经营模式,通过企业运营、集体入股、农户参与、政府(国资)保障,全面激活劳动力、土地、房屋等沉睡资源,推进“闲房变民宿、闲人变管家、闲地变园区”,着力打造出集农事体验、文化创意、康养旅居、农产品展销等为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景区村落。

“一件事”集成联办,巧解基层治理难题。系统梳理“一件事”改革项目清单,并逐项建立处置模型,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制定办事指南及流程图,通过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区乡联办,一体解决地区、乡镇、村(社区)工作中遇到的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群众反映较集中的各类治理难题。利用农业农村、资规、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下沉的干部力量,不仅实现审批“零跑腿”,还实现乡镇、部门监管全覆盖,建房审批时间由原来的90天缩短至7—17天,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提级联动协作互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纽带,在纵向上,加强提级联动,在横向上,加强协作互通,聚力满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出行、看病等现实需求,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协调下,省市相关部门围绕云溪乡棠陵邵大桥因年久失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一事,进行下访调研、沟通联动,并启动大桥重建工程,彻底解决了群众安全出行难题。湖南镇立足山区库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出行实际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需求,积极对接卫健、妇联、团委、民政等部门,开展送医送药、圆梦微心愿、困难帮扶等暖心活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服务,“一老一小”幸福感不断增强。(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委组织部供稿)

17 01月

2024-01-17 11:50:31

浏览226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推动构建栖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砥砺担当干事之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