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的“成才”之道
来源:干部之友
年轻干部的“成才”之道
(作者单位: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街道办事处,2023届选调生)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服务群众的大本营,也是年轻干部施展才华、锻造素质的大舞台。基层年轻干部若要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就必须深谙“成才”之道,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练就经得起风雨的“硬脊梁”、扛得起重活的“铁肩膀”。
在基层大课堂中深学细思,做行成于思的“践行者”。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分析是年轻干部提升能力的关键方法,有助于形成深刻见解和独到判断,提高思想认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年轻干部要想养成在工作全程进行思考分析的习惯,就必须做到勤于思、勤于省、勤于悟。善于从理论学习中提炼思想精华,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经常性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多面性,全方位思考、多角度分析,快准狠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工作表现,注重从成绩中总结经验、从问题中查摆原因、从实践中找准思路,在“三省吾身”中永葆初心本色、提升自我;定期对自己所学所思所做进行提炼总结,将零散的经验和知识整理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磨砺干事创业的坚韧品质,保持奋斗之志,为事业添砖加瓦。点此加群
在基层竞技场中敢闯敢试,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年轻干部的党性和作风。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英勇斗争。现实工作中,一些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些新问题沦为老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很多时候是缺少有真胆量、敢担当的人。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在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中,年轻干部要永葆“闯”的精神,积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挑重担、打硬仗,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重大任务前站得出来、豁得出来、顶得上去,为基层痛点、难点、堵点的解决贡献力量。点此加群
在基层大熔炉中锤炼历练,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年轻干部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担当时代重任,不仅要有担当之心,更要有干事之能。于年轻干部而言,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只知道“吃老本”“念旧经”“哼老调”,不会“谱新曲”“唱新歌”,就会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土办法不能用”的尴尬境地。要在“学”上狠下功夫,发扬“苦干钻研”精神,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从新思想、新理论中汲取力量,持续在工作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练就一身“真功夫”“硬本领”。同时,要牢记“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道理,主动强化基层实践锻炼,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上摸爬滚打、摔打磨炼,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真正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后继之才。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吹响,年轻干部只有牢牢把握“成才”之道,在基层“大舞台”上展现自我、施展才干,才能担当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作者单位: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街道办事处,2023届选调生)
2025-03-15 21:50:1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