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的力量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自省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4-07
老子言:“自知者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自己境界的重要方法,注重运用自省思维,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达到自警自律的目的。古代有不少清官廉吏善于自省的故事,今人读来仍然会有所启发。
北宋名臣赵概自少年读书时,便很重视自省,而且找到一个督促自己反省的好方法。他在书房准备了白豆与黑豆,每天晚上回忆这一天的言行举止,分析善恶是非。若是做了好事或生了善念,即投一颗白豆入一瓶,若是做了错事或生了恶念,即投一颗黑豆入另一瓶。刚开始,黑豆比白豆要多。渐渐地,白豆多过了黑豆,到后来,白豆越积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近乎不见。赵概将心中的念头“可视化”,每一颗豆子都见证了他磨砺心性的历程,最终赵概成为了德行高尚的人。
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北宋清官赵抃将自省当作平生课题,他每天处理完政务后,夜里必定端正衣冠,恭敬焚香,祷告上天,将自己所作所为在心底诉说一遍,请天地明鉴,以此检点反思自己,如有不能告天之事,立即改正决不再做。正是因为有这种防微杜渐的清醒,他每到一处为官,都以清白干练著称,获得百姓赞誉。他归隐乡里后,与乡亲们往来时从不高高在上,只当自己是普通百姓,并作诗道:“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时人要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无论曾走过多远的路,看过怎样的风景,始终不忘来时的路,牢记自己是谁,守得初心,遂能善始善终。
晚清重臣曾国藩以“省事是清心之法”为圭臬,遵循“吾唯日日谨慎而已”的处世原则。他自省的方式是在日记中检视自己。在他的日记中,多次可看到“言不诚”“心有骄气”“口过甚多”“有狂妄语”“言多谐谑”“背议人短”等语,从待人做事的细节中责备自己修为不足。曾国藩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坚持写日记,自省则是其日记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曾国藩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留下了日记绝笔,“既不能振作精神,稍尽当为之职分,又不能溘先朝露,同归于尽,苟活人间,惭悚何极!”即使病入膏肓,他仍在鞭策自己,可见已将自省作为终身习惯。
(摘编自3月2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李慧娟/文)
2025-04-07 18:07:3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