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以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遴选范文 tao8090.com 淘8090网

以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

杨洪源 字数: 1240

学习时报 》( 20250808日 第 01 版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时隔10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意味深长:我是很喜欢研究历史的。作为从政者,不熟悉历史,特别是中国史,没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和制定我们的目标,就做不好今天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的纵深感,审视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一种历史意识与文化自觉,历史的纵深感是从历史中鉴往知来的智慧与能力,体现为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洞察。纵观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史,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是重要标志,其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和乡的比重下降,这是客观规律。在我国拥有巨大规模人口的情况下,不论城镇化推进到何种程度,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共存将长期存在,这也是客观规律。历史和实践也表明,城镇化率在30%—70%的区间,往往是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城镇化率达到70%后,增速放缓成为普遍规律,意味着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内涵提质,预示着城乡关系和社会治理面临系统性变革。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在看到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规模,以归大堆”“摊大饼的方式来做大体量,造成诸多负面效应,越来越难以为继。诚然,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客观规律的存在与发挥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大。以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城市发展,要认识、尊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明晰城市发展的思路举措,不能脱离实际。

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没有先例。保持历史耐心,才能明确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责任;以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待和把握城市工作,才能赋予当下的事业更深厚的意义、更持久的动力。这要求把现在做的事置于历史长河中谋划,在辨清历史大势中保持历史耐心,在面临重大考验中保持战略定力。对那些看准了的,就坚定不移抓,尽早推动,不要拖宕;对那些条件不成熟的,不要急于求成、仓促推开,而要保持历史耐心、谋定而后动。城市更新一头连接历史、一头连接未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要知所从来,留住城市文脉这个城市的,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传承的关系,在保护传承中焕新;内外兼修,既提升城市面子又夯实城市里子,充分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为民惠民,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广泛吸引各方面力量参与进来,调动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共筑文明城市与和谐家园。

 


08 08月

2025-08-08 15:35:45

浏览11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