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李屹: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淘8090 申论范文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4年第10期

 

李屹: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创 李屹 机关党建研究(作者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2024年10月31日 11:01 北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全国文艺界和文联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加强思想理论武装,铸牢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领导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既对文化理论作出科学阐释,又对文化工作作出方向性战略性基础性布局部署,既有思想理念层面的认识论,又有实践层面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只有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中汲取智慧、提升本领,才能确保文艺文联工作行稳致远。

近年来,中国文联组织文艺领域专家学者多角度多层面深入研究、专题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制定落实《中国文联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五年工作规划(2022—2026)》,召开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和两年一届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助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健全完善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文艺工作者的制度,坚持思想理论教育不低于总课时30%,持续开展强力度、大规模、超常规文艺人才教育培训,有效引导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增强政治定力,以如磐文艺初心涵养艺术理想、以文化自信激发创造活力,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才能不断巩固文艺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文联将持续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贯通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重大创新观念和战略布局部署,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业务能力和艺术修为。结合各艺术门类实际,发挥艺术优势,运用网络化、可视化的方式提升理论评论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学习阐释的针对性,做到既精准又可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指南,让习近平文化思想直通文艺工作者,做到入脑入心、常学常新,活学活用、见行见效。

二、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彰显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以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在于创作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文联组织必须切实把推动文艺创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持续强化质量意识,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引导推动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近年来,中国文联以重大主题为牵引,聚焦重点文艺创作,组织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主题雕塑工程和“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创作实践,直接参与创作了越剧《钱塘里》、MV《坚信爱会赢》《我们的歌》《长江之恋》《天山放歌》、电影《你是我的春天》、电视节目《闪亮的坐标》等一批精品佳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文艺评奖改革和加强改进文艺评论工作的政策措施,健全文艺创作扶持引导机制,不断提高文艺创作与评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伟大实践和火热生活中进行艺术创造,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代篇章。

创作推出优秀作品是文艺文联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准。中国文联将加大政策扶持、资金资助、资源整合、组织协调工作力度,帮助创作者从新时代新气象新变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充分挖掘内容素材,找准讲好中国故事的大主题和小切口,把组织具有示范性的创作采风实践和对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指导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创作扶持质量。立足创作所需、文联所能,抓实项目资金孵化,积极适应文艺传播新技术新环境新条件,准确把握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传播规律,提升优秀文艺作品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推出辉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扛鼎之作。

三、聚焦“做人的工作”任务,夯实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生产是创造性劳动,核心在人,人才济济、名家辈出,文化才能繁荣兴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文艺人才,是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文艺界走深走实、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联组织必须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根本任务,深刻把握文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走好符合文艺人才成长特点、具有文联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真正夯实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牢固根基。

今年是中国文联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文联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国、辐射广泛的组织和工作体系,团结凝聚了涵盖各艺术门类的优秀文艺人才。目前,全国文联系统个人会员总数达470多万人,其中“文艺两新”会员、高学历高职称会员显著增多,会员结构日趋合理。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文联坚持党管文艺、党管人才,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中长期文艺人才培训规划,广泛开展全国文艺骨干大培训,大力实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艺苑撷英、强基工程、名家传艺等文艺人才培育工程。稳步推进针对新文艺群体的政策保障、组织体系、教育培训、职称评审、入会参评和集聚区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先后建立31个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指导14家省级文联建立130个基地、6家副省级城市文联建立37个基地,努力为新文艺群体和青年文艺骨干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有力推动了各艺术领域薪火相传、新人辈出。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构建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梯队衔接的新时代文艺人才体系,事关文艺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中国文联将树牢人才引领战略导向,发挥组织优势、专业优势,立足长远、突出重点、用心发力,健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创造的文艺生态。统筹完善文艺人才发展布局,准确识才、重才、爱才,着力加强名家大师、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重点紧缺和复合型文艺人才,基层文艺人才和“文艺两新”人才培养,在采风创作、教育培训、展演展示、评奖推优等方面提供和搭建更多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汇聚起全系统全社会文艺人才力量,齐心协力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突出机关党建引领,激发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严格落实机关党建责任,进一步强化制度硬约束,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中国文联必须以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不断增强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提升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7·9”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党集中性主题教育和巡视整改为契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活动,积极推动“四强”党支部建设,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创新青年干部代表列席旁听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评选表彰青年学习标兵、“四好”党员,探索开展中国文联内部巡视,着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推进机关党建提质增效,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作为文艺界党的群团组织,文联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文联工作的领导。中国文联将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始终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增强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维护的能力和效果。树立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抓机关带系统促行业的理念,强化系统思维,在科学统筹抓好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业务工作上下功夫,紧扣文联职责定位,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与提质量、强功能并举,确保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走好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一方阵,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4年第10期


02 11月

2024-11-02 10:58:17

浏览130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扎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奋力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 全力打好“组合拳” 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