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孝感:一座以孝为名的城市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遴选范文 tao8090.com

来源:学习时报

孝感:一座以孝为名的城市

胡玖明   字数:2994(作者系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

 

一个传说感天动地,一片厚土生生不息。

孝感,处云梦古泽之畔、江汉平原一隅,因东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久负盛名的中华孝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唯一以命名的地级市。

20241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首站来到孝感,在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让孝感这座城市瞬间吸引了外界更多关注的目光。

走进孝感,历史文化和山川形胜,无不印证着外界的风评。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脉悠长,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麻糖米酒的起源地,出土了中华第一律(秦律)、中华第一长文觚和中国最早的家书,诗仙李白曾在这里生活十年,留下多部传世名篇……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中国孝文化之乡等一系列城市名片彰显着它的独特底蕴和魅力。

城以名越千年

孝感因得名,以闻名。古代二十四孝中,董永行孝感天、孟宗哭竹生笋感地、黄香扇枕温衾感人的故事都发生在孝感,其中以董永行孝感天最为有名。清代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汉安陆县地,刘宋置孝昌县,以孝子董永名也。据考证,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大力倡导孝行,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在此处设置新县,取名孝昌,以彰此地民风淳正、孝行昌盛。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祖父李国昌的名讳,在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改孝昌为孝感,取意以孝感天下。由此,这里以为名,已有1570多年历史。

地以名,风以淳。千余年来,孝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特别是明清时期,这里广修墓祠碑坊,祭奉孝义典型,孝道思想蓬勃发展,孝子故事层出不穷。《孝感县志》记载的明清两代孝子有传者约500人,《应城县志》载有85人,《云梦县志略》载有30人,《同治汉川县志》载有57……孝文化在孝感代代相传,成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和城市标识。自1996年以来,孝感连续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出200多名新时代孝子,他们的感人事迹不断赋予孝文化孝忠、孝诚、孝敬、孝爱时代内涵,他们的精神力量滋润感召着一代又一代澴川儿女,凝聚成中国孝文化之乡丰厚的孝德资源,孕育出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的孝感精神。

文化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只有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一座城市保持蓬勃生命力。孝感历届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孝文化名片作为一份特殊的历史使命,早在2006年就提出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2013年、2018年、2023年,先后制定《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纲要》《关于加快推进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推动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力争创以孝德文化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努力让孝爱之城绽放孝爱之光,在澴川大地形成小孝齐家、中孝敬业、大孝报国新时代孝德孝义、孝风德韵。

简牍遗墨传孝语

八万里大楚雄风,三千年梦泽古韵。昔日,孝感地属云梦古泽,今日,云梦乃孝感所属一县。在地域上,云梦是小县;文化上,却堪称文物大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云梦先后有多次简牍考古发现,出土了3500多枚战国秦汉简牍,作为重要历史进程的原始记录和直接遗存,填补了传世文献的诸多空白,也让这里拥有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

云梦出土的秦汉简牍中,以睡虎地秦简最为知名。除了秦律之外,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中还出土了两封2200多年前的木牍家书,是当时正在秦楚交战前线的士兵黑夫兄弟俩,用木牍给家人写的两封信,记载了黑夫两兄弟问候家人、向家人报告自己在军队里缺衣少食的情况等内容,是截至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信中出现七次之多的毋恙也,意为是否平安,是问候之语,他们频频向母亲、大哥和其他亲友问好,还牵挂着他的妻女。今天细细读来,家国情怀、孝悌之义跨越千年,跃然眼前。

孝感文化底蕴深厚,孝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李白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勾勒出独特的文化版图。守护与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孝感全市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历史主动、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高标准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云梦楚王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着力打造有影响的简牍研究高地,把云梦县博物馆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法治教育、廉政教育、干部教育基地。

悠悠孝德润澴川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首。纵观我国历史,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是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孝经》开篇曰,夫孝,德之本也

孝感作为古代三孝之地,孝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厚。进入新时代以来,孝感积极探寻孝文化历史渊源,挖掘传承其时代价值,培育弘扬新时代孝德文化,加快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源远流长的孝文化正滋养着孝感每一寸土地。

如今,行走在澴川大地,孝风德韵浸润全城。加强孝文化研究传承,孝感市现有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当代孝文化研究院等省市级研究机构10余家,专家学者达100余人,编辑出版40多部专著,多次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成功打造中华孝文化学术研究和交流核心基地,成为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的永久会址。用孝文化铸造城市精神,举办全国首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马拉松赛事,连续举办17届中华孝文化旅游节、评选13十大孝子。用孝文化发展银发经济、赋能千行百业,建成中华敬老园、永久性老年用品博览场馆,成功举办中国(孝感)国际老年产品博览会,全市含孝文化元素命名的经营主体1000多家、注册商标500多件、特色包装2000多种。将孝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建设了一批具有孝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口袋公园、城市建筑及基础设施,新扩建了董永路、天仙路、黄香路、槐荫大道等一批以孝文化命名的城市主干道,结合老澴河综合治理谋划建设了文昌阁等标志性建筑,规划建设蕴含孝文化的文旅小镇,推动孝文化文脉与城市建设相融互促,不断彰显孝文化名城风貌。

文化是流淌的活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近年来,孝感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把孝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孝城文明创建,将孝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和机关建设,持续举办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等特色品牌活动,深入开展家书孝语”“重阳节”“孝行日”“六个一系列感恩活动。出台孝十条做实民生经济学,打造孝厨幸福食堂、开展助老畅行电梯行动、推行孝灯湾湾亮,实施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让养老、敬老、惠老、乐老在澴川大地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强调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孝感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站上了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篇章。500万孝感人民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不断贡献力量。

(作者系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


07 03月

2025-03-07 11:10:05

浏览137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以高远的历史眼光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 深化供销社改革助力乡村加速振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