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水平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提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5-03-03 作者:陈伟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党建工作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提效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临沂市兰山区坚持“一切工作进小区、一切工作到支部”,探索实施小区精治,分类建强组织、下沉服务,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让“有事找支部”成为常态,实现治理效能大幅提升,持续夯实城市基层党组织基础。
聚焦建组织强队伍,夯实城市治理基础。做好城市工作,关键在党组织引领,充分实现人的作用发挥。适应新时期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要求,要坚持大抓基层的导向,聚焦小区这个城市组成的“最小单元”,精准划分商开、还建、老旧等小区类别,推动“支部建在小区上、党员作用发挥在网格”,构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红色网格”的组织框架,推动城市组织体系全方位建起来,变“最后一公里”为“最后一百米”。出台党建促城市治理的系列政策文件,既要注重高位推进的领导机制等“上层建筑”的搭建,也要注重“四定”议事法、“支部先议”等“基础骨架”的落实,切实推动支部议事常态化、民主化、长效化,搭建起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四梁八柱”制度体系,解决小区党支部“话语权”不强问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要打造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等人员力量,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能力培训工程,完善薪酬待遇动态增长、考核激励机制,畅通退出和晋升通道,推动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与“城市治理所需”“人才成长所求”深度融合。
突出善统筹聚合力,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城市治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破解这个系统中社区力量不足、党员和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必须以改革思维进行机制、载体和方法创新。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突出作用,持续通过条块结合、上下联动、联建共建等有效途径,发挥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治理机制管根本、管长远作用。整合城市治理“传统力量”,推动综合执法、民生保障、市场监管力量下沉,协调联动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主体,推动多元力量向城市治理前沿聚集。广纳城市治理“新兴力量”,搭建新就业群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便捷渠道,鼓励“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成为“移动微网格员”,鼓励志愿服务队、科普工作队等进社区、进小区,将这一参与城市治理的“关键变量”变为“最大增量”。统筹城市治理“中坚力量”,集合政府部门群众意见建议诉求办理渠道,健全“收集—办理—反馈—评价”完整链条,坚持“精准交办”“接诉即办”,实行“热线、媒体、政务、人大政协、纪委”五级督办,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推动政民双向互动。
立足优服务聚民心,释放城市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依托“双报道”制度、“我们群众办实事”“党员同做一件事”等活动,引导基层干部走到群众中间,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将有效的服务推送到群众“家门口”。优化数字城市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丰富数字政务内容,精简数字政务端口,优化数字政务界面,让居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方便居民生活。立足嵌入式服务理念,突出“一老一小一特”等重点群体需求,持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功能布局,丰富服务场景,提高综合使用效率。发挥城市各类人才集聚、各类资源充足的优势,建立“部门牵头+群体参与+支部领办+居民点单接单”四级联动机制,把有效的服务推送到群众“家门口”,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需求。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要坚持先体检、后更新的思路,持续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积极运用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城市生态理念,“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城市服务理念,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3-03 21:47:4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