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4-11-18 作者:谢喆
(作者系黑龙江省鸡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布广泛,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近年来,黑龙江鸡西市构建健全管理机制、汇集服务合力、搭建建功平台全链条工作体系,让流动党员摸排在经常、管理在日常、作用发挥在平常,不断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抓实动态排查,在兜准底数上持续发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提高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准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可以确保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鸡西市坚持“一个覆盖两个掌握”的原则,以“无论在哪里都要找到”的决心,精准掌握基本底数、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去向和现状,及时把每名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指导各党(工)委以支部为单位建立联动摸排机制,每季度对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动态建立“流出”“流入”管理台账,全面摸清思想状况、流出时间、流动原因等情况,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分布地点清、从事职业清、联系方式清,为有效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夯实基础。建立完善流动党员外出报备及流入报到制度,定期发布《致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依托街道(社区)、乡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星火工作室”,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点,指定专人负责联系流动党员,保证流动党员及时纳管。指导基层党组织每月联系1次流动党员、基层党委每季度更新1次流动党员名册,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同步做好流动党员登记,对符合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条件的流动党员应转尽转。
坚持双联双管,在教育管理上精准发力。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双联双管”机制,可以确保流动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它要求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承担起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责任,形成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双向互动和双重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通过开展大规模培训党员工作,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党员发挥作用载体,建立关心关爱党员机制,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经常化、常态化。针对流动党员分散性和流动性大的实际,坚持网络送学、集中补学相结合,建立网上课堂,定期推送学习篇目、分享学习体会,充分利用节假日集中返乡探亲契机,以党建阵地为依托,有计划组织开展政策理论、专业技能、法律常识等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流动党员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能力水平。组织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每半年开展1次工作会商,定期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构建“1+1”“1+N”党员结对互助机制,实行“两谈两询两访”工作模式,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对子,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解读、就业指导、维权服务、走访关怀等。
强化政治引领,在激发作用上全面发力。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党员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鸡西市以打造“墨都红心耀边疆”党建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积极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平台,引导党员自觉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进取意识,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探索建立“积分制”管理制度,设立“流动党员活动日”,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参与志愿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等情况纳入积分管理,对评定不合格的及时批评教育,引导流动党员不断增强一心向党的主动性自觉性。充分利用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人脉资源多、信息传递快的优势,实施“归队安家”行动,采取提供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支持鼓励流动党员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收集整理流动党员意见建议、思想动态和困难需求,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好解疑释惑、解难帮困文章。实践表明,通过构建全链条工作体系,可以有效增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质效,提高流动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感。
(作者系黑龙江省鸡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4-11-18 14:56:30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