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全面振兴新优势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遴选范文 tao8090.com

来源:《求是》2025/10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全面振兴新优势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特征、洞察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20239月,总书记亲临黑龙江视察,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黑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一、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赢得新优势提供强大驱动力。黑龙江创新底蕴深厚,拥有哈工大、哈工程等78所高校,中国船舶703所、中电科49所等120个独立科研院所。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大力推进创新龙江建设,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优化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地,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奋力向科技创新前沿进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瞄准深海深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科技前沿,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祝融号火星车移动系统、嫦娥五号月壤采样装置、蛟龙号水下导航定位系统等原创性技术为深海深空、海洋工程等国家战略提供支撑,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建成投用,为科技强国建设和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着眼未来,我们将坚持四个面向,因地制宜、锻长长板,以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为突破口,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绿色能源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带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实体经济是东北和黑龙江的优势所在,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必须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迭代升级,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发展。黑龙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凝练科技问题,在研500余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形成新技术、新产品1699项。我们将立足产业发展优势,深入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行动,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构建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机制,加快建设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把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产业振兴发展增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充分发挥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特色优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智攻关,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等国家重大工程。图为2025412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拍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展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供图 辛然/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互支撑。近年来,黑龙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调整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结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建设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制定实施龙江创新发展60条、人才振兴60条等政策措施,全省高校高级职称人才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技能人才达266.9万人。我们将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完善创新平台体系,争创更多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二、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最早进行工业和科技布局的地区之一,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22个重点工程项目和南厂北迁”25户大企业落户黑龙江,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涵盖40个大类、161个中类、357个小类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征程上,我们要聚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应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形成产业创新百舸争流的局面。

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黑龙江传统产业占比高、底盘大,中国一重、哈电集团等一批大国重器企业,为共和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重点企业和产业既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创新赋能、数字赋能、设计赋能和标准化赋能,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实施千企技改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等产业价值链,大力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创意设计市场主体,推动龙江制造龙江设计龙江创新转变,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增添发展动能、提升竞争力,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新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力量。当前,黑龙江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内运营商最大单集群智算中心建成运营,哈尔滨航空集群、绥哈大齐生物制造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规模稳居全国首位,超高纯半导体金属材料取得突破,700吨级世界最大核电转子锻件生产出炉。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发挥科教优势,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蓝海、生物经济新基地、创意设计新高地,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农机等产业,争建国家重要的先进电力装备、特种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拥有从3兆瓦到1300兆瓦级全系列的汽轮发电机产品,其自主研制的第三代煤电汽轮发电机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图为202521日拍摄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汽轮发电机定子。 黑龙江日报供图 郭俊峰/

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黑龙江科教资源丰富,有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沃土,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项目入围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我们将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把未来产业作为换道超车的新引擎,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完善未来产业持续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发力,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推动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加快推动未来产业科学布局、项目落地、企业成长,形成多元化的未来产业推进力量。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黑龙江振兴发展的优势所在。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色生态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切实守好生态本底、生态价值,着力建设绿色龙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发挥后亚冬效应,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特色文化旅游全域全季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大型算力中心协同布局试点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生态价值转换,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建设大兴安岭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生产力,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三、着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20239月视察黑龙江时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黑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我们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神圣使命,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202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创历史新高,大豆产量181亿斤、占全国产量的43.8%,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储备量位居全国第一。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我们将加快推进农业与科技融合,努力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优质高产粮食,积极发展定制农业、品牌农业,提高农民收益,壮大现代化大农业规模,建设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基地,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坚持用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黑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居全国前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9%以上、居全国首位,选育了高油高蛋白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优良食味水稻等一批新品种。我们将坚持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等,加大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建设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在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

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强化科技赋能、市场引领、品牌带动。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和世界公认的黄金玉米种植带、畜牧养殖带,农产品、畜产品、森林食品,品类丰富、量大质优,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过1亿亩、居全国首位,五常大米、龙江和牛、抚远蔓越莓等黑土优品,伊春红松籽、东宁黑木耳等九珍十八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绿色、安全、可口的龙江优质农林产品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重要指示,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做优做大绿色农产品,实施冷水渔业振兴、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等行动,推进奶业振兴、发展高端肉牛,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着力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有效衔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黑龙江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主要作物种植精准化、畜牧养殖智慧化、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持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图为2024424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水稻智能育秧中心的水稻育秧大棚中拍摄的智能控温控水管理系统。 新华社记者 王松/

坚持用信息化智能化赋能农业。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根本变革的必由之路。黑龙江发展智慧农业潜力很大,要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育秧、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创新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打造全省统一智慧农业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主要作物种植精准化、畜牧养殖智慧化、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持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

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活力

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黑龙江处于我国对俄开放合作的最前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创新基地,有27个国家一类口岸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区位优势明显。只有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才能打通束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也只有扩大高水平开放,才能在全球范围配置先进优质生产要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以改革开放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国际科技产业合作是大趋势,越是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越需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深化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产业合作。黑龙江拥有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科学等4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在积极建设一带一路(黑龙江)国际创新合作中心。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式发展,成为跨越2800公里的南北区域对口合作范例。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前沿意识、开放意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与俄罗斯、东南亚、南美、中东、非洲等的技术、产业、市场对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深度合作,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在更大范围内协同联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开放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新质生产力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而驱动形成的,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施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有效调节、经营主体主动作为。黑龙江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制定实施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等政策措施,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我们将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抓好北大荒、森工、龙煤等重点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科研设施,激发各类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以改革开放促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又是改革命题,不仅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需要优化发展环境和生产要素配置方式。黑龙江坚持世界眼光、一流标准,着力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尊商重商人文环境,完善领导干部全覆盖包联服务企业和项目机制,吸引优质投资项目落地建设,努力让黑龙江成为投资高地、创业福地,2024年新引进落地生物经济、新材料等产业项目数量增长43.3%。我们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数据规划政策体系,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企业组织形态、产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动力变革。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振兴东北的光明之路。黑龙江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振兴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力量。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6 05月

2025-05-16 17:34:56

浏览1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大力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