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九龙坡区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言摘登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九龙坡发布

导读:3月10日,九龙坡区召开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区发展改革委、渝州路街道、东鹏特饮、臻宝科技、精准生物、忽米网、江南金属材料、区高端制造业商会等单位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以下为发言摘登。

 

勇挑重担 走在前列

奋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文明

 

2024年,全区集聚民营市场主体22.7万户,其中民营企业9.7万户、均保持全市第一。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240亿元、增长10.7%,占全区经济比重60%。

一是促进“两个健康”质效不断提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企业宣讲40余场。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谈心,集中走访商会23家、企业205家。深入开展政企交流,“九久满意·亲清联盟”平台组织活动260次,办结企业问题诉求329件。

二是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迭代“九办”政务服务,推动846个服务事项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85%、满意率达99.9%。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企业开办提速80%。重点项目用地用房保障率保持100%,“就近帮”应用为民营企业解决12万个用工需求。落实“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机制,入企行政执法检查减少20%。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9个,科技创新指数居全市第一梯队。围绕“向西挺进、整体跃升”统筹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布局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

三是民营企业综合实力发展壮大。大力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民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分别新增67家、80家、1家。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民营高企、民营科企分别新增94家、638家,14家民营企业入围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找钢网”西南区域总部1年营收超百亿元。全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民间投资稳步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理念,持续丰富政策、服务、要素供给,不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凝聚思想共识,塑造先进标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民营企业争先精神。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强化资源服务供给,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三是推动产业升级,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融入现代化农业体系、“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2+9+11+N”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民营企业竞争能力。四是优化营商环境,锚定“西部一流、重庆最优”目标,实施九办服务升级行动、法治安商护航行动、市场活力激发行动、创新生态提升行动、要素保障优化、宜居环境跃升行动,厚植民营企业发展沃土。五是加强服务保障,用好政企交流两平台,搭建惠企服务新矩阵,尽享国家系列好政策,增添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育企助企惠企并举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渝州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余健翡

 

渝州路街道现有市场主体4.72万户、占全区20.5%。拥有30栋产业楼宇和8个专业市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载体空间。2024年新增限上商贸民营企业35家,位列全区第一。

一、下好育企“先手棋”,夯实民营经济发展根基。一是围绕企业做产业。聚焦4大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2024年累计盘活闲置资产11.7万方。二是围绕营商助招商。2024年助力招引7个标志性项目签约落地,推动2个区级重点项目在街道布局建设。三是围绕楼宇促培育。引入楼宇专业社工,走访问需企业1086家,收集建议意见78条,开展专场服务活动12次。挖掘楼宇闲置国有资产16.4万方、民营资产10.2万方,推荐38家企业实地踏勘,7家成功签约。

二、打好助企“主动仗”,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一是深化“办事不求人”服务机制。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为73家企业解决融资授信3516.6万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68个。二是打造特色街区品牌。扮靓南方花园市级特色夜市,成功获评市级文旅消费集聚区,引导入驻市场主体589家,年营业额3亿元。三是聚力解决商事纠纷。构建“三所联调”多元化解工作机制,2024年,共调解合同纠纷820件,调解成功率达96%。

三、管好惠企“责任田”,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护航重点项目落地,服务科创高地建设,构建双向赋能机制,引导328家街道商会会员企业实现业务互通、优惠互享,邀请辖区高企合作打造街道“141”智治平台应用场景,优先选取辖区限上商贸企业提供优质商品服务。

下一步,渝州路街道将全力培育企业壮大,做好“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引育,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升规升限、做大做强。全力推进招大引强,加强对接480余家高企和“四上”企业,全面提振街道楼宇经济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以街道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幸福指数,在推动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

 

全面实施多品类战略

打造中国领先的饮料集团

重庆东鹏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厂长 徐士兵

 

重庆东鹏生产基地是东鹏饮料集团下属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东鹏特饮、补水啦等产品,产品销售主要辐射西南及西北市场。

一、集中发力推进,实现跨越发展。公司一期项目投资5.5亿元,2021年5月推动2条线投产,2022年新增2条线并于12月投产。2023年8月集团投资1.5亿元扩建第五条生产线,修建配套的生产车间、宿舍楼、立体库等工程。2024年2月开始基建工作,于2024年12月底正式投产。仅用时10个月,突破集团基建与设备安装最快投产时间。该产线投产后将新增产值2亿元,带动新增就业人数100余人,对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二、主动创新求变,增强内生动力。重庆东鹏生产基地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分别于2022年与2024年获得数字化车间冠名。采用一物一码、五码关联等技术,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生产以及营销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库存管理、渠道和销售管理效率,并带来消费者的品牌粘性。建立了产品追溯系统,从原材料赋码入库、检验,到调配、灌装、成品扫码入库、出库等环节,完善产品制造过程全链条追溯。

三、感恩时代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东鹏饮料集团适时提出“全面实施‘1+6’多品类战略,打造中国领先的饮料集团”理念,以“东鹏特饮”为核心产品,推出多类新品。我们将以“政策借势+技术深耕+生态扩容+组织进化”四维驱动,在时代机遇与内生创新共振中,持续夯实综合饮料巨头的竞争壁垒,为长期高速增长提供确定性支撑,为实现集团提出的2025年“动销突破百亿瓶”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重庆东鹏将更加坚定信心,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内生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一是聚焦新品供应,全力推动所有产线满工满产保证高速增长。二是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降本增效打造成本领先的饮料集团。三是多年积累,厚积薄发,以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文化力、供应力、数字力、组织力、七力合一驱动强劲增长。以“闯”的精神、“拼”的劲头、“干”的作风,共同谱写九龙坡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抓项目强创新

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重庆臻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郑宣

 

2024年,臻宝科技营收保持了高速增长,在技术研发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高速及高质的发展。

一、抓项目,打造核心竞争力。我们加强交付,导入MES系统并开展精益管理改善活动,在品质提升、新品开发等方面实施了专项管理,同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场执行效率,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一方面稳固硅、石英零部件以及面板等离子熔射、再生等基石业务并巩固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通过三期半导体材料生产线顺利投产,实现了半导体材料与精密加工的垂直整合,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上海研发中心2024年开始建设,2025年进入中试阶段,投用后将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到重庆基地生产。

二、强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我们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关键半导体产品及材料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积极拓展碳化硅、陶瓷等零部件以及半导体清洗、半导体熔射等新业务,探索新的增长点。持续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满足客户对泛半导体部件多样化的需求。

三、强管理,助推规模增长腾飞。我们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合作伙伴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同时,我们还加强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以股权的方式保留及激励核心管理及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已授予60余人股权激励;公司以刻蚀工艺解决方案形成的经验和客户资源为基础,逐步将主营业务产品及服务延伸至薄膜工艺领域,为客户提供半导体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降低单一业务风险。

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对臻宝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2025年将是臻宝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秉承“合作、担当、挑战、共赢”的企业精神,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建设及组织变革提升内部运营效率,致力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半导体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智造者。

 

扎根巴渝大地

开创全球CGT事业

重庆精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周正军

 

重庆精准生物是一家利用基因编辑和生物合成技术,聚焦恶性肿瘤和自免治疗,创新基因与细胞药物的科创企业,经过九年的深耕厚植,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发明专利及临床管线位列全球第一阵营。

一、精准生物发展基因与细胞技术赛道的举措。一是科技创新。精准生物愿景是成为全球化、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将创新作为企业的鲜明标签,集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二是选择聚焦。精准生物因势而为,选择基因与细胞前沿科技创新,并聚焦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三是坚守初心。成立至今投入8亿多元研发费用,获批4个国家一类新药、10项临床批件,是目前中国CAR-T行业获批临床批件最多的企业。四是做精做优。公司治疗儿童急淋产品普基仑赛注射液填补了国内空白,疗效处于国际领先;全球首个双靶点BCMA+CD70产品C-4-29,是中国第一个双靶点治疗血液瘤和实体瘤产品;靶向CEA CAR-T产品C-13-60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是全球首个监管机构获批临床的产品。在疗效方面,将儿童急淋的CR率提升为91%;在工艺方面,将细胞生产周期由传统的14天技改为2天;在成本方面,打破动辄百万的价格垄断,以最低成本实现患者普遍可及;在副作用方面,我们可以做到肿瘤的CAR-T治疗将来实现门诊化。五是布局未来。目前公司研发一批临床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70多项,布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研发储备了一批未来5至10年的新技术。

二、精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市场发展规划。精准生物正由研发型企业转向制造型,今年将获批首款新药产品上市,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未来五年,争取每年获批一款国家一类新药上市。同时已启动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和科研基地。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启动CAR-T新药申报、技术服务和License-out全球许可交易。二是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将继续投入30亿元研发费用,新建10万平方米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加快推动产品上市和公司上市工作。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进行拓展,上游开展高端医疗设备、细胞制备设备、原材料的自主研发;中游继续加快新药研发,将成熟研发管线尽快推进到商业化;下游将加强和重庆本土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形成重庆基因与细胞产业综合体,促进重庆本土细胞与细胞产业千亿级集群化发展格局。

下一步,重庆精准生物将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1167”总体思路,矢志不渝,扎根巴渝大地,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做实惠及更多晚期肿瘤患者的事业,为重庆“33618”产业集群发展和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构建产业互联网

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巩书凯

 

忽米科技作为深耕工业场景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五年入选工信部国家级双跨平台,四次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荣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构建数字底座,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一是聚焦数字平台底座。自主打造忽米H-IIP数字平台底座,连接近200万台工业设备,沉淀近6000个工业组件,近4000个工业模型,汇聚近万个工业APP,超27万开发者。二是聚焦智转数改能力。提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教融合三大解决方案,帮助龙头链主企业打造12大垂直行业平台,为多个龙头链主企业建设“一链一网一平台”。三是聚焦产业互联、共建共享。整合生态资源,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共同体,推动共建共享,平台交易服务规模突破300亿元。

二、坚持自主创新,打造软硬一体化核心产品。一是在标识解析领域。构建9大行业二级节点平台,标识注册总量超75亿,解析总量超98亿,位列西部第一,全国前十。全国在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近3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二是在物联感知领域。自主研发物易管数据采集站、数易算边缘计算网关等多款工业物联网智能硬件。三是在数据智能领域。自主研发多款自主核心工业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占比达60%以上,获批设立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近300项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参与9项国家标准、6项团队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牵头制定。

三、深耕垂直行业,布局全国制造业细分市场。为近20个制造业发达省市构建产业大脑,为汽摩行业、电子信息行业、装备制造行业、医药化工等四大行业数十个细分领域近50000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当前,忽米正在联合摩托车链主企业,打造国家级高端摩托车产业大脑,形成“重庆基地—全国枢纽—国家级平台”三级跃迁路径。下一步,忽米将坚持以产业互联网为抓手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产产融合、产服融合、产教融合。一是以未来工厂连接制造企业,实现产产融合,助力制造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民营企业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二是以产业大脑连接各地政府及产业,实现产服融合,构建涵盖全产业链的产业大脑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民营企业提供战略指引。三是以共建实训中心、现代学院连接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共建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现代产业学院,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完善钢材贸易产业链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江南金属材料公司董事长 吴怡飞

 

江南金属成立于1993年,历经32年砥砺奋进,已从一家小型企业发展为员工超200人、年营收突破40亿元的多元化集团,连续三年跻身“重庆市民营企业100强”。

一、创新驱动发展,夯实产业实力。一是平台赋能,打造标杆载体。2012年,投资2.6亿元建成二郎金贸中心大厦,引入现代化楼宇经济模式,通过免租、优化服务等举措,吸引45家企业入驻,入驻率达97%。二是全产业链布局,强化核心竞争力。2017年,在含谷镇投资2.8亿元,建成冷热轧加工生产线与6万平方米仓储基地,形成“贸易—加工—仓储—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现已成为重庆规模领先的钢材综合服务商。三是科技引领,激活数字动能。自主研发“产供销一体化”数字平台,实现供应链、生产、销售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四是拓展市场,织密销售网络。通过拓展区域市场,整合仓储资源,年销量突破60万吨,销售网络辐射成渝地区。

二、面向未来,锚定三大战略方向。一是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工厂。未来三年,将投资1.5亿元升级盛德加工基地,推动设备智能化改造,引入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决策,力争成为西南地区数字化钢贸领军企业。二是绿色转型,践行低碳使命。计划对6万平方米厂房屋顶实施光伏改造,实现“节能降本+绿电创收”双赢。三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做强高附加值产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深化与国内大型钢厂合作,重点拓展汽车、家电、钢结构领域,推动品种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助力区域制造业集群升级。

三、感恩时代,携手共进。江南金属的成长,始终与时代同频、与重庆共进,与九龙坡命运与共。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信心,扎根九龙坡,服务实体经济;坚守责任,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全区产业升级添砖加瓦;坚持共赢,与上下游伙伴共建生态,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企同心筑未来

共育民营经济新高地

九龙坡区高端制造业商会会长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龚晖

 

高端制造业商会作为九龙坡区“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抢抓机遇和商会实践,助力会员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一、把握政策机遇,凝聚发展共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认为,制造业是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民营企业则是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唯有紧跟政策导向、深化创新驱动、强化协同联动,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二、发挥商会桥梁作用,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圈。商会作为政企纽带、行业平台,始终以“服务企业、赋能产业”为使命。2025年,我们将重点推进4项工作。一是数字赋能企业发展。建立商会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测会员企业运行状况,及时了解企业潜在性问题。同时,大力推动会员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促进企业治理现代化。二是搭建“四链融合”对接平台。联合相关部门,定期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会,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在技术、订单、人才等领域深度协作。三是强化“创新护航”服务。设立专项工作组,协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小巨人”等资质,争取研发费用补贴;联合共建“产学研用”基地,攻关“卡脖子”技术。四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配合“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建立企业维权快速通道;配合落实“综合查一次”场景,减少重复执法。

三、直面挑战,共谋破局之道。尽管前景广阔,但民营企业仍面临转型成本高、人才缺口大、国际国内竞争加剧等问题。对此,我们建议:一是政策落地需更精准,建立“政策直通车”平台,通过大数据匹配企业需求。二是人才引育需更务实,加快建设“重庆市先进材料产教联合体”,推动校企定制化培养,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企业给予更多政策支持;扶持“二代接班人”培养计划,传承“新龙商”精神。三是风险防范需更前瞻。联合金融机构开发更多“汇率避险”“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帮助出海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建立商会共享智库,研判未来产业趋势,助力企业发展。

来源:九龙坡发布

 


18 03月

2025-03-18 06:32:54

浏览8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力以赴抓好学习教育 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