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美姿态 ——在青海民族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来源:青海民族大学
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美姿态
——在青海民族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青海民族大学优秀校友代表、西宁市城东区政府副区长徐书林,2024年9月11日)
尊敬的世和书记、各位来宾,尊敬的校院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青海民大文学院2003级校友徐书林。
值此金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共庆民大2024级新生入学典礼。
今天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对于在座的学弟学妹来讲,你们的称呼已经发生转变,你们的人生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精彩旅程。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信任,让我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与大家交流。
今天看到这么多朝气蓬勃的面孔,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21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怀着憧憬与期待踏入校园,在这座求索真理的神圣殿堂度过了七年的美好时光,这些难忘的岁月值得我一生去铭记与珍藏。我现在依然能回想起每天早操前为了多学一会儿,又怕吵醒舍友时,悄悄起床在夏晨广场背英语和古诗词的样子,想起每天宿舍快熄灯时,恋恋不舍地离开河湟草、晨帆戏剧社和图书馆的场景,想念大家齐心协力、通宵达旦举办的一届届迎新晚会、节日活动,想念大家挥毫泼墨、群情激昂地在校报校刊上写下的梦想与未来。
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并不是因为我优秀,仅仅是因为,我是过来人,一直在基层工作,代表了更多同学的普遍状态和一般性特征。一周前接到邀请时,我既激动又忐忑,不确定交流的内容是否令大家感兴趣。想说的话太多,现总结成三句与大家分享。
第一句话,想清楚将来做什么?给自己定一个美好的愿景。我当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自己也一直想成为一名教师,可以说,所学专业正是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事业,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为了纠正不标准的发音,我应聘过校园广播站,考了导游证,主要想通过讲解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为了达到师生有效沟通,假期做过家教,在培训机构当过老师。为了在讲课时熟练切换中英文,逼着自己大一过了四级、大二过了六级。每天忙得像一只陀螺,但从来不觉得累,因为心中有梦想。我想跟学弟学妹们说,从今天开始,你们也要想清楚,我是谁?我的理想是什么?本科、研究生毕业后,你想从事什么工作?你想具备什么能力?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怎样来实现这个理想?从此刻开始,就为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制定自己的短期和中长期规划,就像国家制定“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一样,干一年、看三年、想十年,用美好的理想、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指引自己的行动。
第二句话,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更是人生的常态。大学毕业那年,学校推荐了各院系师范专业的优秀学员到湟川中学参加校园引才,做了如此充分准备的我,还是因为教学经验不足,试讲没能通过。研究生毕业后,我又接连参加了几次教师招聘,都是未通过面试环节,到现在依然记得考虎台中学教师试讲时的场景。抱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心态,我转念考了公务员,没想到一次就考上了,于是从一名普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开始干起,先后在城中区委办公室、街道办事处、团委、组织部、教育局,城东区政府工作。我想跟学弟学妹们说,尽管我们做了万全的准备,生活也并不一定会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行,无论我们做的如何好,无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有第一名,就会有最后一名,有人撑伞在雨中漫步享受,就有人头顶一片天在雨中狂奔。这里的挫折可能来自学业、生活、情感、工作等等,在每个挫折面前,我们都有选择的权限,是沉沦?还是崛起?是抱怨?还是改变?我不了解大家的过去,更不确定大家的未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些挫折,并将其作为养分化为成长的力量时,你会发现,只有经历风雨的人生才更加绚烂。你之前走的每一步,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没有白费,在校期间的不断努力和持续积累,都为我上班后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更是时时激励着我。回望14年工作历程,期间也有过遴选到省上工作的机会,但因一些原因,自愿选择了放弃。我想和学弟学妹们说,一路走来,我们会遇到很多选择,有些当时认为是泰山压顶的艰难抉择,后来不过是沧海一粟、云淡风轻,究竟哪个选择会更好,莫衷一是。只要确定了,就不要犹豫、不要后悔,因为生活从来没有标准试卷和标准答案。
第三句话,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矛盾。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远超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我们身处变局中却依然可以在这里挥斥方遒、激昂文字,要衷心感谢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而未来的你们,也可以成为挑起这个重任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是只要你够拼搏就一定会出彩的时代,更是一个你们可以用青春和汗水去书写的时代。那么,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想跟学弟学妹们说,首先,在阅读学习中深耕自己。《大学》一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与现在的不同,但所阐述的道德修养、民本思想和至善追求,在今天依然重要。希望大家勤于思、善于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奠定扎实基础,锤炼过硬本领,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业水平等各方面,磨砺自己、充实自己,保持自己稳定的内核。总有一天,这些知识会成为你根植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其次,在日拱一卒中保持自己的节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频道和时区,不要着急与他人比较,不要觉得别人提前交卷了,就草草写完自己的答案,人生从来都不是单行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况且,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他人,从来都只有我们自己。结果很重要,但是体验成长的过程和心灵塑造的历程更重要,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讲,正是在试错探索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要在自己的赛道上坚持不懈,每天的你都会有所成长和进步。最后,在独立思考中不断完善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在大学这个新的人生起点上,希望大家坚持独立思考,努力提高眼界、格局和思想品质,坚定信念,增强辩证能力和宽广视野,“敏于事而慎于言”,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将追求小我的过程融入实现大我的抱负中,用自身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行而不辍、勇攀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再次感谢母校厚爱,让我能够有机会表达心声。
祝愿母校薪火相传、基业长青!
一声迟到的教师节祝福,祝敬爱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在未来的时光里,心系祖国、志存高远,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祝愿大家在青春的赛道中跑出最美的姿态。
最后,借用《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希望大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自己的学业生涯与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博闻强识、砥砺前行,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谢谢大家!
(来源:青海民族大学。作者徐书林,女,汉族,生于1985年1月,湖北襄阳人,中共党员,2003年考入青海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在该校本硕连读,毕业后先后在城中区委办公室、街道办事处、团委、组织部、教育局工作,现任城东区政府副区长)
2024-11-24 14:54:00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